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重点课文笔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739269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重点课文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重点课文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重点课文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重点课文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重点课文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重点课文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重点课文笔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海燕课本:“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象征意义:海燕: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以及一场酝酿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人民群众。乌云、闪电、雷声、狂风:反革命的黑暗势力。海鸥、海鸭、企鹅: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对比:通过声音、动作、情态来描写海鸥、海鸭、企鹅“呻吟”“飞窜”“恐惧”“胆怯”的丑态,与海燕的高傲形成对比,突出海燕英勇无畏、勇敢、乐观的形象。文章线索:暴风雨渐次逼近分段:1-6 暴风雨将要来临(渴望);7-11 暴风雨逼近之时(迎接);11-16暴风雨即将到来(

2、呼唤)。具体赏析:第1、2自然段:从色、形、音三方面写海燕的矫健、高傲、英勇无畏。第3自然段:在这叫喊声里在这叫喊声里(用排比的句式,渲染了海燕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第7自然段:突出海浪与天空的斗争。第8自然段:跟狂风争鸣(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斗争,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抱、恶狠狠、甩、摔(表现狂风的猖狂。)第11自然段: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反复,肯定语气,表达坚定的信心。)第13自然段:青色(表现了乌云的猖狂、凶狠。)抓住、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第14自然段: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表达了海燕极度兴奋、喜悦的心情。)第16自然段:让暴风

3、雨来得跟猛烈些吧!(祈使句,包含着革命先驱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渴望,革命即将到来,号召人民积极投身革命,肯定革命必胜的信念,赢得解放的豪情,以及要求惩治黑暗的义愤。)文章主题:赞美并且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不朽的形象和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鞭挞黑暗统治势力,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课后练习: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

4、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课课练:1.“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2.写出“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黑色写色彩,闪电形容敏捷,高傲表示海燕轻视黑暗势力,具有战斗的雄姿。评估卷: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海鸥、海鸭和企鹅的?其目的是什么?通过声音(呻吟)、动作(躲藏)、外形(肥胖)、心理(恐惧)等方面,作者将海上群鸟害怕暴风雨的各种丑态揭露无遗。在这种对待暴风雨的不同态度中,突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2.品味句子:“在苍茫的大海上,狂

5、风卷集着乌云。”“苍茫”表现了大海的什么气势?“卷集”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这样的环境是怎样的环境?“苍茫”,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卷集”,表现反动势力纠集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恶劣的环境。3.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让暴风雨来得跟猛烈些吧!”的含义理解。这是胜利的预言家海燕向人民发出的革命号召。它表达了无产阶级埋葬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显示了革命战士不畏强暴、顽强战斗的高贵品质。作业本:1.根据文意,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闪电”一词的含义。(1)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象征气焰嚣张的沙皇反动势力。)(2)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比喻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2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括号中的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1)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躲藏)到大海深处。(不能。“掩藏”是遮盖、掩避的意思,而“躲藏”则指把身体隐藏起来。)(2)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使劲)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不能。“恶狠狠”是贬义词,而“使劲”是中性词,难以表达对狂风的谴责。)3.下列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燕的什么特点?(1)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敏锐的预见性和洞察力。)(2)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具有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典中点:1.下列

7、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如何?(1)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修辞:比喻和拟人。作用:“黑色的闪电”比喻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等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2)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那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修辞:拟人和比喻。作用: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行为和性格,写出了狂风猖狂的气焰。同时将“巨浪”说成“翡翠”用了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浪的颜色和样子。)(3)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8、,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修辞:拟人和比喻。作用:“抓住“”熄灭“突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把闪电的光比作箭光,突出了闪电的特点和威力,衬托出大海的力量。)(4)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修辞:比喻、拟人、反复。作用:“敏感的精灵”、“ 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2.“让暴风雨来得跟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急切要求惩

9、治腐恶的义愤,渴望经受革命风暴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挣脱桎梏、赢得解放的豪情,坚定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将取得胜利的信念。3.英勇无畏的海燕给了你哪些启发?教育我们对革命事业要永远充满信心,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险,敢于斗争,坚定胜利的信心。第六课 雪课本:江南的雪的特点:滋润美艳、充满生机与活力(自然景)、绚丽有趣(人文景)。北方的雪的特点: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坚强、孤独。北方雪的精神:孤独、不妥协、斗争者的形象。具体赏析:第1自然段:冰冷的坚强的灿烂的(冰冷坚硬强调的是雪的坚强孤独的精神,灿烂是指雪的美好形象。)第2自然段:很洁白,很明艳,闪闪地生

10、光(描绘了令人欣喜的江南雪景,又渗透了对江南雪景的美好回忆。)第3自然段:流露感情: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不能保持长久。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美好事物不能持久的惋惜。第4自然段:奋飞、旋转、升腾、弥漫(在孤单的境遇下,独立抗争的北方的雪,这种独立而张扬的个性,正是鲁迅所推倡的。)文章主旨: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欣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永不屈服,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课后练习: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

11、”,是最值得赞赏的。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课课练:1.作者写孩子们在雪地里塑雪罗汉的乐事,有什么作用?突出孩子们的欢乐,写出了江南

12、的雪孕育着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以及对江南冬天美好的回忆。2.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作用?但是表示转折,凸现了作者情感的倾向性,引出后文作者所赞美的朔方的雪。评估卷:1.本文写了哪两种雪?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写了南方的雪和朔方的雪,南方的雪滋润美艳;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是孤独的雪。2.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为什么?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作者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作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精神,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

13、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3.文中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还写到一位父亲?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江南的雪和孩子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儿童欢乐的天地里,竟有童心未泯的成人掺入其中,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作业本:1.作者笔下,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生机;朔方的雪独立不羁,撼天动地。一是优美,一是壮美。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体现出怎样的语气?“这样”代指什么?坚决、果断的语气。代指前半句描述的朔方的雪桀骜不驯而又孤独的品格和操守。3.对朔方的雪的赞颂,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4.本文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塑雪罗汉。试比较两文的写法和目的有什么不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主要是为了反衬雪地捕鸟的乐趣,而雪中写塑雪罗汉则是通过塑雪罗汉的一种缺憾美来为下面“朔方的雪”的出场作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