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01387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十 R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RC串联电路充、放电的暂态过程,加深对该电路的理解。具体要求做到:1. 观察RC电路在充、放点过程中VO和Vr的变化规律;描绘出VO和Vr的实验曲线;2. 了解时间常数t和半衰期T1/2的物理意义,并计算出它们的量值。二、仪器设备电阻箱、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三、参考书目1.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三册(1979年版)P.158163。2. 华中工学院等合编物理实验基础部分P.151157。3. 林抒、龚镇雄普通物理实验 P.319324。4. AM.波蒂斯、H.D.扬大学物理实验P.135148。5. 南京工学院编物理实验教学参考书P

2、.182189。四、基本原理RC电路的特点是充放点过程按指数函数规律进行的。1. 充电过程在图1的电路中,当K扳向“1”的瞬间,电容器尚未积累电荷,此时电动势E全部 降落在R上最大的充电电流为IO=E/R;随着电容器电荷的积累,V。增大,R两端的电压 Vr减小,充电电流i跟着减小,着又反过来使V。的增长率变的缓慢;直至V。等于E时, 充电过程才终止,电路达到稳定状态。C图 1 RC 串联电路在这过程中,电路方程为:VR+Vo=iR+ C =Ei dQr dQ 丄 Q edt dt C由初始条件:t=o时q=o,的式的解为:(1)(2)Q = CE(1 erc )Q亠V = E(1 e rc )

3、o C(3)从(3)式可见,Q和Vo是随时间t按指数函数的规律增长的,函数的曲线如图2(a)所示。相应可得:i 二 dQ 二 Ee - Rcdt R(4)V = iR = Ee rcR式表明,充电电流i和电阻电压VR是随着时间t按指数规律衰减的;起函数曲线Vc0.63EE/2(a)(b)图2 电容器充电时的函数曲线如图2(b)所示。2放电过程在图1的电路中,当电容器C充电后(Vo=Ek),把开关由“1”扳向“2”此时电容上 C上的电荷就逐渐通过R放电。当开关刚扳向“2” 一瞬间,全部电压VO=E作用在R 上, 最大的放电电流为IO=E/R,随后VO逐渐减小,放电电流i也随着减小,这反过来又使V

4、O 的减小变的缓慢。在这过程中,电路的方程为:由初始条件t=0时,QO=CE,得(5)式的解为:(6)Q = Q ercV 二 Q 二 Ee - RC o C(7)Rdt式中VR出现了负号,表示放电电流与充电电流方向相反。从(6)、(7)两式可知,Q、VO和IVRI是随时间t按指数函数规律减小的。其函数曲线如图 3 所示。乘积RC称为电路的时间常数t。从(6)式可知,当t=T =RC时,电容器上的电荷下降 到初始值QO的36.8%。因此,T可作为反映RC电路充放电速度快慢的特征值。与时间常数T有关的另一个在实验中比较容易测定的特征量是Q下将(或上升)到QO 一半是所需要的时间I,这个时间称为半

5、衰期,由(3)、(4)式可得:片/2= t ln2=0.693卜 t J443.当然,在理论上,t为无穷大时,才有VO=E, i=0。但实际上t=4T5t时,可近似的认 为已充电或放电完毕。从图2、 3中可明显看到这一点。图 3 电容放电时的函数曲线若图 1 中的开关 K 在“1”、“2”端迅速来回接通电路时,电容器家体地进行着充电与放电。这个开关的作用可用一个方波来代替,如图4所示。在上半个周期内,方波电压+E, 对电容器充电;在下半个周期内,方波电压为零,电容器放电,显然方波的作用代替了开关。+E0图4当工Tk时VC、VR的波形若电路的时间常数T Tk时(如该实验中N=5时)V。、VR波形的变化? 3如何理解电容具有高频短路、低频开路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