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95801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初探(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网络时代,如何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促进自主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我们可以从学科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情景出发,让我们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素养。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具有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探究化和学习活动网络化的特点。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实现,使得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成为可能。(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为:1为了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2让学生

2、学会利用数字化资源,依赖自主发现,进行探索学习;3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讨论等协作学习,4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实践。学生发展体现在:1提高学科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2提高信息素养,形成()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操作技能。)()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评价能力(能对信息的检索策略、信息源、信息内容作出评估;能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及真伪。)()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必定是和某种学科有机整合的,所以制定好网络环境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

3、,是顺利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前提条件。这种教学设计方案,既有一般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更有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学习的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互动性、丰富性、形象性等。下面,我就以人教版第八册动物的互惠互助一文来说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模式。1品词品句,渗透自学方法。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在这堂课中,借助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所具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以达到强化思维的目的。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由教师的电脑控制教学,学生通过各自前面的电脑,观看教师操作进行学习。教师先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

4、以及蜜獾和导蜜鸟的图片,请学生找出描写导蜜鸟的语句和描写蜜獾的语句,分别读一读,了解它们是如何“互助”的,以及最后获得了什么好处,即如何“互惠”。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点出重点词语,电脑上以红色的字表示。颜色鲜明的动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这些动词,不仅能很好地体会有趣的动物互助过程,而且为朗读课文、进行小练笔作好了铺垫。2选择自学,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

5、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时,教师操作改为学生自己操作。学生选择“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其中的一段自学,点击进入相关的段落。比如“海葵虾和红海葵”这段内容,学生点击进入后,会出现课文内容,并附有海葵虾和红海葵的图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机会看到这两种动物,没有了感性的认识,他们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两种动物的互惠互助。现在,发挥网络的优势,将文字和图片一起出示,学生就能边看图片边自学课文。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点击重点词语,如:“东游西荡、提起、对付、到处觅食、足以饱腹”,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课文。学生们看看插图,学学课文,再与同桌读读演演,这样的课堂

6、才真正属于学生。学生自学完后,再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同桌一起汇报,学生可以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生动地介绍,也可以绘声绘色地表演通过此环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阐释地淋漓尽致。3查阅资料,进行习作练习。既然是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有了网络,学生就能上网查阅资料。学完三个自然段以后,就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这里所说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学生点击进入文字资料,出现的是“青猴与石鹿、雪雀与黄鼠、金翅鱼和冠海胆、犀牛和犀牛鸟、向导鱼和鲨鱼、豆蟹和扇贝”等目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7、进入目录浏览。每个目录下都详细介绍了两种动物之间互惠互助的情况,方便学生浏览。除了文字资料,还有视频资料。学生可直接点击进入“录象”,“录象”下有三个目录:“瞪羚和鸵鸟、犀牛和犀牛鸟、海葵和小丑鱼”,学生可选择观看。视频资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动物们互惠互助的过程。学生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了解到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动物,还有许多动物之间都存在着互惠互助的关系。学生在了解了相关的信息后,不仅会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而且还能把学到的知识自然地扩展到新的领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课标也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后,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进行习作练习。学生点击进入“小练笔”,根据收集的资料,运用提供的句式写一段话,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纵观整堂课的设计,我努力尝试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网络为传媒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以此为起点,今后将作更多地尝试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