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12604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四单元教案11、长 征【教学要求】1、通过本诗的学习,体会红军长征途中越过千难万险的情景,学习红军战士藐视围难,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诗中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暖、寒、更、喜、尽、开颜等主要词语的含义;体会诗中运用的夸张手法的作用。3、背诵全诗,并能讲出大意。教学重点弄懂诗句意思,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藐视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课前准备】红军长征路线图。长征歌曲录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范读、激起情绪。同学们学过许多红军长征的故事,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长征诗(板书课题)。你们知道这

2、首诗是谁写的?当年毛主席亲自率领红军进行长征,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望,毛主席回顾长征走过的路程,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而且还亲自向红军战士朗读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朗读给你们听。(教师背诵全诗) 二、初读,介绍时代背景,结合读讲一、二两句。试读1因为这是一首律诗,学起来有一定困难,我们自己先试试把它读正确。2指名四人轮读,试读课文。3讲述(介绍时代背景): 讲读第一、二两句。4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很多,用什么词?万水千山也可以怎么说?(出示:万水千山千山万水) 5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每天有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敌

3、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艰难险阻。表示艰难险阻很多,也可以用什么词?要战胜这千难万险,红军该吃多少辛苦,又可以用什么词?(出示:千难万险千辛万苦) 小结:要越过这万水千山,千山万水,红军历尽千难万险。(有意识运用以上出现的词语) 6、说明要进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板书:难) 7、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响亮地回答。诗中毛主席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板书:等闲) 8、里说万水千山只等闲,加了只表示什么?9、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读出豪迈 、等闲、藐视的意味)现在诗歌的时代背景懂了,全诗

4、主要的内容懂了,我们抓住这两句的意思,再继续自学,想想每个词句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提问。 进一步自学,提出疑难。10、生提出疑难。三、带入情境,读讲3-8句。(用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通过长征这首歌曲的节奏-这音乐的语言,从总体上体会红军长征的豪迈的气势。) 1指点:要解决这些疑难,先要体会体会诗歌的整个意境。现在请你们听用这首诗谱成的歌曲。听着歌曲的旋律来体会红军怎么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2播放长征歌。3描述:听着这首激动人心的歌,好像我们也看到了红军大队人马越过万水千山的场景,那五岭上谷乌蒙峰峦留下了多少红军战士的足迹;金沙江畔仿佛回荡着红军胜利的欢呼声;大渡河上好像还闪动着红军战士攀

5、着铁索桥奋勇前进的身影;千里岷山好像还映着红军战士的张张笑脸啊,这万水千山,千山万水,诗人怎能一一写下,在这里毛主席选取了两座山,两条水为代表。4诗人一直追溯到长征开始,那逶迤的五岭仿佛又在眼前。你们看(粉笔示意图) 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现在你能说吗?五岭_。 例句:五岭逶迤。五岭连绵不断。 释逶迤,山势这样弯弯曲曲,连绵不断就?逶迤。用逶迤也可形容河流道路连绵不断。5 两个句子都是写山五岭写山岭之长,乌蒙写山巅之高。这里用逶迤磅礴写出红军要翻过这样的高山峻岭会怎么样(难) 6、是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跟随着红旗翻过了五岭,又越

6、过了乌蒙,征服了一座座大山,在红军的眼里这山是大还是小,从哪里可能看出来?7腾是什么意思?走呢?8学到这儿这两句的意思懂吗?老师给你一个词像。(例句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跳动的细浪。) (例句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的脚下像滚动的泥丸。) 指点:在这里毛主席生动地运用了夸张的方法,进一步写出红军不怕远征难,高山峻岭只等闲。9、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0、渡:山,红军不怕;水呢,红军也不怕。红军涉过许多江河,在这里毛主席也选了两条。11、主席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情景,云崖懂吗?就是高耸云端的山崖,形容山崖之高。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金沙水拍云崖暖呢?请你们听一段录音。12、放录音:193

7、5年5月有,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率领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快要到达金沙江畔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远远望去,乌黑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眼前,金沙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滚滚江水飞溅起层层浪花,撞击着两岸的云崖,发出轰轰的巨响。正是:金沙江水浪滔滔,两岸峭壁插云霄,巨浪翻滚几丈高,船行水上一叶漂。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又封锁各处海口,而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穿插设问:你们说,面对汹涌的江水,狡滑的敌人,红军要渡金沙江怎么办?红军是怎么巧渡金沙江的呢?请你们继续听:但是红军战士按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了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六十

8、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13、才你们听的时候心里怎么样?这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14、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云崖暖心里暖(读) 15、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16、渡河是天险,敌人满以为能阻挡红军的脚步,但是天险也被红军逾越了,那毛主席为什么又说大渡桥横铁索寒?谁能有条理地说说:导语:红军来到大渡河上,眼前横着一座铁索桥。桥上_桥下_桥头_红军_。 指点: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暖”,

9、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 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轻快)大渡河横铁索寒(加重语气) 男女生轮读,再齐读三、四、五、六四句。 提示:律诗当中四句是一对一对的,非常整齐。指名读。 小结:红军山不怕,水也不怕,真是万水千山只等闲。 读讲七、八两句。 过渡: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才能取得远征的胜利,七、八两句自己学,你们觉得哪些字眼含义很深不能放过?找到了还要细细推敲、琢磨、自己问自己。(如:喜为什么要喜?为什么尽开颜?) 指名读。齐读。小结:全诗先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然后写越山,山不怕;再写涉过水,水不怕,最后长征全面胜利,全军欣喜若狂。

10、朗读全诗。指名读。四、总结全诗。最后让我们用毛主席的一段话结束我们这一堂课。(出示小黑板,先默读一遍,再轮读。) 师: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生:没有,从来没有的。男: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 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女: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女: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师:谁使长征胜利的呢?齐:是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

11、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结束:今天我们学习毛主席的长征诗,感受到红军战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坚持到最后胜利的英雄气概。从这首壮丽的诗篇中,我们汲取了怎样的力量,大家课后进一步体会。 12、一夜的工作教学提示1.本课教学要抓住重点词句,通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一个、两张、一盏、一杯、一小碟这些数量词突出了总理办公室陈设简陋,说明总理生活简朴。2.本课教学中要抓住作者感情这条线索。本文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总理无限的热爱与敬仰,达到了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自豪的真挚情感。要在分析中让学生产生共鸣。3.本课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通过朗读加强理

12、解,通过朗读激发情感。 1一、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课文记叙了在建国初期,作者送稿件去中南海请周总理审阅,目睹了总理一夜辛勤的工作,歌颂了总理为国家为人民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热爱和敬仰周总理的思想感情。课文记叙的是平平常常的事,说的话,都是普普通通的话,全文没使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夸张的句子,几乎没有任何铺陈、点染。作者怀着对总理深深的敬意,用质朴的语言,对总理一夜的工作,做了真切的描写,读起来,有真情实感。作者对总理敬仰、赞佩之情,充盈于字里行间,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作者亲眼所见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学习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

13、的生活作风。2.学习通过日常工作和生活事例写人的写作方法。能根据文章的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3.学习把句子写具体。4.学会生字新词,能辨析“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几对词语的意思。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一定速度地听写最后两节课文。三、教学重点弄懂诗句意思,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藐视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四、教学准备挂图、课件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六、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2.通读课文,了解大意,划分段落,学习第一大段。教学进程:(一)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从前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写周总理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把一生献给了革命

14、事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记叙的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真实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一夜的工作。(板书课题)(二)本文的作者是何其芳。(简介,略)他整理了总理在第一次“文代”会上作的报告,并送总理审阅。(简介第一次“文代”会,略)。(三)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生字正音:朦胧(mnglng)咨询(zxn)浏览(li) (四)指名读全文。要求大家思考:这篇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用节意归并法分段,可以分成几个大段?各段主要写了什么?总结各段的段落大意。读后学生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组织发言。(五)学习第一大段,指名朗读。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作者有机会看到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请总理审阅稿子)归纳:文章的第一段,交代了下文的起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第二、三大段。2.总结全文。教学进程:1.指名朗读第二大段,这一大段主要表现了总理的什么精神?你能从第三大段中,找到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说明吗?(第三大段写的“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说明了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精神)2.仔细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是从几方面表现总理工作十分劳苦的?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从三方面表现的:(1)工作的时间长。“今晚上”,“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说明总理整整工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