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83141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模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水课文原文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

2、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个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就像过节一样,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

3、贵了。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一缕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下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

4、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水语文教案一、教材解读: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真情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因此,文章中急切的盼

5、水之情,浓浓的母亲之爱值得反复涵咏。缺水,品味水之珍贵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三、教学重难点:作为生活在水网地区的农村孩子,学习本文,理解课文中的关于“我们”对于水的渴望之情,体验缺水时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个难点,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

6、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1、板书:水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尽管有时候水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需要水的,特别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了。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时候对于水有着怎样特别的感受呢?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一)学生自由读课文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读懂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二)检查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勺子膝盖水窖储藏钥匙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通课文,指导读好长句。)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课文是

7、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是从那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2、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请你用双竖线把它划分出来。3、交流:课文是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来写的。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的:(1)挑一担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个小时队;(2)人们盼望下雨,可以尽情洗一个澡;(3)用一勺水淋浴却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语的快乐。四、精读课文第一段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1)“珍贵”是什么意思?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2)交流,出示句子: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读

8、一读句子,体会水的珍贵。“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五、课堂小结: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因为太多了。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其实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课文中所说的,在哪些地方,水实在是很珍贵的东西。读完了课文,你会有更深读了解的。六、作业:抄写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精读二、三两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时的欢快的心境的描写,认真加以体会,感受缺水之苦。2、有感情朗读课文。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读课文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几个方面来写水的珍贵的的?在如此

9、缺水的情况下,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二、精读课文第二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读一读,加深感受。2、交流:(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近义词吗?(“期待”、“期望”)(2)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说明什么?(3)从那里看出我们洗澡的痛快呢?“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先是然后”这不用可以吗?。(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

10、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经不起这痛快的洗澡的诱惑了。)3、有感情朗读,体会孩子洗澡时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贵。三、精读课文第三段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3-6)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2、交流:(1)出示: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朗读,“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水之珍贵,轻易不可享用。)(2)我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母亲给我们的“淋浴”的,仔细阅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亲的动作,体会我的感受。朗读,谈谈自

11、己的感受:(水之珍贵,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我们舒服的大喊大叫。)从这超乎寻常的痛快中,分明让我们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贵。(3)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四、练习1、给课文中插图配一段说明文字。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应该是“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谈谈自己的感受、理解。)五年级语文下册水教学反思在教学水这课时,我采用紧紧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

12、的东西。”这句话展开。课上下来,我对孩子们还是比较满意的,不仅仅是他们在课上的表现,同时也因为从孩子们行为习惯上已经展现他们对水的珍惜。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教学重形式没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紧紧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开放性问题展开,但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开放没能起到实质的效果,课堂始终是我拉着学生在走。课堂中生成的资源也有很多,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把他们往前拉,生怕下面的内容来不及,所以很多地方感觉没说透,学生也有点意犹未尽。二、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迁移指导例如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久旱无雨的快乐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你会

13、怎样?同学们虽然能感受到孩子们的那份欢快,但却无法明白他们为何如此欢呼雀跃?因为雨对他们而言,实在太平常。因此,他们在读书时,虽然读出了孩子的快乐,但那份快乐却不够独特,不够珍贵!事实上,如果我能对教材进行多一点地深入,就可以将这样特殊的情境进行迁移,把学生平时对大海的渴望和这个山村孩子们对水的渴望进行类比,我相信课堂上他们的反应一定更真实,更强烈。三、课堂氛围还不够活跃,指导学生的朗读还有些流于形式,没有将指导真正落到实处,孤立了教法与写法的结合。本课的最后一段是全文最感人的一段,作者把那一勺水带给四兄弟的美妙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细到每一个毛孔,每一根血管。品读本段,不由得为作者出色的细节描

14、写深深打动。作者抓住一个“滑”字把一勺水从脸到胸和背再到大腿和膝盖最后到脚板的美妙体验一一传达,这份美妙激发了身体里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根血管。这种感觉是越来越强烈的,因为身体实在太需要水了。如果在朗读时能通过分层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这份对水的强烈渴望,教学目的在朗读中得到了强化,可谓一举两得。此外,在朗读中教师应及时质疑:为什么“滑”这个动作会重复出现三次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从而在课堂上,将教法与写法巧妙融合,让学生明白:在写作时,我们一般是不重复用词的,但有时为了强调自己某种特别的情感时往往会进行重复用词。而文中的作者,则是在强调这一勺水的珍贵所带给他的难以描述的舒畅感受。写法也在潜移默化得到强化。看来好的教学设计必须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思考才能出现更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要下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