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73587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阳楼记》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教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教学案课题:岳阳楼记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二)学习课文。1. 师朗读课文,学生自读 ,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 学生读第一段,对照注释翻译。3. 讨论交流:( 1)这一段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哪些语句概括了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4. 学习第 2 段,借助书下注释翻译。5. 讨论交流:( 1) 第 2 段主要写什么?(2) 第 2 段中哪句是总领句?( 3) 表现洞庭湖 “胜状” 或“岳阳楼大观” 的句子是:三、课堂巩固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百废具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政通人和属予作文以记之至若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

2、用原文回答: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表明作者写此记的缘由的句子是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乃重修岳阳楼四、课后作业:解释加粗词:横无际涯朝晖夕阴前人之述备矣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北通巫峡予观夫巴陵胜状政通人和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翻译下列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前人之述备矣”与第一节中的一句相照应。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二、课堂助学。 1. 学习 3 段,结合注释疏通课文并翻译。2. 讨论交流: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2)面对此景, “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3)请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3. 学习 4 段,结合注释疏通课文并翻译。4. 讨论交流:(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 “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4)2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起何作用?三、课堂巩固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解释加粗词:连月不开日星隐耀樯倾楫摧忧谗畏讥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浊浪排空 南极潇湘 薄暮冥冥而或长烟一空 感

4、极而悲者矣 薄如钱唇本节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四、课后作业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解释加粗词: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宠辱偕忘解释下列句子加粗的多义词:而或长烟一空(2)把酒临风(3)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把问题弄清楚 一碧万顷 在洞庭一湖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用原文回答: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选

5、文中抒情的句子是。由“渔歌互答” ,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二、课堂助学(一)学习5、 6 段,结合注释疏通课文并翻译。(二)讨论交流:1. 请从第五段中捕捉有关信息,用六个字概括“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特点?2. “二者之为”具体指哪两种心情?3. 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阔大情怀?4. “进”“退”指代的内容分别是什么?5. 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三) 归纳总结1. 总结本文写作方面的特点。( 1)结构严谨,剪裁得当。 ( 2)出色的景物描写。 (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 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本文热情的赞颂了朋友滕子京谪守巴陵后的光辉政绩,答动地描写了洞

6、庭湖的雄伟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悲” 、“喜”之情;并通过褒扬“古仁人之心” ,贬抑了一般 “迁客骚人” 的“悲”、“喜”观,从而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三、课堂巩固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文中加粗的词。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己悲微斯人,吾谁与归2. 翻译下面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 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

7、句子是 .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4. 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5. 文中“进亦忧” ,“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四、课后作业【甲文】嗟夫!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 母贫无依, 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名臣言行录)注:再适,改嫁。饘( zh 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昃( z),太阳偏西。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或异二者之为() 去之南都入学舍()2翻译句子: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表达方式。4. 从乙文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