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797921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船借箭读后感(汇编1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草船借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读后感1 前几天,我在图书室借了一本书草船借箭。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故事草船借箭,大体是讲:周瑜要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就能造好。诸葛亮暗中借了二十只船,每船三十名士兵,并布置了一下船,叫鲁肃一起坐船驶向离曹营很近的地方,便开始擂声呐喊。曹军以为敌人来了,忙叫弓箭手向水中射箭。等雾散时,才知是诸葛亮设计得了他们的箭。 读了这个历史故事,我最佩服诸葛亮了,我觉得诸葛亮真是一位奇人。周瑜

2、想害他,总是找不到借口。这不,周瑜让诸葛亮造十万支箭,想不到诸葛亮不用工匠便得了十万支箭,周瑜气愤不已。诸葛亮在当时的社会可是位大名人,他既是一名军事家、天文学家,还是一名发明家。 作为小学生的我深感自己愚昧无能,遇事束手无策。有一次,我家的冬青不知怎么了,叶子上有了许多芝麻大的小虫,由于我的害怕,后来还是妈妈把它们给解决了。要是我发现虫子时,能像诸葛亮那样想办法解决的话,那虫子肯定会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我要向诸葛亮学习:遇事沉着镇定,积极动脑、敢于和困难作斗争。将来,我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让中国变成一个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 草船借箭读后感2 我最喜欢里面的草船借箭。朱瑜嫉妒诸葛亮

3、的聪明和智慧,想找机会除掉诸葛亮。所以借军队的箭,让诸葛亮在3天内制作0万支箭。否则脑袋就会掉在地上。诸葛亮向老叔借了0艘船,600名士兵,在每艘船的两边绑上了超人。第三天午夜,诸葛亮命令离赵英不远的江面,0艘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个字排队,对士兵们大喊大叫。曹操听了,急忙起床,但由于江雾害怕埋伏,不能出兵,急忙命令弩箭、时间、漫画箭齐发,全部射向超人。诸葛亮还向士兵们调转初选,靠近赵英,大声喊叫,欢呼,装腔作势,自己和老淑在船舱里喝酒。赵军以为敌军下了功夫,就拼命射箭。一会儿,2艘船上的楚人都被箭填满了,诸葛亮命令把名琴送回营地,一边撤退一边大喊。“谢谢赵胜相送箭。”“曹操方知道米,下一次追

4、赶的时候,诸葛亮船顺风顺水,怎么能追上呢!诸葛亮回到东吴,下了箭,足足有5万千支。有了这个计策,朱瑜不得不自己唉声叹气,吃醋的心更强了。 我真佩服诸葛亮。他懂天文学,懂地理,懂神器妙算。我也很尊敬他,为天下黎民放弃了平静的田园生活,陷入了打杀杀的生活。我也尊敬他的大公无私,尊敬他为汉室江山竭尽全力的精神品质。我认为人应该这样做。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不要不顾大局,因为自己的小事而背叛。 要想成为诸葛亮这样聪明伶俐的人,从小就要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 草船借箭读后感3 今年暑假,我把三国演义仔细读了三遍。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刘备、孙权、曹操等人争夺天下的故事。书中的草船借箭深深地吸引了我

5、。 草船借箭讲述了周瑜见诸葛亮料事如神便心生嫉妒,想除掉他。于是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出1万支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这么多的箭,这在常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竟然说:“十天太长了,我保证在三天之内造出10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完全是在作死。诸葛亮却不慌不忙,他悄悄地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六百名军士,准备些青布和稻草。到了第三天夜里,江面上大雾弥漫,诸葛亮用计轻松地向曹操借来了十万多支箭,超额完成了周瑜的任务,使周瑜的诡计落了空。 从这个故事我看到周瑜气量真小,知道诸葛亮比自己聪明,竟然想除掉他。诸葛亮真聪明,三天前就能判断出三天后会有大雾天气,

6、并能利用大雾得到0万支箭。曹操真愚蠢,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就乱下命令,结果遭受重大损失。 草船借箭读后感4 我非常喜欢读一些名著,但是我最喜欢的名著还是三国演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那一章对于读了那一章我也有了一些感想。 这一章主要将的就是周瑜为了为难诸葛亮就让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而诸葛亮答应了,并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每天穿上有三十个士兵,并且布置了一下船并且诸葛亮叮嘱鲁肃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周瑜。于是,第三天晚上,雾很大,诸葛亮就请鲁肃一起坐船驶向距离曹操的营地一段的距离便开始击鼓呐喊。草军以为敌军来袭,便叫人用弓箭射敌人。等到雾散了之后他们才知道中了敌人的圈套。而诸葛亮也

7、成功得完成了周瑜交给他的任务。对于这,我最敬佩的就是诸葛亮了。他不但有谋略而且还有胆识。所以周瑜没机会来整治诸葛亮。也正因为诸葛亮的才能才使得周瑜被诸葛亮给气死了。 我跟诸葛亮没法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下。有一次,我家的树上出现了很多小虫子,由于我害怕,后来妈妈把他们給解决了。要是我能像诸葛亮一样聪明肯定会把虫子消灭的一干二净。要是喔能有诸葛亮一半得才能就好了。 草船借箭读后感5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想颇多。故事中的周瑜心胸狭窄,他见诸葛亮很有才干,非常嫉妒,便一次次地陷害诸葛亮,总想置他于死地,而诸葛亮也一次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周瑜。后

8、来,周瑜也不得不被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折服。读到这里,一股股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佩服诸葛亮的才智,更佩服他豁达大度的品质。他明明知道周瑜不怀好意,处处和自己作对,但他总是那么从容镇定,总是那么宽宏大量。可惜,在现实生活中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宽阔的人却不多。就拿我们班集体来说吧,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好,有些同学就心怀嫉妒,他们不但不努力去学习,还在背地里说长道短,甚至还要说些人家的坏话,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搞得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读后感草船借箭读后感30字。有时候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这都是很正常的,可就有些同学去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非要弄个我是你非不可。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诸葛亮那样

9、心胸开阔,豁达大度,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多一份融洽,多一份信赖,那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是多么美好呀。 草船借箭读后感6我读了草船借箭后,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每个人都应博览群书,遇到困难要沉着冷静,善于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心胸独窄的周瑜,借商议军事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以陷害他。诸葛亮明知周瑜的诡计,却毫不犹豫地答应并且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向曹操“借”箭成功,周喻自叹不如诸葛亮的故事。 当周瑜找诸葛造箭时,诸葛亮明知道这是周瑜的陷阱,不但没有去揭穿,而是沉着冷静地面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周瑜心服口服。这全归于他学识渊博,要不然诸葛亮那次就要被重罚了。 像诸葛亮这样聪明有才智的

10、人还有许多,我的好朋友就是其中一位。有一次,我和他在篮球场上打篮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了树洞里,我想用手去拿,可是我的手太短了,怎么也拿不到。这时候,朋友对我说:“往里面装水,当篮球浮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拿到了!”听见这话后,我立刻去取水把水灌进树洞里,连续倒了五桶水,不到一会篮球果然浮了起来,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我想:要解决眼前的困难,不能慌忙无措,而是要沉着冷静地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的钻研学习,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 草船借箭读后感 “草船借箭”是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吴蜀联军没箭了,想造很多的箭,诸葛亮说自我能在3天

11、内造出十万支箭,并要人准备了草船20只。到了第三天,诸葛亮把船开到曹营水寨,敲军鼓。因为那时有大雾,曹操怕有埋伏,就射箭,箭射到草船的草人上,就这样,诸葛亮“借”到十万支箭。 这个故事给我两个启示:一是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能在三天之前就预知天将下大雾。最终成功使用计谋,“借”到曹军十万支箭,这与他年轻时认真学习、勤奋苦读有关。如果诸葛亮不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他是不会在三天后能“借”到箭的。从中,我觉得我们此刻正在学校读书,更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也能像诸葛亮一样,自由发挥自我的才能。 二是诸葛亮解决问题不按传统的老方法思考。如果他在接到造箭的任务后,找很多工匠,日夜赶造,那他就不会

12、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开动脑筋,采用另一种奇特方法“借”,最终在三天之内成功获得十万支箭。不仅仅任务完成了,并且完成得相当漂亮和完美,这一点又告诉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必须要多思考,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异常是又省时又省力的好方法,不要仅仅限在老方法、老办法中,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就没有提高了。 草船借箭读后感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今天,我读了草船借箭的文章,他给了我启示: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和学习,用自己的智慧正视自己的成绩。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一天找借口与曹军交战,让诸葛亮十天造10万支箭。可诸葛亮说三天就可以,若不能完成,甘受惩罚。诸葛亮走后向鲁肃要了船、

13、草把子、幔子、军士等。第三天四更时大雾漫天,诸葛亮带鲁肃去曹军水寨,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受箭,满载而归。周瑜长叹:“我真不如他!”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有人说诸葛亮聪明才智是天生的,但我认为不靠自己努力是不会一直聪明,才智的只是偶尔运气好罢了。诸葛亮的聪明才干并不是天生的,在三天将有大雾这件事上,他之前肯定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预测天气的方法,不然怎么敢神态自若地说“只要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只有平时勤奋努力的人,到了关键时刻用上自己平生所学,去帮助别人或保护自己,才会得到大家的肯定,成为大家的榜样。而不是等到生死关头才拼命学习,这时已经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诸葛亮不是天生聪明,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一个心

14、眼儿罢了。 诸葛亮不断上进,让自己心胸更开阔,知道周瑜有强烈的妒忌心理,想找借口杀自己,为了蜀国的未来,没有以怨报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向曹操借了箭,和吴国一起共同抗曹。 心胸开阔,能成就事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草船借箭读后感9 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奋发努力赶上人家,而是怀着妒忌心不择手段地去陷害人家,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于自己,便心怀妒意总想害死诸葛亮,他以军中缺箭为名,生出一计让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否则军法论处。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嫉妒心强而且十分狡猾阴险。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

15、竹地答应下来,趁着漫天大雾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诡计落了空,进一步揭露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读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起了华罗庚爷爷,华爷爷可以说是知识渊博,名扬天下了,可是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算术常常不及格,在这种情况下,他并没有妒忌学习好的人,他自信名人也是人,于是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数学家。 妒忌这个东西害处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就杜绝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草船借箭读后感10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利用曹军的胆小。大雾天气,在河面上不好攻打,只能用在岸边射箭的方式来为东吴获得箭。 草船借箭这件事中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懂天文,有许多过人之处。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周瑜以为为难了诸葛亮,但没想到,诸葛亮却说,三天能造好十万支箭,还要立军令状。不能光说有许多过人之处,体现在哪里呢?要对比一下。用鲁肃和诸葛亮对比:鲁肃在船上张皇失措,则诸葛亮还大笑,只顾喝酒,说出了鲁肃想都不敢想的话:我们只顾饮酒,雾散了,回南岸。鲁肃是正常人,不像诸葛亮是半仙,平时做事谨慎的他,竟然这次如此大意,一定是有过人之处,而且不是过人一点儿。诸葛亮还胸怀宽广,他去草船借箭,竟然还把鲁肃带着不怕鲁肃抢自己的战功。不像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有才艺的人在自己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