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差异显著秦岭淮河分南北》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98366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差异显著秦岭淮河分南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域差异显著秦岭淮河分南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域差异显著秦岭淮河分南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差异显著秦岭淮河分南北》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课时1主备教师2013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在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基础上,了解秦岭淮河是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2、通过列举典型事例,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南方与北方在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特别是气候的差异。3、认识到南北方差异的存在是南北方人们长期以来运用自己智慧适应和改造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4、能熟练识读各类地图,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并能从地

2、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南北方的主要差异;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南北方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的不同,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难点:理解南北方差异的形成,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因素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到南北方差异的存在是南北方人们长期以来运用自己的智慧适应和改造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读懂中国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图,从图上获取有用信息。共案个案【导入】我们班上有没有来自北方的同学?(如果回答没有,继续提问,听说过中国有北方和南方之分吗?)知道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吗?由此导入新课。【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图3-27“中国的四大

3、地理区域”,了解(或是巩固)“中国南北方的划分及分界线的名称”,知道“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过渡: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组跟南北差异有关的图片,请同学们说出是哪些方面的差异?PPT组图:南米北面、南北方建筑、南船北马(分别反映南北方在食、住、行方面即生活方式上的明显差异)设问:这些差异仅仅是因为南北方人们喜好的不同而造成的吗?造成这些差异总的来说与什么有关?(PPT课件中填空“自然环境”并板书)接着,借助幻灯片简单比较南北方在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设问: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存在多久了?(生答)过渡:所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自古以来就被发现。“橘过

4、淮北则为枳”,听过这句话吗?(PPT课件显示原文)设问:“橘过淮北则为枳”,你们相信吗?(生答)如果说南北方范围大,自然环境差异大,老师相信,但淮南淮北的自然环境相差竟有这么大吗?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橘过淮北则为枳”呢?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图3-26,得出PPT“气候因素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显示“气候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见PPT)。活动:PPT课件显示上课当天杭州的天气预报及另外两个城市的天气预报,猜另外两个城市可能是哪里?(答案是:三亚和漠河)PPT课件显示:冬季南北方的气温差异很大。设问:冬季包括哪几个月呢?(生答)过渡:一月份是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在一年中最冷的月份,一般用一月代表代表冬

5、季。那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地图来了解中国南方和北方在冬季的气温差异呢?以前读过“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吗?能看懂吗?(如果学生说能看懂,就直接让学生读图算出南北温差有多大,并回答书上的一个问题:“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如果学生说不能看懂,就指导学生找等温线,读出每条等温线代表的气温,然后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注:强调:“”和的“”的区别,代表气温单位的要写“”)设问:冬季南北温差大,对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自然联系前面提过的“南北建筑特点”上的差异,还可以补充“穿”方面的不同。)设问:为什么冬季南北方的温差特别大呢?(教师用PPT设计成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以降低初一学生理解的

6、难度)PPT课件“知识链接:巍巍秦岭”活动:借助“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你可以得出夏季南北方气温差异的什么特点?(“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但原因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过渡:了解了南北方气温的差异,接下来我们要比较南北方降水量的差异。从前面南北方建筑形式的差异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南方年降水量肯定大于北方,而借助“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们可能会看得更明白些。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书上的问题(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并找出能区分西北干旱区和北方地区的一条等降水量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设问: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它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所以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

7、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区,以南的南方地区属湿润区。这对南北方的农业生产又会有何影响呢?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像黑龙江北部10的天数不到100天,像海南岛10的天数是多少天呢?(365天)气温上的这些差异会对南北方的生产带来什么影响呢?(生答)而气候差异、包括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共同影响下,南北方生产方式的差异如何呢?请参考书本第64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南北方生产方式比较表”(讨论结束后见PPT上呈现的“南北方生产方式比较表”)。(注:教师要讲解南北方的耕作制度,这个名词学生比较陌生,但意思不难理解)。【小结】用图表形式小结“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三者的关系(见PPT),认识到每个地区独特生活、生产方式的形成是当地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成果。随着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可能会小一些,但肯定还会明显存在的。课堂拓展:观看“傣家泼水节”视频,从中体会自然环境对人们影响的深刻,中国地域辽阔,哪怕同在南方,差异也会很大,从而更好地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业:调查目前宁波水果市场的水果都来自哪里?(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也可以从水果产地入手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有多一些了解。)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