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100507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的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探索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聂国先2006年秋季开始,福建、浙江等省又进入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了确保改革成功,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已赋予各省自主高考命题权。面对这种新的教育背景,探索高考复习策略,不仅有利于课改实施,而且有利于正确认识课改与高考的关系,圆满完成国家对学生的选拔。一、 “新课改”的高考目标要求1、新课程方案的教育目标:“三个基础两个机会”根据新课程方案,高中教育的价值功能,是为了让学生打下三个基础,并给他们提供两个机会。其中“三个基础” :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的生存

2、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两个机会” :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2、文科综合高考目标分析经过近6年的改革实验,“3综合科目”的高考模式,已被广大考生和中学教师普通认同。2003年,国家考试中心发布了“文科综合”高考目标评价:一是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习能力,具体突出这几个方面: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面对这种改革,中学地理教学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我们习惯了的传统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二是当前中学没有综合课程,也不允许开设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综合课程。在思考和解决这些困难时,我们认为必须更新教学

3、观念,多方位地来审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分科进行的,但学生接受的是 各学科的教学,学生的能力是教师群体培养的;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是通过学生的活动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关注学生的“建构性”和“潜在性”。“建构性”是指主体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信念,自主积极建构知识和思维过程,以求解决所面临的地理学习问题。“潜在性”是指教学要看到学生存在多方面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尤其要看到学生可持续学习发展的潜在能力。根据这种教育理念,我们试图将知识分类与元认知理论引入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尝试创新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在现有

4、的教学框架下实现“综合科目”考试的能力要求。二、文科综合复习策略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体系,广义知识可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近年来,不少学者又提出了“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各类知识的含义见下列图式。 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广义知识 程序性知识: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如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策略性知识:关于“如何学习与思维”的知识,是“控制自己认知和思维过程的知识”就学习而言,学习者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化形式,不断将人类已有的知识据为己有;二是通过外化形式,主体运用心智技能不断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而这

5、两个方面又是互为基础、紧密联系的,它们所构成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知识与能力本身的关系问题。因此,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智能水平往往是通过内化与外化两种形式的反复交替才逐步得到积累和提高的。结合知识分类与学习规律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学生学习过程的阶段划分和实现步骤。学习阶段习得阶段巩固与转化阶段提取与应用阶段学习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学习措施识记、理解和同化重组、整合和变式训练操作、反馈、自我调节和迁移高考目标主干知识解题能力灵活应试能力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模型复习策略:三轮复习,分段突破 第一轮:时间: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目标:熟练掌握陈述性知识,建构主干知识网络与能力框架 策略

6、:单元过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第二轮:时间:2007年2月至3月底目标: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提高学科内综合能力 策略:专题复习(高初中八本书分为22个专题)第三轮:时间:2007年4月至5月底目标:将程序性知识转化为策略性知识,提高跨学科综合能力 策略:模拟训练、及时反馈、回归课本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意识到要有主动掌握策略性知识的“义务”,在学生眼里,这是教师的天然“职责”。而教师的教学则主要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教师通常是要求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这种教与学的“合理”脱节往往容易被忽略,而知识分类学习则要求将三个阶段紧密联系,并依次递进,这是实现知识掌握的“三步曲”。

7、“分类”则是为了学生从“习得”“转化”“应用”的理性提升。但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形成策略性知识?三、元认知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元认知(metacognition) 又称反审认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Favell)于本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实施的控制。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元认知理论确信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人不仅能计划未来,而且能够监视现在,有效地控制正在进行的学习过程。地理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外在的知识结构,

8、内化为内在的认知结构,再外显为已掌握知识结构的过程。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高级的心智活动,这种心智活动需要元认知的统摄、调节和监控。1、元认知的统摄作用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地理认知结构中的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评价性知识在内的经验性地理知识,以及地理思想、思维模式、探究方法在内的策略性地理知识。其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程序性知识的控制作用,情感性知识的支持作用,评价性知识的收敛作用,地理思想的调控作用,地理思维模式的规范作用,探究方法的引导作用和策略性知识的启发作用。 2、元认知的调节和监控作用 地理学习中的元认知体验,主要包括伴随主体活动的自觉意识或情感体验

9、。其调节作用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修正目标,即确定新目标,修改或放弃旧的目标;二是元认知体验能通过对元认知知识基础的补充,改组元认知知识;三是元认知体验能激活策略。例如: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第36题:判断登临地最近交点,描述10等温线走向及成因。要解决这一难题,学生必须通过读图提取有效信息:一是通过读图认知提取显性信息(如经纬度、北京、长城等),排除干扰信息(如小五台山等);二是通过元 认知提取隐性信息(200m等高线为平原、高原分界线,等温线10-8-6递变暗示地势逐步升高,长城大致为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等)。在此基础上,就能激活策略性知识,得出正确答案。地理问题解决是一个创造性

10、思维过程。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其间会有许多失误与失败,这些困难、挫折、失误和失败会在解题心理上表现相应的元认知体验,促使主体对原有的构思和目标进行修正或重新确立,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计划。事后有评价,通过自我教育丰富自己的地理元认知知识,促进智能发展。对地理学习尖子学生进行分析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思维特点作出如下评价: “学习新课前,先熟悉一下内容,作一番大致的构思,然后认真听讲”; “学新课时,力求掌握知识的精髓, 不满足于要领和材料的记忆”; “注重规律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缘因示果”; “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和归纳”; “复习时把所有知识形成一个网络,从整体考虑”; “对不同地

11、理现象进行类比,从中发现异同”。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策略和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元认知技能是可通过训练获得的,从元认知水平上诱导和培养学生的认知加工技能,促使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四、案例教学与知识整合能力的提高为了将知识分类与元认知理论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我们采用“案例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尝试创新学习。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第四步策略:精讲案例练习提 升掌理 整示 操运 形体握解 合范 作用 成系目标: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知识整合能力策略性知识(主干知识网络与能力框架同步建构)根据上面操作模式,现以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第36题为例,

12、说明具体应用的方法与步骤:题目图1: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图1)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月份气候指标甲乙1月7月1月7月气温19.422.7降水量(mm)3.690.84.3176.5(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2)相关资料表明 ,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应用:1、提取与解题相关的知识点:(1)判读地形剖面图与阅读图表基本技能;(2)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特征的分析;(3)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基本因素;(4)农业生产布局及其主要区

13、位因素。2、选择正确的思维方法,对知识进行整合与运用:(1)利用图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出甲、乙两个城市最高月气温与最低月气温的差值,年较差大就反映气候的大陆性强。(2)由图中的东南、西北两个方位可以判断,甲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又位于半干旱地区,晴天多,接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纬度低的乙城市相当。(3)判读年降水量曲线可知,图中山脉年降水量大约在400mm左右,结合海拔高度可以判断图中的山脉为大兴安岭,其东部是东北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4)东北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大兴安岭适合发展林业,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3、通过以上“典型案例”分析,概括出问题解决过程结构的模式:检查验证建立答案知识整合选择方法提取知识分析所求明确已知读题结语:知识分类与元认知学习引入文科综合复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认知”与“知识整合”的基本方法,尝试创新学习,进而提高综合能力,这里的综合既包括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也涵盖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因此,它既符合课改的素质教育要求,又能在现有的教学框架下实现高考“3+综合科目”改革的能力要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