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机械与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689802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机械与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机械与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机械与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机械与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机械与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机械与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机械与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小明在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铁皮,最好是选用如图1所示剪刀中的()图12如图2所示,在推油桶上台阶时,油桶()A不是杠杆 B是杠杆,支点在A点C是杠杆,支点在B点 D无法判断图2 图33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力将物体匀速拉起,如果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和绳重,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该装置能省力 B使用该装置能省距离C使用该装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D使用该装置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4使用下列简单机械,为了省力的是()A龙舟比赛用的船桨 B拔钉子的羊角锤 C理发用的剪刀 D旗杆顶的定滑轮5下列依据公式WFs所作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力学中所说的做

2、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B推教室墙壁虽耗费体力,但不做功C推出的球在空中飞行时,推力不做功 D图4中,爬楼的人对拎的包没有做功 图46甲机械的功率比乙机械大,表示两机械在做功时()A甲做功多 B甲更省力 C甲做功快 D甲用时少7甲、乙两辆相同的载重汽车,甲车满载货物,乙车空载,当它们在相同的路面上以相同功率匀速行驶时,它们的行驶速度关系为()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5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杠杆仍然保持平衡状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把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一个小格 B减少三个钩码 C把钩码向左移动一个小格 D把钩码向右移动一个小格

3、 图59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6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AA上升 BA下降 CA、B均静止 D无法判断图6 图710如图7所示,杠杆在力F1和F2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AOBO,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若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距离L,则()A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B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C杠杆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杠杆的状态11(多选)如图8所示,小明利用斜面将装有物品的箱子推到车上去,小明所采取的措施中,不会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是()A减小推箱子的速度 B增加箱子的质量C减小斜面的倾角 D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图8 图912如图9所示,物体

4、重150 N,挂在杠杆中点,人在杠杆的端点A处用100 N竖直向上的力将物体提高0.5 m,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 J B用杠杆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50 JC额外功为25 J D杠杆的机械效率为75%图1013如图10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在10 s内将重为100 N的重物(包括袋)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升了5 m。若该动滑轮重10 N,忽略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00 J的功B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50 J的功C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50 W D该滑轮装置的机械效率是1

5、00%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4一般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可以_,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_。图1115如图1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 N的水平力推重为50 N的木箱匀速向右移动10 m。在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阻力为_N, 重力对木箱做功_J。16如图12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轮和物体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的滑轮是_(选填“动”或“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N。图12 图1317如图13所示,重为30 N的物体A在拉力F12 N的作用下,以0.2 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

6、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 N,则拉力F的功率P_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_。18如图14甲所示是中国科学家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在组装时,需要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2 m,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N,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J。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 min,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W。 (不计绳重与摩擦)图14 图1519如图15所示,大李和小李用一根均匀的轻质木棒抬重物,大李想减轻小李的负担,假如大李要承担的力,那么,小李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与大李的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之比是_。三、作图题(共8分)20(4分)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

7、16中画出拉力F的绳子绕法。(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图16 图1721(4分)如图17所示,请在A点画出能使杠杆OA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共21分)22(12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2)如图18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_个相同的钩码。(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图1823(9分

8、)某实验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图19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W有用/J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3%340.10.41.10.50.55_(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2)填写第3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越重)

9、,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3)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图丙中钩码重为4 N时,测力计的拉力为1 N,那么当钩码重为9 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五、计算题(8分)24如图20所示,已知斜面长5 m、高3 m,绳端拉力为50 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 N的物体在5 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问:(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3)拉力做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图20详解详析1. D2. C3. C4. B5. D 解析 力学中所说的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故A正确

10、;推教室墙壁虽耗费体力,但只有力而没有距离,不做功,故B正确;推出的球在空中靠惯性飞行,不再受推力作用,有距离无力,不做功,故C正确;爬楼的人对拎的包有向上的拉力,包在拉力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包做了功,故D错。6. C7. B解析 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牵引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f。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相同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对地面压力大,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即f甲f乙,所以两车的发动机牵引力F甲F乙,根据PFv,两车以相同功率匀速行驶,所以v甲v乙。8.D9.B10.B解析 将F1和F2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L,我们可以用极值法分析,假设LOA,即F1移动到

11、了支点O处,则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零,而这时F2离支点处还有一段距离,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不为零,故杠杆的右端,即B端向下倾斜。11.AB解析 使用图中斜面,克服摩擦做的功为额外功,提升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减小推箱子的速度,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不会改变摩擦力,额外功不变、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机械效率不变。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无关。减小斜面的倾角、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均会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12.B解析 人在A点用100 N竖直向上的力将物体提高0.5 m时,拉力移动的距离:H2h20.5 m1 m,拉力所做的功:

12、W总FH100 N1 m100 J,故A正确;用杠杆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50 N0.5 m75 J,故B错误;因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100 J75 J25 J,故C正确;杠杆的机械效率:100%100%75%,故D正确。13.B解析 绳端拉力:F55 N,则F所做的功:WFsF2h550 J,故A项错、B项正确。P55 W,C项错。因为这一过程中要对动滑轮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小于100%,D项错。14.省力方向15.10016.动517.1.283.3%18. 10001.2104200 解析 题中所使用的滑轮是定滑轮,其特点是不省力,但可

13、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 G 1000 N;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W Gh1000 N12 m 1.2104 J;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是P 200 W。19. 21解析 设重物的重力为G,根据题意可知,大李要承担的力F2G,则小李要承担的力为F1G,由F1L1F2L2得:21。20.如图所示21.如图所示22.(1)水平(2)3(3)变大拉力F的力臂变小23.(1)越高(2)72.7%越低(3)90%24.(1)物体运动的速度:v1 m/s。(2)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2s25 m10 m。(3)拉力做的功:W总Fs绳50 N10 m500 J;拉力的功率:P100 W。(4)机械效率:100%100%10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