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916178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学院金融学院班级 11金融3 学号 20112733 XX汪梦婕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研究指导教师及职称石春华讲师总评成绩: . z.-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研究金融学院11金融3 班汪梦婕 20112733指导教师:石春华讲师容摘要:本文主要选取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仍存在的不良资产的情况作为研究容,阐述了它的性质、特点和危害,说明了我国必须尽快处置不良资产的必要性。根据国外实践经历和研究成果,本文具体分析了不良资产依然存在并且依然严峻的原因,比照了传统和创新的处置模式的利弊,最终得出各利益相关者都必须充分重视这个问题的危害性。我国需要通过政府下决心果断处理,法律

2、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人行银监会等在实践中推进监管,同业之间相互协作,银行自身建立健全控机制等方面共同作用来直接正面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我国也要开展和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来间接化解积聚在银行的风险数量。只有通过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不良资产的数量和比重,来保持我国金融经济稳定。关键词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国有商业银行The Reasons and Management of Non-performing Asset of the State-owned mercial Banks in ChinaAbstract: This pa

3、per focuses on the non-performing asset (NPA) in the state-owned mercial banks in China. With an analysis of NPAs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amage, we sugges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quick efforts to deal with this issue. Additionally, according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al experie

4、nce and research findings, we point out reasons why a large amount of NPA still severely exists in China and make a 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creative treating mode. Based on our analysis, we conclude that related stakehold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NPA

5、s perniciousness, and take proactive ac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cluding policy -making by governments to regulate the industry,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laws by legal departments, and promotion of supervision process by institutions such as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miss

6、ion. It is also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build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within the banking systems to handle NPA immediately when it is discovere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required to regulate the money market and capital market to gather the slack money and increase e

7、fficiency to utilize the social resources. This method aims to dissolve risks accumulated in the banks indirectly. We believe the necessity of contribution made by all stakeholder sections to fundamentally control NPAs amount and ratio and finally to achiev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tability in China

8、. Key words non-performing asset, non-performing loan, state-owned mercial banks目录一、引言2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2一不良资产的根本性质2二近年来我国不良贷款具体情况及分析2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2一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的缺陷2二宏观经济社会因素2三社会信用体系脆弱,金融信用脆弱2四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不兴旺,风险积聚2五法律制度的缺失和监管缺失2六同业间不良竞争2七银行自身管理不到位,员工缺乏积极性2四、国外传统与创新处置模式的介绍2一传统处置模式的种类2二日、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处置经历

9、2三我国创新处置方法介绍及其利弊21、资产证券化22、利用资本市场处置和盘活不良资产23、信托模式24、业务外包法25、企业并购重组2四传统和创新处置模式的比拟2五、政策性措施和建议2一利用不良贷款的周期性性质,进展反周期调节2二减少行政干预,加强银行自主性2三加大征信制度管理2四银行加强风险管理2五监管部门加强管理2六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2六、小结与展望2一小结2二展望2参考文献:2. z.-一、引言在我国银行优异的成绩和高额的利润增长率背后,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它给银行在开展业务和资金周转方面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虽然近二十年来我国监管部门充分重视这个问题,通过成立资

10、产管理公司的方式成功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大局部不良资产,但在近三年的数据中可以发现: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为不良贷款又有抬头趋势。虽然宏观经济处于复和繁荣阶段,但在这个时期,相关部门更需要提高警觉,把不良资产的数额和比重控制在合理围,谨防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在我国重演。在对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文章进展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数额和比重依然较大,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危害不可小觑。俞乔2009认为,政治控制、财政补贴以及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是影响不良资产的重要因素;锡良、罗德志等学者早在2001年就已从信用、金融等层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玲在2014年发表的文章介绍我国应总

11、结学习日本,美国,欧洲大部地区的处理经历,坚持不良资产渐进暴露和政府快速反响机制并举;其他各位学者也都从产权制度、宏观经济、法律法规、同业竞争、信用体系、银行自身管理等分析成因并提出了解决意见。永军、霞、王恕等学者比拟了传统和创新处置模式,并具体介绍了创新方式的种类和各自利弊,也提出了相关政策化解问题的措施。基于这些观点,本文在开场描述了不良资产的性质和危险,认识到了处置不良资产的必要性,其次从不良资产的各个成因出发,之后具体描述主流处置方式的利弊,在最后局部总结了政策意见,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例如以积分划分等级设立上限和建立奖惩机制、负责人追责的一些具体化建议,保护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二、 国

12、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既然把不良资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需要从国外实践经历了解它的划分标准和根本性质。同时为了治理我国的不良资产,需要对我国近些年来的不良资产状况进展粗略的分析,以期能找到它的根本规律,给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奠定良好根底。一不良资产的根本性质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表外业务还不够兴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即为不良贷款,它的根本性质是漂浮本钱。根据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公布的不良资产处置尽职指引和国际通用标准,从风险角度贷款分为五类:Pass(正常)、Special mention(关注)、Substandard(次级)、Doubtful(可疑)和Loss(损失),后三类贷款

13、即在我国通用会计准那么中常称的一逾二呆被纳入不良贷款畴。1999年起,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四大资金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信达对口剥离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呆坏账。如今看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口剥离之后的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存在数额较大的不良资产,这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造成银行资产的损失,影响银行的资金正常周转循环,降低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利于民众对于银行保持信心,在一定情况下会造成挤兑现象,妨害金融稳定,严重者会危害社会稳定;不良贷款率的居高不下同样阻碍安康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推迟与国际接轨和得到国际认可的时间。同时,因为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共同

14、作用,现在我国的不良贷款呈现出的特点是:数量大,比重高,涉及面广。这样的特点也给监管部门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根据国外经历看来,不良资产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它的周期性质和状态依存性。二近年来我国不良贷款具体情况及分析下表表1所示为我国20042014年共11年每年年末的不良贷款余额单位:亿元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单位:%:表2.1 我国20042014年度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及其比重年份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亿元占总贷款比重%200417176.013.21200513133.68.61200612549.77.09200712684.26.1720085602.52.4220094973.31

15、.5820104293.01.1420114279.01.0020124929.00.9520135921.01.0020148426.01.2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行业监视管理委员会。由表2.1可以看出:自2004到2014年以来,每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总贷款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经过20042005年度和20072008年度两个年度的大幅下降4%5%后,迅速将不良资产总额由17176.0亿元下降到5602.5亿元,其占总贷款比例由13.21%下降到2.42%。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到2012五年间不良贷款余额及其比重成缓慢减少趋势,到达1.00%左右,到达国际通用标准。下表表2.2为近三年来每季度末的不良贷款余额单位:亿元和其所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单位:%:表2.2 我国近三年每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及其比重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亿元占总贷款比重%2012年度第一季度43820.942012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