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798121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练半小时】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一轮复习微专题训练: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F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阶段I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C 逆城市化阶段2引起阶段n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 .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 .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 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B .加速阶段D 后期阶段()D 轨道交通的发展2005/1975城市化水平标准值-fl.6-LO-4J.8小人均GDP标准值=1-2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右图示意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34题。3. 图示信息表明()A 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化稳步发展B 1965- 1975年,我

2、国城市化与世界同步发展C 1975- 199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D 199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4. 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我国目前()A 城市化仍处于初期阶段B 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 城市化快速发展D 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A . 50%B . 20%:扬州:mu常州一症mH图例城市化水平(%705(卜 60黑卜5030-40图甲官村工北化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56题。(含预测)

3、情况。图乙5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 .南高北低B .南北低,中部高C .东高西低D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6.图乙显示,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 .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 .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 .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 .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读下图完成78题。人口(亿较监达区减农村人口欠瓷达区域农村人口7. 2019年世界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C. 80%D . 90%&据图可知()A .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4、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 . 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 . 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 .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甚至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A . “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B . “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C . “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D . “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B .美化城市道路

5、景观D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10 .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1112题。C .优化配置道路资源读“杭州城区空间范围发展变化示意图及杭州市城市化进程图”,回答2 山她 4亠运河 M 19K7年 铁路 茲路 口囚捌年11. 对杭州市城市形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双选)()A .河流 B .地形 C.交通 D .气候12. 下列关于杭州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工业化的发展B .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重都在减小C .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二、综合题13.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

6、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 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 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 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第二个功点可能15%n r I I i i i i i is 年19S0lNWS 2000 2(M)52()10 2015 202() 2(125 2(X+()图例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1.1比重增速 % % % % % % ft-54-3-27-唧 治 治 昏S 5 5 5Q- 7 S 3 城市人口比重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7、。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C5.26.05.46.05.5(1) 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2)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 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 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1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9年8月11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五大产业园区”和“四个新市镇”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按照主城区标准,推进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市镇聚集;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村民可自

8、愿转城镇户口等。材料二下图为石家庄周边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1) 描述图中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2) 简述促进石家庄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3) 石家庄加快城镇化建设,四县城大跨步对接石家庄主城区,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能产生 哪些影响?答案解析I. B 2.C 第1题,阶段I表示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说明为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 由于城市环境恶化、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 属于逆城市化阶段。 3. D 4.C 第3题, 1995年以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 GDP 标准值的差距迅速缩小,说明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第 4 题,

9、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在快速减小, 不断接近其平均水平。 5. B 6.A 第 5 题,结合图例,从区域图上可知,上海、南京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其次是苏州、 无锡、常州等较高,都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部地区,而分别位于南北的湖州、嘉兴和南 通、泰州最低。故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北低,中部高。第6 题,每条射线表示要素,多边形的边表示坐标值,各种曲线与射线的交点就是该要素的坐标值。如苏州 城市化的动力影响最大的是优惠政策(坐标值为 0.7 左右 ),动力最小的是区位交通 (坐标值为0.3 左右 ),其余城市以此类推。 7. A 8.D 第 7题,由图可知 2019 年世

10、界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之和大约是 36 亿,世界的总人口大约 70 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 50% 。第 8 题,目前世界城市 人口以欠发达区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为主;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 上升; 2020 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预计将超过其农村人口。 9. D 10.C 第 9题,根据材料, “钟摆族 ”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的人群,不可 能居住在城市的高级住宅区。 “钟摆族 ”购房主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 “钟摆族 ”大多乘坐公交车或地铁上下班。 “钟摆族 ”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第 10

11、题, “钟摆族 ”的出现,导致上班、下班时,上行、下行车流量的差异巨大,设置 “潮汐车 道 ”,主要是尽可能优化配置道路资源,使交通更通畅。这种适时调整的车道,不能加强城市 交通管理,没有美化城市道路景观,可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但不是主要目的。II. BC 12.AC 第11题,读图,杭州最初形态受运河影响。后来形态的变化主要是沿铁路、公路等交通线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到,城市受西部山地的影响,没有向西发展,而是向东向 北发展,所以形态改变受地形影响。气候始终没有明显变化。所以BC 对。第 12 题,杭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工业化的发展, A 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人口的比重在减小,但人 口规

12、模增加,农业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 B 错。根据图中数值分析,杭州城市化水平在 70% 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在不断发展提高,没有出现 逆城市化现象。 D 错。 13. (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 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

13、( 或城市热岛效应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 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解析 第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19902030年,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 (2)题,城乡一 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 乡共同繁荣。第 (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 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1 4 ( 1 )分布特征:多沿交通线路分布;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地带。原因:地势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便于对外交流和联系。(2 )铁路运输。 石家庄处于石太线、石德线、

14、京广线等铁路线交会处,成为山西、河北等地物 资转运的枢纽;铁路运输带动了工商贸易的发展,促进石家庄成为华北地区的工业重镇;便 利的交通能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促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等级提高。(3)有利影响:加快石家庄市县城城区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等级的提高,利于完善基础设施,提 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县城建设。不利影响:过快的城镇化可能带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 境污染以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解析 第(1)题,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获知,原因要结合该地地势、交通条件来考虑。第(2)题,石家庄市是 “火车拉来的城市 ”,其城市等级提升主要依靠铁路运输。第 (3)题,要从有 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