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65152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一波三折教“清词”沉醉在婉约里;一;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曾几何时,我与古人李清照结下了不解之缘是读本科时的那次论文选题吗记得当时指导老师看到这个选题是眼睛一亮;一;一;李清照词酒意象初探,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为什么要去关注这位旷古才女词中的酒拟或是本能地觉得这样一位封建时代的才女,婉约柔美,充满了古典的气韵,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柔肠百结,她怎么非要用酒来表达呢对这种不合常理的不解拟或是词中实在是酒意阑珊,那种酒醉酒香酒意酒味,或浓或淡,多得都快溢出纸面了:美酒传递欢乐意趣;愁酒蕴藏落寞感伤;闷酒倾诉国恨家愁;苦酒流露凄苦情怀。读她的词,品她词中的

2、酒,发现这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奇女子,在用酒传递她对生活、对人生的深沉、细腻的感受。透过这一个个鲜活的酒意象,我们读到了她曲折、传奇的人生,感受到了她婉约性格背后的豪放。于是,在结束了学业后,淡淡清词裹着淡淡酒香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挥之不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直至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你课如清词,人如清词,属婉约派。于是有师长提醒:何不上一首清词,用课来诠释一下婉约。于是便有了上清词的初衷。迷失在厚重里;一;一;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当有了上清词的初衷后,便开始了选材。当然,那首绿肥红瘦的绝美小令便成了我的首选,可试教下来,觉得学生离它太远,绞尽脑汁,最后连越剧红楼梦中

3、的葬花片断都用上了,但学生还是体会不到主人公爱花、惜花的闺阁情感。于是,第一次忍痛割爱,放弃绿肥红瘦,只能让孤独的清照独自去浅吟低唱、愁肠百结了。意外中,发现浙江的现代语文教材里有这首清照前期作品如梦令,小语教材里居然有清照的作品!再次激起了我上清词的兴趣。于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痛苦打磨后,便有了义乌版的李清照词。记得刚设计完教案,我的心是满的,因为自我感觉整个课的结构是圆融的、完满的。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美好的生活醉美酒;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苦酒(简单拓展声声慢)以上的流程设计,分两部分:精读如梦令,感受美酒意象;略读声声慢,初步感受苦酒意象。试图通过美酒、苦酒意象的体会,使学生在

4、读懂词人通过文字传递出来的欢乐和痛苦情感的同时,读懂文字背后的信息:清照早期生活的幸福美满和晚年生活的孤苦无依,从而渗透诗酒文化。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品出词中课中的语言味、情感味、文化味,使课的情感、意韵曲径通幽,变化回旋,有厚度、有浓度。尽管,事先有专家向我提出,把声声慢引入小学课堂是否合适但我思虑再三,还是不忍割舍,觉得没有了声声慢,就没有了酒意象,没有了对酒意象的品味,那就背离了我教清词的初衷,就没多大意思了。最后,为了避免争议,我把课型界定为欣赏课。尽管如此,课堂上学生与声声慢的情感距离还是明显,师生情感不能同步。(尽管没要求解读,只是粗粗感受词里传递的愁苦情怀。)为了追求课的厚

5、重感,对课境的追求是求全、求满、求浓,上完后,细细反思,觉得是迷失在了自作多情的厚重里了。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能承载这么多的苦和愁吗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啊!豁然于简约中;一;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为时一周的时间里,我调整教案,一周后,在浙大华家池校区礼堂,又执教了此课,于是有了浙大版李清照词。与义乌版比较,浙大版的李清照词削枝斩叶,删繁就简,回归简约。1、变线型设计为板块设计。义乌版的清词,主抓一个醉字切入,用的是演绎法,从词中去逐层感受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带给词人的深深的醉意。属线型设计。浙大版的李清照词,主抓读胖读瘦两个板块,简化目标、简易内容、简单流程设计

6、。在读胖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词语联想画面,日暮溪亭藕花深处一滩鸥鹭,在这些词语的引领下,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画面有声有色、有人有景、有静有动、,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魅力,每个孩子言说的是他自己心中的风景,那风景,已不纯粹是客观的、物化的,而是主观与客观融合的结果。这一板块设计,试图唤醒学生所有的器官感受词: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诵、用脑想象、用心灵感受,打开身体所有通道接收词的信息,进入词境,使学生学词的过程成为愉悦身心的过程。唤醒身体的教育学意味,强调身体性参与。这也是体验学习,这种体验使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读瘦一环节,引导学生读出词眼,学生对词眼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暮、兴、

7、醉、惊、记。在找到词眼后,再让学生联系词的内容说理由,在词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再一次细品这些词眼,感受到了这些字的与众不同。这是多元解读后的曼妙生成。最后,老师用逻辑的力量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因为看日暮美景,所以兴尽忘归,沉醉其中;因为沉醉,所以惊起一滩鸥鹭。这美丽的意外永久地记在脑中,挥之不去,便把它写成文字记录了下来。读胖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种感性阅读;读瘦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概括能力。属理性阅读。2、变拓意为拓言浙大版改拓展声声慢为另一首如梦令,让学生感受如梦令这种词牌的语言特点,学生通过比照阅读,惊喜地发现如梦令这种词牌字数相同、句式一样、韵律相同的特点,而把对作者的身世介绍全部隐去。直入语言本体,变拓意为拓言,虽然课堂情味淡了,但语味浓了。在今日的教坛,老师们的观课口味越来越重,就像今天有很多人爱吃麻辣烫一样。从义乌版到浙大版的调整,在对课削枝斩叶、删繁就简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课境追求也在悄然变化:淡淡清词淡淡吟,让我的课绿叶(实实在在,回归孩子的需要,回归语文的本体。)再繁茂些,红花(架空的情感渲染)再稀少些。绿,虽然没有红的绚丽夺目,但它养眼,怡心,是生命的颜色。绿肥红瘦,何尝不是一种致高的语文境界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