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914129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实习目的和要求一、实习目的及要求二、各种方法目的方法及内容1. 磁法勘探2. 电法勘探3. 地震勘探第二章磁法勘探第三章电法勘探第四章地震勘探第五章实习总结第一章实习目的和要求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特安 排专业教学实习,将磁法、电法、地震各方法与野外地质条件和工程任务相结合, 进行专业教学实习。通过此次实习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加强和巩固,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对野外施工的认识。一、实习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不畏艰苦的 工作作风。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野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综合分析 问题方面得到初步

2、训练。3、巩固校内理论教学成果,理论联系实际,卫进一步学习各种物探方法打 好基础。4、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能力。5、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二、实习要求1、初步掌握重、磁、电、震等各种物探方法在野外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基本 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2、能熟练地操作各类专业仪器,切实掌握仪器及保证仪器安全的主要措施。3、掌握各方法的工作设计、资料整理、图件绘制、推断解释和报告编写,要求每人能独立完成各方法实习报告。三、实习方式1、室内教学与野外施工相结合;2、仪器操作、物探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资料解释相结合;3、教学实习的全过程与报告编写相结合。四、个方法实习简

3、介I、磁法勘探实习1、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使每个同学都掌握磁法勘探野外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工作设 计、仪器操作、数据采集、资料整理、地质解释及报告编写。因此要求每个同学 端正实习态度,严格遵守实习期间的各项规定,确保人员及仪器设备安全,圆满 完成实习任务。2、实习内容在选定的工区上,每个学生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磁法勘探生产的全部过 程,即从技术设计、野外施工、室内资料整理、成果图示。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工区内1平方的地面高精度磁测任务,点距20m,线 距50m,及标本采集测试工作。II、电法勘探实习(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将所学的电法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课堂

4、理论知识 的理解,掌握电法勘探野外工作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工作设计、电法仪器操作、 数据采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和反演、地质解释及报告编写等。初步进行野外 工作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刻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 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的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能力得到初步的训 练。2、基本要求1)学会熟练地使用和维护电法仪器和设备。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 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2)学习和掌握多种电法分支方法的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并能处理野外 出现的一般故障问题。3)结合实际工区的资料,初步了解电法工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4)学习并掌握电法野外资

5、料的一般整理、处理和反演、图示方法。5)根据工区实际地质条件和实测的物探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物 探资料解释方法和电法成果报告的编写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二)实习内容1、了解工区地质、岩石的电性及地球物理概况;2、电法工作设计书的编写原则和实习工区设计书;3、熟悉常规电法仪器和装备的工作原理、性能,仪器操作及测量技术;3、野外施工中所用电法各分支方法的工作方法和技术问题(如测站的布置、 导线的敷设、电极的埋置等);4、保证工作精度的措施和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方法;5、电法资料的整理、处理及图示方法;6、电法资料的反演与解释;7、编写电法成果报告的原则和方法。A、高密度电法野外

6、实习教学内容安排表利用两天到三天时间完成工区内1公里的高密度电法勘探中的温纳、对称四 极方法。B、电测深点野外实习教学内容安排表利用7到8天时间完成工区内10个电测深点的勘探任务。C、激发极化法野外实习教学内容安排表利用10天左右时间完成工区内1平方公里的中间梯度勘探任务。网度100 X 20m。皿、地震勘探实习(一)实习目的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2、初步了解地震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装备,初步进行野外生产各工种工作 技术的基本训练;3、掌握浅层折射资料的整理和解释;4、学习浅层反射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最佳窗口的选择;5、掌握石油地震反射波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

7、、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不怕困难、 艰苦奋斗的精神。(二)实习内容1、了解工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2、浅层地震仪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3、测线布置及观测系统设计4、浅层地震折射波野外采集技术a. 激发和接收条件试验b. 相遇追逐时距曲线资料的采集5、浅层地震反射波野外采集技术a. 干扰调查b. 最佳窗口接收参数的选择c简单连续观测系统的设计和单次反射资料的采集d.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野外资料采集方法示范6、浅层地震折射和反射资料的整理、初步处理和解释7、反射地震资料的解释8、面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实习9、浅层地震映射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实习地震勘探野外实习教

8、学内容安排表利用10天左右时间完成工作区内2公里的反射波地震勘探任务与3公 里的折射波地震勘探任务。第二章磁法勘探一、序言1、实习日期、地点及测区自然交通条件2、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3、实习任务完成二、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1、实习的地质任务2、工作比例尺及测网的选择测区范围应保证磁测所发现的磁异常轮廓完整,而且磁异常周围要有一定面积的 正常场背景,测区范围应尽可能包括地质情况清楚的少量已知区;用于工程勘察 的磁测比例尺的确定原则为:测线距应不大于成图比例尺,并保证有一条测线通 过最小有意义探测目标体的上方。而测点距应保证测线上至少有3个连续测点能 在既定工作精度上反映异常,当测区内信噪比

9、较低时,可将有效异常范围内的连 续测点数增加到69个。3、各项精度要求的确定磁测工作精度分为1、2、3级。各级精度的划分为:一级精度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W1.0nT二级精度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1.0-2.0nT三级精度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 2.0-5.0 nT磁测精度的选择和确定取决于最小有意义的探测目标体所能引起的磁异常 强度。通常确定磁测精度(m)为最小有意义的探测目标体所能引起的磁异常强度 的1/5-1/6。在考虑磁测资料的综合利用时,可适当提高磁测精度。三、磁法勘探的工作方法及技术1、施工前仪器的准备2、测点的观测与质量检测四、磁法勘探观测数据整理1、各项技术的精度要

10、求2、测点观测数据的整理和计算五、磁法勘探结果的解释1、磁异常质量的评价2、磁异常的特征描述3、磁异常的定性、定量解释六、结束语1、实习收获、体会及不足2、对以后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第二章电法勘探第三章地震勘探第四章实习总结通过探地雷达方法实验,加深学生对探地雷达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 用,学会探地雷达的基本操作,学会针对不同深度的目标体选择雷达天线,设置 雷达采集参数,设计数据采集方式,掌握不同类型的目标体所形成的异常特征, 培养学生根据异常的形态特征和地质资料进行地质解释的能力。探地雷达设计3个实验内容,第一个内容是钢筋探测实验,其目的是对建筑结 构物内的钢筋分布的探测方法及其数据采集参数设置,认识探地雷达剖面上钢筋 异常的特征,认识多次波的特征,计算钢筋的埋深;第二个实验是地下管线探测 实验,其目的是学习使用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的方法和数据采集参数的设置, 认识地下管线在雷达剖面上形成的异常及其特征,计算地下管线的埋深;第三个 实验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实验,其目的是学习隧道衬砌厚度的检测方法及数据采 集参数的设置,认识和分析剖面上的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