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发展阶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13783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发展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学发展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学发展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学发展阶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学发展阶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发展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发展阶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萌芽国别教育家代表性著作及影响主要思想中国孔子论语创办私学孔子的主要贡献:第一、创立私学;第二、创立儒学; 第三、删订六经。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第四、论语其中关于“教” 与“学”的诸多论述,对今天的教育科学依然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乐正克(郭沫 若考 证)学记中国也是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 专著,被认作“教 育学的雏形”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教学经验,论述了教育与 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师的地位、 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及其程序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教 学相长;启发诱导;预时孙摩;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五大原则,并提出了尊师严师的思想。古希腊苏格拉底申辩篇(柏拉图记录)问答

2、法:1.苏格拉底讽刺,这是使人变聪明的必要步 骤,认为除非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不可能 学到真知是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 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3助产术,引导学生思 索,自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虽然无知,但 可以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他的母亲作为助产婆虽 然自己不能生育,但能接生催育新生命一样。柏拉图理想国总结了当时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 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是 后世公共教育的源头。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最早提出了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德智体 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教育的正道应遍及灵魂 的各个部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应以理性

3、为主,谋求 闲暇与和平;教育的顺序为先重体育,其次训练灵魂的本能部分,使人人都具有良好的习惯;全民都应受 同样的教育,应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制定各种实施 规程。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 方最早的教育著强调必须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而不是以家庭延请教 师的方式,通过转换学习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通过粉拌教授的方式可以使每个孩子都取得进 步,家庭生活在儿童早期的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用,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楷模而不是体罚的执行者。教育学的建立西方近代教育家及其思想影响国别教育家代表作及其影响主要思想英国培根 1561-1626论科学的价值 与发展1623第 一次把教育学作 为单独一门学科 提出来把教

4、育校学理解为“指导阅读”的科学(教育学是胚胎)捷克夸美纽斯1592-1670大教学论1632西方近代教 育学的雏形,是 教育学从哲学中 分化出来的标志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即普及教育的 思想;并在“教育要适应自然”的自然适应 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 作了新的探索;根据年龄分期确立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学内容;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班级 授课制;论证了 “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三个影响较大的教学原则和 方法;还对教师的职业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等 等。虽然这些主张有的不尽科学,但建立了 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科的发 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的出世)英国洛克1

5、632-1704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阐发了反 对天赋观念的“白板说”主张教育万能论; 是教育史上特别重视体育的人;反对体罚的 德育方法;它的思想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德国理性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之一法国卢梭1746-1827爱弥儿-论教育1762批判了腐朽的封建灌输式教育,提出了追求 个性解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反对中世纪 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 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 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 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 心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原

6、则和方法应“模仿 自然”,反对体罚;德育上实行“自然后果 法”德国康德1724-1804康德论教育 林克整理1803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第一次开设教育学 讲座瑞士裴斯泰洛齐1746-1827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出发, 通过自己的终生教育实践,身体力行了自己 的教育主张,办了教师发展学校。德国赫尔巴特1776-1841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着独立 形态教育学初步 形成第一个进行了教育学科学化的努力,以伦理 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目的论,以心理学为根 基建立教育方法论,并创建了一个比较完整 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 体系,被称为近代西方资

7、产阶级传统教育学 的创始者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 学的成熟)德国福禄贝尔1782-1852人的教育1825第一个创办了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一一幼儿园,构建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幼儿教育学德国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教师教育指南1834提出了“人生来就应发展为一个全人”的教 育思想,总结了 33条教学的规律与规则,并 对教师提出了 “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 建议。在强调教育普遍规律的同时,竭力探 讨了教育的民族性。英国斯宾塞1820-1903教育论186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的回答是:科学。 斯宾塞认为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 备”。实现完满生活的科学课程体系包括五 个方

8、面的教育。即: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 育;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做父母 的教育、准备作公民的教育;准备闲暇生活 的教育。扫除了学校教育中的装饰主义的弊病,与现 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直接影响了欧美国家和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 科学教育运动,促进了课程和方法改革。成 为杜威教育思想的坚实基础。二、 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学派国别教育家代表作及其影响主要思想马克 思 主 义 教 育 学 派苏联凯洛夫1893-1973教育学凯洛夫阐述了教育的本质问题:指出,教育起源 于劳动;论述了教育的作用;明确提出教学过程 的六个阶段:感知、理解、概括、巩固、熟练、 测验;提出五大教学原则,即直观

9、性原则、学生 自觉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系统性和连贯 性原则、通俗性和可接受性原则。马卡连柯1888-1939教育诗总结了劳动教育、纪律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实 践经验,在集体主义教育思想中,他创立了“明 日欢喜论”和“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平行 影响”等教育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成为我国德 育的重要原则。在苏联十月革命后,卓有成效地 实施了 “工读教育”,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进 行了成功的教育改造工作,并在这场特殊的教育 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推进了教育科学 化的进程。赞可夫1901-1977教学与发展认为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所谓一 般发展,即学生的整个身心(包括智力、情

10、感、 意志和体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其中既包括身 体因素又包括心理因素,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 括非智力因素。一般发展的著名五大教学原则 是: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 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 展的原则。“一般发展”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教 育实践和教学论的发展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并对其他一些国家的教学论发展也有一定的影 响,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之一。维果茨基1896-1934最近发展区理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又译为“潜在发

11、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 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 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 差距。”,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科学的 心理学的指导。中国蔡元培1868-1940全面发展教育提出“皆今日教育所不可偏废”的军国民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 感教育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1917年 至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出了 “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使北京大学成为 著名的高等学府。陶行知1891-1946教学做合一主张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 学做合一”。成为晓庄”的校训。创办晓庄 师范。实 用 主义教美国杜威

12、1895-1952民主主义与教育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学派旨在解决教育与社会 生活的脱离,教育与儿童生活的脱离这两个重大 的教育问题。要求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要求尊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使教育本身成为有 乐趣的,有益于儿童,又是富有实效的,有益于育学派国计民生的。这些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 践意义,适应了 20世纪前半期美国社会生活变 化的具体需要,极大地推动了以美国杜威为代表 的现代教育流派的形成,与传统教育学派分庭抗 礼,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 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杜威提出三个核 心的命题: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这三个命题密切相连,揭

13、示了杜威 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 会、做中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部分。则会传 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杜 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做中学的教育主 张。美国布鲁纳1915-教育过程主张学校要教“学科的基本结构”,以适应现代 社会知识总量激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需要。 他提倡“发现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 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布卢姆1913-目标分类学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的创始人之一。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 具有可测性;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布鲁姆把认 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知识、 领会、运用、分析、

14、综合、评价。实 验 教 育德国拉伊1862-1926实验教育学1908运用自然科学的范式研究教育现象,主张把自然 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应用于教育问题研究,让数 理统计和心理测量等学科的发展成果为教育统 计和测量奠定基础,从而为教育实验提供科学的学派手段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教育实验模式。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年份教育家代表作及影响主要思想1901王国维教育学刊登在教育世界译自日本应花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1902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并开始讲授教育学1909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教科书和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教育史作为师范学校教科书发行1912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1919杜威来华宣介、传授其实用主义教育学,几乎红遍中国,直至19211929扬贤江新教育大纲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1934钱亦石现代教育原理力图用唯物论来说明教育原理的教育学著 作,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并在参考 书目和附注中巧妙地暗示人们如欲完整的 把握教育学的规律,就应当阅读马克思主义 著作中的有关章节建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