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86938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2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交通大学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西南交通大学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西南交通大学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西南交通大学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西南交通大学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交通大学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交通大学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南交通大学课程设计 第VI页题 目: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院 系:电气工程系 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 级:2005级 姓 名: 指导教师:孟 军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09年4月13日appearance of the weld appearance qual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must not have a molten metal stream does not melt the base metal to weld, weld seam and heat-affected zone surface must n

2、ot have cracks, pores, defects such as crater and ash, surface smoothing, weld and base metal should be evenly smooth transition. Width 2-3 mm from the edge of weld Groove. Surface reinforcement should b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 + 0.2 times the slope edge width, and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4 mm.

3、Depth of undercut should be less than or equal to 0.5 mm, total length of the welds on both sides undercut not exceed 10% of the weld length, and long continuous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100 mm. Wrong side should be less than or at 0.2T, and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2 mm (wall thickness mm t) in

4、complete or not allow 7.5 7.5.1 installation quality process standards of the electrical enclosure Cabinet surface is clean, neat, no significant phenomenon of convex, close to nature, close the door. 7.5.2 Cabinet Cabinet face paints no paint, returned to rusted, consistent color. 7.5.3 uniform ind

5、irect gap from top to bottom, slot width 1.5mm 7.5.4 adjacent Cabinet surface roughness is 0. 7.5.5 the cabinets firmly fixed, crafts beautiful. 7.5.6 Cabinet surface gauge, switch cabinet mark clear, neat, firm paste. 7.5.7 Terminal row of neat, is reliable, the appearance is clean and not damaged.

6、 7.5.8 cables neat and clean, solid binding, binding process in appearance. 7.5.9 the first cable production firm, crafts beautiful, clear signage does not fade. 7.5.10 fireproof plugging tight, no cracks and pores. 7.6 7.6.1 of the standard electrical wiring quality technology cable a, the multi-co

7、re wire bunch arrangement should b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horizontal wire harness or wire should be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multi-core wire bunc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symmetry, and as close as possible. B-core wiring harness into round, multi-core wire

8、bunch used g wire binding, fastening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 名 朱豪 学 号 201117704 开题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题 目 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的目的变电站监控课程设计是配合“变电站监控技术”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性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整体构成及关键性技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合理利用。初步掌握变电站监控设计步骤和方法;了解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整体构成,熟悉有关“规程”和“设计手册”的使用方法。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原始资料附后)1.SCADA系统

9、的构成:(1)主要设计原则、(2)主要设计标准、(3)系统构成和配置; 2.系统功能设计; 3.系统主要设计指标; 4.RTU各模块(分组完成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说明书; 5.附件:(1)四遥对象概数表、(2)电力监控系统构成示意图、(3)、各模块硬件电路原理图; 6.装订顺序封面、设计任务书、摘要、设计正文、附件、参考书目等;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2013年 月 日变电站监控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工程概况某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分别由A、B、C、D四个110/27.5KV牵引变电所供电。监控系统设电力调度中心一个,四个牵引变电所各设远

10、程终端一个。2.环境条件2.1电力调度中心控制室和机房环境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10%90%海拔高度1000m大气压力:86108kpa振动:f10Hz,振幅为0.3mm;10Hzf150Hz时,加速度为0.1m/s2。工作电源:两路独立的380/220V电源;波动范围:-15%+10%地震烈度:7度接地电阻12.2牵引变电所内环境控制室温度:-5+45开关柜温度:-10+55环境温度在-5+40时,最大变化率10/h,设备应能满足技术规格书所规定的精度要求,环境温度在-10+55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不误动、不拒动。相对湿度: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25);有凝露的

11、情况发生。海拔高度1000m地震烈度:7度3.设计内容3.1主要设计原则 电力监控系统由控制站、远动通道及被控站组成;控制站采用计算机型电力集中监控装置,1:N结构;通道采用铁路综合通用光纤网中的专用通道,并设置主用和备用通道,主备通道能实现手动及自动切换;控制站具备与其它系统的通信接口能力;系统设备选型立足国产化。3.2主要设计标准远动系统和设备(IEC870-88)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13729-0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规范(TB10117-98)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10064-2000)3.3系统构成和基本配置完成系统控制站、被控站及远动通道的构成及硬件

12、配置设计,完成电力监控系统构成示意图。3.4确定监控内容 根据变电所主接线图确定遥控、遥测、遥信对象,完成四遥对象概数表。3.4 系统功能设计确定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3.5 RTU各模块(分组完成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控制量输出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说明书确定模块硬件方案(输入/输出路数、元器件选择、接口设计、电原理图),时间分辨率不大于10MS;输入/输出信号列表、编码;软件程序结构、程序框图、主要源程序设计;软件说明。4.附图: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图(由于主接线图为原始设计图纸,图形较大,不便打印,查看时可在计算机中放大)。5.课程设计时间时度安排 第1 周 查阅相关规范、文献资料,熟悉原始资料及设计任务,进行系统构成和配置、系统功能设计第2周 完成系统构成和配置、系统功能设计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