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88349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病句答案1.(新课标卷)【答案】D【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2.(新课标卷II)【答案】C【解析】A句搭配不当,“理论”“得以”“实施”不搭配。B句缺主语,后面的两个分句,分别加“这本书”“他”做主语。D句语序不当,“投资百万元” 移到“所”之前。3.(全国大纲卷)【答案】D【解析】A语序不当,“多次”移到“发生”之前;搭配不当,“发生”与“案情”不搭配。B项缺谓语,应

2、把“每当”放到“火车”之前。C项缺谓语,应在“正”后面加“经历”。4.(浙江卷)【答案】C【解析】A项,重复累赘,“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5.(重庆卷)【答案】;在“已进入”前加“重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夜景进人城市之一”,配搭不当,造成后一分句缺主语。(或将“

3、已进人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改为“已成为世界四大城市夜景之一”)6.(广东卷)【答案】A【解析】B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正确语序应是:“达成一致”“终于定稿”“写入法律”。C项偷换主语。“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们”,而“贝母”应该是“被(人们)采集起来”D项不合逻辑(语序不当)。“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7.(湖南卷)【答案】C【解析】一看搭配, “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好”主谓搭配不当;二看语序,按由实到虚的顺序,先“必备的要素”再“精神财富”,8.(江西卷)【答案】D、【解析】A、成分残缺,“要求”和“具有”之间应该有个词语作“具

4、有”的主语。B、语义重复。“堪称”即“可以称”与句中的“可”有重复C、不合逻辑。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老年职工”就包含男女。9.(湖北卷)【答案】A【解析】B成分残缺。应为“老龄人口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语意不明。应为“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 这”指代不明。 D成分残缺,杂揉,后面“集合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10.(辽宁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语序不当。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C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11.(山东卷)【答案】B【解析】A项,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应是“担任职务”;C项,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到

5、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12.(四川卷)【答案】B【解析】A选项中是动宾搭配不当,“提高”不能搭配“文化特色”。C选项语序不当,“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应当为“中国所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D选项语义重复,“具有”和“极富”都有“含有、拥有”的意思,此处应当去掉一个。13.(天津卷)【答案】D【解析】A“激发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B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面加“的”; C语序不当,应将“一夕间”放在“使”前,删除“在”。1、【答案解析】C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与“阵痛”搭配的谓语。B项,语序不当,把“还有家长想给孩子增

6、加一项实用技能”改为“还有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的家长”。D项,语义重复,“具有”和“极富”都有“含有、拥有”的意思,此处应当去掉一个。【思路点拨】完成该类题,需做好以下三步: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2、【答案解析】B解析:A成分赘余,删除“由于”;C“加强搜寻范围”搭配不当,D

7、不合逻辑,“自控窗帘”“灯光”“热水系统”等不属于家用电器。【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8、。3、【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A成分残缺,在“幸福”后应补上“的成就感”。C分句间次序不当,“雷锋精神被时代一次次重新解读,被赋予一次次新的生命因子”应为“雷锋精神一次次被时代重新解读,一次次被赋予心的生命因子”。D“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

9、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4、【答案解析】答案:A解析:B项,属于句式杂糅,可以在“包括”前添加介词“由”。C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去掉“随着”一词。D项,关联词运用不当,应改为“虽然但是”。【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语感检查法。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

10、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辨析并修改病句(一)1、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删去“项目”。B项,介词误用,改第一个“为”字为“让”;重复赘余,去掉“非常酷爱”中的“非常”。C项,重复赘余,删去“生动的故事和”6个字即可。答案D2、解析B项,成分赘余,“生日华诞”重复,去掉“生日”;C项,表意不明,是再版这件事备受关注,还是记忆与印象备

11、受关注?可在“仍”前加“这本书”;D项,句式杂糅,去掉“为了”。答案A3、解析B项,递进关系颠倒,应为“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C项,语序不当,应为“改装、试航到正式入列”。D项,搭配不当,“起着”和“意义”不能搭配。答案A4、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往往”后面加“导致”;C项,句式杂糅,在“推出”后面加“的”;D项,搭配不当,把“形象”改成“影响力”。答案A5、解析A项,“本着”缺宾语,可在“提升影响”后加“的宗旨”。C项,“不仅”移到“破坏”的前面。D项,“首个”与“第一人”重复。答案B6、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考验”,或把“遭受”去掉;

12、C项,不合逻辑,把“及”改成“等”;D项,搭配不当,“崇高”和“希望”不搭配,把“希望”改成“目标”。答案B7、解析A项,“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句式杂糅。B项,“金马炭雕具有享受”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应在“实施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后加“调控举措”。答案D8、解析B项,句式杂糅,把“成员”及“等成员”去掉;C项,偷换主语,可在“一些文物”前加“用”;D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把“使”去掉。答案A9、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个性化”后加“服务”。B项,搭配不当,“民营医院成为城市”,应在“已成为”前加“深圳”。C项,“一名”“官兵”不

13、合逻辑。答案D10、解析A项,语意重复,把“大约”或“左右”任去掉一个;C项,句式杂糅,把“为目标”去掉;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西方国家”。答案B11、解析A项,一面和两面不对应。“能否”应改为“的”。C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因为练习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D项,重复,将“时速”或“公里每小时”删掉其一。答案B12、解析A项,不合逻辑,概念并列不当,可修改为“舞蹈、戏剧、音乐等艺术表演”;C项,语意重复,把“由”去掉;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等问题”。答案B13、解析A项,句式杂糅,造成“至少”与“以上”相矛盾,删掉“至少”或者“在以上”即可。B项,搭配不当,“受到

14、”与“感悟”、“推动”与“完善”均搭配不当。C项,主语残缺,删去“由于”或者“使”即可。答案D14、解析A项,成分赘余,把“可以”去掉;B项,搭配不当,在“豆豆”之后加“的演唱会”;D项,主语残缺,在“由美国谷歌公司开发”前加“这个应用程序”。答案C15、解析A项,成分赘余,把“日”或“/每天”去掉;B项,不合逻辑,把“不再”去掉;D项,搭配不当,在“始终占据中国人话语系统的权威”后加“地位”。答案C辨析并修改病句(二)1、解析A项,语意重复,“愈加”与“更加”重复,去掉“更加”;B项,语序不当,把“丰富灿烂的”移到“中华文明”之前;C项,有歧义,“修车人”既可指“修车师傅”,也可指“车主”。

15、答案D2、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门类”。B项,搭配不当,应为“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D项,成分残缺,应为“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使用微波炉致癌的说法目前并无准确数据支持”。答案C3、解析A项,句式杂糅,把“由于”或“的原因”去掉;B项,语意重复,把“正在”去掉;D项,介词残缺,在“三一重工梁稳根家族”之后加“以”。答案C4、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删除“被”。B项,不合逻辑,弥猴也是野生动物。应在“野生动物”前加“其它的”。C项,搭配不当,应为“改善土壤环境和温室气候条件”。答案D5、解析A项,搭配不当,“风险大大减少”应改为“风险大大降低”;C项,成分残缺,在“上网”后加“的习惯”;D项,语意重复,可以去掉“约”或“左右”。答案B6、解析A项,句式杂糅,研究发现的是后文的三种情况,而“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语是前文中的三种情况,此“三种情况”既已经作为“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作引起的主语,可去掉最后一句。C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本句主语为“茶汤”,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茶叶”,将“即使”调至“茶叶”的前面,使之成为让步状语。D项,逻辑顺序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