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15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97872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读后感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字经读后感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字经读后感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字经读后感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字经读后感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字经读后感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读后感15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字经读后感(1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开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字经读后感1在我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读过很多三字经,其中最难忘的是“孟母三迁”的那一段。内容是这样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她告知我们的是,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来教子。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这样的事情。比如,每天下午爸爸陪我练字,爸爸帮我检查作业。为了我能有个好的学习氛围,他们每天都不

2、看电视,陪我学习,也从不像有些父母那样,不顾影响孩子学习,去哗啦哗啦玩麻将爸爸说:“我也要学习孟子的母亲,好好教你学问。”而我,也要向孟子学习,勤奋努力,不断进步,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三字经读后感2三字经这代历史书,信任大家都看过吧,三字经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书啊!它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完三字经后,还要透彻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国庆节在家休息的日子,爸爸要求我把以前读过的三字经拿出来重读,并给我讲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上学前背三字经时,其中许多语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现在上学了,经过爸爸的讲解,经过每天老师的引导,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三字经的每一个,每一行字,

3、都在讲解并描述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样,意思就是不能奢侈时间,要珍惜每一分钟,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耐性,一步一步来。三字经读后感3三字经虽然每句话只有六个字,但是你可变小看三字经,三字经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告知了我们很多从古到今做人的道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属“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了,这段话讲的意思是:昔汉时的黄香,9岁的时候,就懂得要孝敬父母,每当夏日燥热时,给父母扇枕席,使枕席变得凉爽。在冬天寒冷之时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枕席暖和后,再请父母安寝。这则小

4、故事告知了我们要向黄香学习,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分担。三字经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给我们树立了很多做人的好榜样,告知了我们很多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三字经读后感4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哪几大名山吗?人们常说的六谷是指哪些吗?你可不要以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在百科全书中能找到,其实只要读过三字经。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星期天,爸爸突然问我:“你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我漫不经心地说:“这谁不知道啊。”爸爸又问:“那你知道他让梨时有多大吗?”,我愣住了。“你不知道,就让他来告知你吧!”爸爸说着从背后拿出一本书来,指着一行字说:“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时候才四岁,这下你明白了吧!”我拿过书一看

5、,原来是一本三字经。随意翻了几页,我就被书中的故事给吸引住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不禁轻轻地读了起来。同学们,可别小看了三字经。它里面的学问可丰富了。从这以后,有空翻翻三字经就成了我的乐趣。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学问,还让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三字经读后感5两天陪我儿子背三字经有许多感受,不怕大家笑话,我上了这么多年学,还是第一次这么仔细的念三字经,通过陪孩子,我现在基本也可以背下来了。他运用大量历史典故,蕴含了古代人伦道德的很多精华,是一本不行多得的好书。我要力争教孩子把下半部分也背下来,对儿童的教化意义太深了,像黄香9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凉床,冬天用身体为父母暖

6、和床席。孔融四岁就懂得谦让兄长,自己挑小的梨吃,让兄长吃大的,对儿童都特别有教化意义。三字经读后感6小时候,爸爸妈妈为我买了一册三字经。那时候,我喜爱看漫画书,这样的书我一拿到手就头疼。在爸爸妈妈面前,我迫不得已的打开书。还挺好玩的: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爱看三字经,只不过觉得很好玩,但爸爸一次次抱着我念三字经,老板着个脸,表情很冷酷。其实,爸爸的真目的并不是一味的让我读。果不出所料,当我念的三字经出口成章时,爸爸便起先给我讲解每一句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刚起先时,天性原来是和善的,性感脾气也很接近。在这些经中原来也有好玩的人物和各种生动的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

7、的内涵。当我真对三字经产生深厚爱好时,爸爸又用试验和实践让我知道它的含义,一步一步地深化了解。好书不厌百回读。我起先背三字经了,一边背一边想它的含义,这样既牢记了三字经的词句,又能知道在生活中对我成长的意义。三字经已经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恒久不忘。三字经读后感7我信任三字经大家确定都知道吧!可是你们又真正了解这里面的含义了吗?假如没懂,那就让我给你们讲讲吧!你们知道孟母择邻的故事吗?”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困住在墓地旁边,他就经常仿照那些办丧事的人哭泣。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闹市,孟子便成天仿照着商人叫卖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边,孟子最终看到了礼仪和学问。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特

8、别重要。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特别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个小学生如同一块玉,不经过雕琢,怎么能成大器呢?我们应当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长大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三字经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假如你没读过,建议你去读一读,他肯定会带给你无穷的收获。三字经读后感8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收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是三字经里的句子,读过以后,给我的启发很大,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让我懂得了怎样敬重长辈,孝顺父母。记得有一次,妈妈叫我去整理书桌,我心里闷闷不乐,生气地和她顶嘴:“我才九岁,还那么小,就让我做家务。”现

9、在想起来,懊悔极了!我应当学会关切、爱护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父母尽孝心,减轻他们的负担。“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使我懂得了敬重兄长,关切弟妹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六一”儿童节时,老师发给了我们很多糖果庆贺我们的节日,我却把糖果全都吃掉了,什么也没留给弟弟。我自私了,连自己的父母和弟弟都不能敬重和照看更不行能敬重其他人了。我们做为一名小学生,是祖国的将来,从小就要学会做人的道理,敬重长辈,孝顺父母,关切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三字经读后感9三字经是一本很接近生活的书,里面的正文只有1128个字,但内容却特别丰富,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书中有几句话让我非常爱读,那是

10、孝顺父母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在黄香9岁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在冬每天气寒冷她自己先上床把被褥温热,让自己的父亲睡时感到非常暖和。我想一个九岁的孩子就如此的孝顺自己的父母,而现在的我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的父母侍候自己都还要厌烦,真觉尴尬。自己连一个九岁的小孩子都不如。其实孝顺父母的事随处可做,只是你不专心去了解,所以我们要抓住每一件事,使自己变成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看着父母欣喜的笑容,我真感谢三字经,是它让我长见识,明礼仪,伴我欢乐成长。三字经读后感10这个学期通过读背三学经这本书我知道了: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这句话。这句话的含意是:只要勤勉主动就

11、会胜利,游戏懒散是没有好处的。好好记住,主动上进。这句话还有一个故事叫铁杵成针。内容是:李白是唐朝闻名的大诗人,传闻他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常常逃学。有一次,他又逃学到外面去玩,在河边看到一位奶奶在用心致志地磨一根铁棒。李白很惊奇,问老奶奶在干什么,老奶奶说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不理解,这么大的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可老奶奶却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深受启发,从今以后起先发奋学习,最终成为天下闻名的诗人。我成到:读书必需勤奋,千万不能因为贫玩而荒废了学业。三字经读后感11“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话出自于三字经,我反复诵读着这两句话。妈妈笑着说:“你明白它的意思吗?

12、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汉代人孔融四岁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兄长。这种敬重兄长、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当知道的。”听了妈妈的话,再读着三字经,我感悟越来越深刻,不知不觉书中人的言行举止已刻在我心中了。一次,妈妈给我两个梨,让我挑一个吃,另一个给奶奶吃。我想都没想,就把大的那个给奶奶,小的那个留给自己。妈妈笑着摩挲着我的头说:“我家小雨真懂事儿!”我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我都九岁了,我觉得孔融比我好,我还要向他学习呢!”妈妈听了,笑得更快乐了。三字经读后感12这个假期,我反复读了三字经,书中的很多观点、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

13、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这几句话讲得特别好,它告知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假如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假如教书不严格,那是老师的懒散。小时候不学习,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肯定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回报父母和老师。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才智的结晶。书里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怎么样?快和我一起去熟读这本好书吧。三字经读后感13寒假里,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三字经一共一千多字,每三句为一句,四句为一组,读起来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书的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传统教化、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和民

14、间传闻,也是古代儿童的识字课本。书里虽然有许多不相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可是我一边读一边看译文,慢慢的就懂得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三字经里有这样两句话: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是说:人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了年龄大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刚刚开采出来的一块玉石,假如不经过雕琢和打磨,就不行能称为精致的玉器。一个人假如在成长过程中不读书,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从中,我懂得了,只有努力读书科学文化学问,长大以后才能称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三字经读后感14三字经是关于历史、天文、地理、伦理、教化和道德多方面学问、道理的一本三字一句、琅琅上口的教化类的优品好书

15、。三字经中每句经典背后,都有一个讲给孩子的故事,或凝练、或哀伤、或生动、或好玩的经典千字书。三字经中有一些教化人们要好好学习的话语。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说的是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精致的玉器,人假如不学习也不会懂得礼仪。做子女的应当从小知道亲近老师和挚友,从他们那里学习礼仪学问。它教化人们应当小时候就知道亲近老师和挚友,从他们那里学习礼仪学问。看完了三字经,我起先了对学问海洋的攻打。三字经读后感15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行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上都会受益匪浅。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调,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具有开放性思想的中国人去变更、探究吗? 每看一篇,我都会沉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时间消逝,有些东西会被遗忘,但有些东西却被传承下来,三字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了下来。她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精华,也为中国古代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