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下镇石泉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在行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06788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下镇石泉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在行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方下镇石泉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在行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方下镇石泉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在行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方下镇石泉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在行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下镇石泉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在行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下镇石泉小学少先队志愿者在行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天天值日生活动 没有提前通知,更没有临时安排,但每到自主活动时间,你一定会看到校园里到处都有同学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你看!在教师的办公室里,三三两两的学生,出出进进:拖地板、抹桌子、整理报架、清扫垃圾;在班级实验基地里,同学个个主动,人人积极:除草、种植、浇水、喷药忙得不亦乐乎;在班里,门窗的开关、图书角的整理、卫生用具的摆放等更是各归其主。一切显得井然有序。假如你要问今天谁在做值日,同学们肯定会告诉你:“我们天天都在志愿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少先队员主人翁意识,增强其“学校是我家,我能管好它”的责任感,自去年以来,我们在师生中实行了班务、校务承包责任制。基本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

2、教育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人人争当志愿者”活动。以此营造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如今,在学校里大小事务都有自主管理责任人,甚至学校种植的花草树木等,大都被学生志愿者“认领”。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这种志愿者意识,使活动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我校根据少先队活动特点,创新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适时开展了十几种争星活动。定期进行总结,及时公正评价,大张旗鼓的表彰。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生活实践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生存素质

3、,拓宽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大家都来找“朋友”活动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方下镇石泉小学在学生中开展了“看谁认识的朋友多”的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的教育效果。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绿色。遍布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春有花香,夏播荫凉;秋收红果,冬穿绿装。给学校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且不说高大挺拨的白杨树,也不说枝繁叶茂、秋果累累的山楂树,更不说素有“夏花伞”之称的芙蓉树和婀娜多姿的花玉兰。单说试验田各式各样的蔬菜作物就有十几种之多。每一种树都有它的生活习性;每一种花都有它的“脾气秉性”;每一种水果和蔬菜都有其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 为了进一步

4、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学校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特殊的育人优势。倡导学生,采取同学交流,上网搜索,请教师长等方法,让学生对学校内的各种植物进行调查研究:记住名称、科目,了解习性特点。并制成树木、花卉、或蔬菜名片。同时,把精心制作的名片张帖到班内开辟校园小百科园地,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方下镇石泉小学校园广播站越办越好 自去年二月开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下镇石泉小学开办了校园之声广播站。于是,每到广播时分,学生便会陆续走进教室收听广播。

5、广播站的开播,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志愿者积极投稿,提高了写作技能;播音员在播放节目过程中,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收听者在休闲愉乐的同时了解了新闻,学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素质。深受师生的好评。 但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等原因,学生中一度出现了应付公事的现象;有的同学边听广播交头接耳;有的同学边做作业边听广播。不但影响了收听的效果,而且也极易让学生养成做事三心二意的不良习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为改变这种现状,把校园广播办成学生展示自我才干的平台。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习惯、细节”主题班会,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习惯成就自我,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同时提出,“写几个字,做几个题

6、容易,培养一种好习惯难”的口号,倡导学生学会尊重,并把善于倾听做为一种礼仪习惯去对待,为此,学校对学生收听广播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的管理,要求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并把学生收听记录作为素质检查的重要内容。保征了收听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方下镇石泉小学开展文明礼仪在校园“三好”活动有位哲人说过:“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他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重诚信重礼仪是体现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志。那么,作为小学生,怎样培养校园礼仪呢?方下镇石泉小学从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礼仪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说好话。在我们现实

7、正常生活中,说好话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它既是语言的交流,又是情感的表白。更重要的是学会文明礼貌用语,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师生之间的情感,对创设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说好话上注重对同学之间的日常用语进行规范。提出了“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的口号,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引领学生行为习惯。同时,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礼貌用语活动,把“您好”“谢谢”“对不起”“辛苦了”“再见”等纳入为课堂、校园常规习惯语言,并作为评比礼仪之星的重要条件。2,走好路。走路是人的第一技能,走好路是人生的首要素质,怎样走好路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内容。作为小学生,好动是孩子

8、的天性。那么,怎样走路才能体现文明礼仪,才能做到“学生要有学生样”又不扼杀孩子的天性呢?为此我们在师生中开展了大讨论。并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校园行走“六个一”的具体要求:一是坐正立直 ,行动稳健;二是左右分明,有序行走;三是举止自然,步速适中;四是遵规守则,排队购物;五是不走捷径,不践踏花草;六是校园内不骑车,不追逐打闹。3,穿好衣。穿着打扮也是文明礼仪的主要内容,他是学校德育的直接反映。弟子规中说“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从此可以说明:合体、整洁、美观、大方的服饰,不但是新时期对青少年的要求,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在学生中倡导以“洁”为主,美观大方为基本原则。同时规定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金银首饰等所谓时尚打扮,节日、集会等活动必须统一穿校服佩戴红领巾等。总之,穿好衣不但规范了学生的在校表现,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三好”活动的开展,倡导了校园文明之风,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形成终身坚守的良好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