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789541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范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编号:CS-ZY-JL-07 版次:2.1 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2006.10.01 第 8 页 文件编号CS-ZY-JL-07保修阶段监理实施细则编制部门监理部发布日期20xx年09月20日实施日期20xx年10月01日版本40页码1/5编制审核批准文件受控号更 改 记 录更改版次页码对应条款更 改 前更 改 后更改依据20全部全部全部内容全部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转换策划报告21局部局部局部内容局部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转换策划报告40局部局部局部内容局部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转换策划报告1适用范围32职责33内容33.1保修项目和范围33.2保修期限33.3保修 监理人员组织3

2、3.4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44相关文件55应用表单5附件一:保修阶段监理程序51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设工程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限于业主委托实施监理的范围.2职责 (略)3内容3.1 保修项目和范围3.1.1 保修项目及范围确定应根据施工合同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但监理工作是依据委托监理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保修期监理工作时间、范围和内容而开展.3.1.2 如合同协议条款没有约定,根据有关规定,保修项目如下:a 屋面漏雨;b 烟道、排气孔道、风道不通;c 室内地坪空鼓、开裂、起砂,面砖松动,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漏水;d 内外墙及顶棚抹灰、面砖、墙纸、油漆等饰面脱落,墙面浆起碱脱皮;e 门窗开关不灵或缝隙超过规

3、范规定;f 厕所、厨房、盥洗室地面泛水倒坡积水;g 外墙板漏水,阳台积水;h 水塔、水池、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漏水;i 室内上下水、供热系统管道漏水、漏气,暖气不热,电器、电线漏电,照明灯具坠落;j 室外上下管道漏水、堵塞,小区道路沉陷;k 钢、钢筋混凝土、砖石砌体结构及其他承重结构变形、裂缝超过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l 其他应保修的项目.3.2 保修期限3.2.1 一般根据施工合同条款确定的保修期限,但不应短于国家有关建设管理规定的期限.3.2.2 保修期 的起始计算时间应以有关法规文件的规定为准.3.3 保修 监理人员组织3.3.1 原则上,保修 阶段监理工作应由原负责施工阶段监理的项目监理部

4、人员负责,这有利于保修阶段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3.2 若因原项目监理部人员变动或公司人员安排需要,保修阶段 的监理工作也可由公司另行指定人员负责.3.3.3 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人员变动,应得到总监理工程师认可,并以监理工作联系单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3.4 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3.4.1工程监理回访:一般由项目监理部组织,可通知公司总工室、监理部等部门人员参与.回访工作在保修期监理工作时间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对回访情况应记录于有关工程回访记录表中.保修 期内如发生较大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或其它特殊情况,监理还可根据需要进行特定回访工作.3.4.2 监理人员应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进

5、行检查,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调查分析,确定责任归属,并记录于质量缺陷调查分析及责任鉴定书.对承包单位进行修复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予以签认(必要时还需请设计、质监、建设等单位参加验收).3.4.3 监理人员对非承包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监理人员根据合同约定核实修复工程的费用和签署工程款支付证书,并报建设单位.3.4.4 质量缺陷的责任鉴定原则:a 施工单位未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造成的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并承担经济责任;b 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由设计单位承担经济责任,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其费用按有关规定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索赔;不足部分由建设

6、单位负责;c 因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质量缺陷,属于施工单位采购的或经其验收同意的,由施工单位承担经济责任;属于建设单位采购的,由建设单位承担经济责任;d 因使用单位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缺陷,由使用单位自行负责;e 因地震、洪水、台风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不承担经济责任;f 其它文件约定的原则;g 对责任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依照合同约定解决.3.4.5 保修阶段监理工作注意事项a 监理在对质量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时,可根据缺陷严重程度提请建设单位约请使用单位(人员)、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质监部门等方面人员参加处理(公司总工室派人参与).b 质量缺陷处理前必须找出

7、质量缺陷产生原因,相应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应得到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批准认可.若质量缺陷产生的责任方是施工单位,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提出.c 质量缺陷的修复维修工作应要求按合同约定时限开展完成,否则按合同相关条款处理.d 对质量事故应依照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执行.3.4.6 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表单可参用施工阶段的监理应用表单.3.5 保修结束监理工作3.5.1 保修 阶段监理资料归档 监理人员应在保修工作结束后限定时间内将其有关监理技术资料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整理、报审和归档.3.5.2 如合同有约定,应协助建设单位办理保修金结算工作.4相关文件 4.1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

8、同4.2 监理合同4.3 文件控制程序(NO:CS-CX-01)4.4 适用法律法规汇总表5应用表单(略)附件一:保修阶段监理程序收到信息(如工程回访或其他途径取得)维修工程质量检查维修鉴定质量责任、督促维修有质量问题无质量问题责任期结束时的检查可协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办理工程结算协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办理终止合同手续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

9、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

10、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

11、、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

12、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

13、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

14、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