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72003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松坊溪的冬天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情越山水间教材分析:松坊溪的冬天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文章犹为出色的是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作家郭风通过对同一事物的反复吟咏、同一句式的反复回旋,形成了一种诗的韵律,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的优美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整齐的句式来描写松坊溪的美丽景色。特别是课文中有这样几句句子:“远方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在诗的韵律中让人享受到了一种恬静的美感。还有一句:“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这一段,一

2、下子点明了文章的层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的句子。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作者能向我们展现一幅如此美丽的画卷,得益于他那韵律十足,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因此让学生通过感受松坊溪冬天美丽的景色,再加上反复诵读和背诵,感悟整齐优美的语言特点,并尝试运用写话。学情分析:1、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作者满怀感情,描绘了自己曾经住过好些日子的一个高山地带的小山村松坊溪冬天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山村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是一首松坊溪的赞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不教也能看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要表

3、达的中心思想。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个长处,引导学生将已内化的知识和本课新积累的句子灵活运用在课堂的说话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探究力。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课文以“松坊溪的冬天”为题目,却用大量笔墨描写平时的景色这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松坊溪是美丽的,但在作者的眼中,冬天更加美丽,描写松坊溪平时的景象,是为了跟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也使冬天的景象显得更丰富、充实。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2、 正确、流利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通过研读松坊溪的冬天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写作方法。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松坊溪的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1. 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2. 课件出示一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

5、纷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 学生读诗句。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4. 简介郭风:回族,福建人,1919年出生。主创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1991年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文化艺术事业突出贡献”称号。其作品以写景、绘物为主,创作视角独特,给大地、海洋、阳光、树木、花草增添了情感,充满诗情画意,让读者如临其境。其作品融风景、风俗与抒情三者的神奇统一。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预习检查 1. 自由读课文,可以默读,纠正字音。 2. 出示词语,读准字音:松坊溪 山垄 鹅卵石 斑点 柳

6、絮 枫树 火焰 草垛 篱笆 洞隙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 出示单个字,进行认读: 坊 垄 卵 斑 絮 枫 焰 垛 笆 隙4.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垄、卵、焰、隙”。三、自读自悟1、听朗读,思考问题:课文从哪几方面描绘了松坊溪的美景?给每部分内容加上标题。(板书:平时的松坊溪雪中的松坊溪雪后的松坊溪)2. 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美?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然后小组进行交流。3. 全班交流。生1: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这句话通过比喻和排比,写出溪石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生2: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

7、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这句话用排比句写出了溪底鹅卵石的五颜六色,使人赏心悦目。生3: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这句话既写出了溪水的清澈见底,又使四周的美景跃然纸上。生4: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拟人,赋予了景物以人的感情,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生5: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雪花的特点:轻、柔、洁白、雪大。四、 拓展延伸济南的冬天节选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8、,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思考: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雪的特点的?五、 小结本节课我们欣赏了松坊溪的美景,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六、 作业1、 画一幅松坊溪美景图。2、 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七、板书设计平时的松坊溪松坊溪的冬天 雪中的松坊溪 雪后的松坊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