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68407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施工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施工环境1二、施工方法22.1 土方开挖22.2、基坑边坡支护4三、施工质量与安全措施5四、基坑监护措施6五、排桩支护荷载计8事故油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方案一、施工环境500kV紫荆变电站为一座新建变电站。事故池位于站区西面。场地地基采 用强夯处理,基础轴线尺寸为10900*6900,基础开挖最深深度为-4.76米, 属全站建构筑物开挖最深的部位。为了确保周边构架基础的安全及既定的安 全目标,特制定以下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编制依据:1、500kV紫荆变电站施工图纸。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广东省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20-97

2、二、施工方法2.1 土方开挖施工前先按照开挖尺寸放出开挖线,基坑底考虑施工工作面、排水沟的 位置,基坑底尺寸比结构尺寸每边加大200 (油池底板比墙体外突600,施工 工作面为800)。开挖沿基础外边线整体大开挖,基础分两层挖到底,第一层 开挖到-2.0米,因地基经强夯处理过且处原土层,开挖坡比为1: 0.75;首 层开挖完成后进行木桩护壁施工,在木桩施工完成后开挖第二层至基坑底。开挖采用1m3反铲挖土机挖掘装车,土方运输采用5丁自卸汽车,将土运 至弃土区域。基坑开挖到底面,人工辅助及时清理基层松散土。边坡部分以 机械为主,人工辅助将坡面及基底修平整。在开挖过程中切忌扰动原状土质,并在坡顶和坡

3、脚各挖一条排水沟以迅 速排除渗入基坑的地表水和雨水。基坑开挖到底后,基坑四周人工挖一条 100mmX100mm的排水沟,排水沟端头设一个500*500*300深集水井,以便于 迅速将雨水、地表水及施工用水抽出基底。确保基底土质不受水浸泡,降低土质承载力。为保护边坡稳定,开挖过程中禁止坡顶堆弃土和坡顶停放汽车,开挖装 车时汽车最小离开边坡3M远。以减少土体侧压力。在坡顶距基槽边沿2米位 置设一道安全防护栏杆(栏杆按要求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颜色,在交通要道 和醒目的地方挂警示标志和警示灯。基槽开挖平剖面如下图示:-4.15LLL LL LLL LL LL L LL LL u LL LL LLL LL

4、 LLL LL匚 L L LL LL L LL LL L LL LL LLL LL LLL LL基槽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通知监理及地质人员验槽。2.2、基坑边坡支护因基坑相邻500kV构架基础已施工完成,而基槽开挖深度已超过构架基 础深度,为了防止塌方对相邻构架基础造成影响,确保构架基础的安全,保 证施工期间不出现边坡塌方,必须对边坡进行支护。基坑的支护拟采用在基坑靠近构架的两侧打木桩的方式,木桩采用150 桩径的松木桩,按挤密桩施工;基坑开挖到第一层-2.5米后立刻进行木桩施 工,如下图所示,木桩施工完后再开挖第二层至基底。2.3、木排桩支护计算书见附页。1)基坑支护方案如下:第4页安全栏三、施

5、工质量与安全措施3.1、为保护边坡,保证施工期间不出现边坡塌方,基坑开挖过程中机械不得停靠在基坑边沿2米以内;3.2、坡顶2米范围内严禁堆放土和其他材料;3.3、保持坡顶、坡脚排水沟无堵塞,排水通畅;3.4、安全围栏严禁私自拆除,必须拆除时需经现场安全人员的同意才可以 拆除并在事后马上恢复;3.5、人工修坡时需有专人看护,随时注意边坡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 停止开挖,将人员迅速撤离现场;3.6、下雨天气严禁进行开挖作业;雨后作业时需安全人员先检查过同意后 方可施工;3.7、公司所有进场民工均须经过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培训与考试成绩要登记在案。“三无”人员禁止进场。3.8、公

6、司为所有员工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劳保服装,并督促按规定正确 使用,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9、在上下交叉施工、雨季用电施工期间,应对各工序施工班组进行必 要的安全交底,并填写安全作业票,由专职安全员审批后方可进行作业;3.10、公司应对管理人员、班组民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员工 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防范、抵御威胁的自保能力;3.11、做好班前“三交”及“三查”工作。四、基坑监护措施基坑开挖完成后,须对基坑进行验收。由施工(开挖)单位、安全质量部、 工程管理部等共同组织验收。验收按下表内容进行: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检查部位:序 号检查项目扣分标准应得分数扣减分数实得分数1保证项

7、目施工方案基础施工无支护方案的扣20分;施工方案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的扣1215分;基坑深度超过5m无专项支护设计的扣20分;支护设计及方案未经上级审批的扣15分;202临边防护基坑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的扣10分; 临边及其他防护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103坑壁支护坑槽开挖设置的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扣10分;特殊支护的做法不符合设计方案的扣58分;支护设施巳产生局部变形又未采取措施调整的扣6分;104排水措施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措施的扣10分;深基础施工采取坑外降水,无防止临近建筑物危险沉降措施 的扣10分;105坑边荷载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小于设计距离规定的扣10分;

8、10小计606一般项目上下通道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的扣10分; 设置通道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7土方开挖施工机械进场未进行验收的扣5分;挖土机作业时有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回旋半径的扣6分;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不安全的扣1分;司机无证作业的扣10分;未按规定程序挖土或超挖的扣10分;8基坑支护变形观测未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的扣10分;未按规定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的扣10分;9作业环境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的扣10分; 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的扣10分; 光线不足未设置足够照明的扣5分;小计40检查项目合计100制表:检查:审核:基坑监护采用仪器观测。按高程控制与轴线位

9、移控制的方法进行并按下表如实填写;基坑支护变形观测记录测量地点:施测日期: 年 月 日测点视线高前视后视实地高程备注各测点简图:测量人:计算:校核:说明:1. 基坑变形观测每周进行一次。每次雨后必须进行一次观测;2. 观测须采取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量工具的方法进行;3. 对每测点必须采取来回两个测路闭合水准环的方法进行观测;4. 轴线位移情况在备注栏内填写;五、排桩支护荷载计荷载按两种情况考虑,一种为桩侧土自身对桩稳定性影响,考虑为150kpa;别一种为桩侧土上部荷载对桩稳定性影响,考虑荷载 为 20kpa。5.1荷载一:桩侧土自身对桩稳定性影响排桩支护N,岬二 P1.4匚二 D.Q

10、 tO.ij)0 二我 C25.8;盘.01兰S1兴3.4D-I _.匚基本信息内力计算方法增量法规范与规程广东省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20-97基坑等级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 系数Y01.00基坑深度H(m)4.560嵌固深度(m)3.000桩顶标高(m)-2.500桩截面类型圆形匚桩直径(m)0.200桩间距(m)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C15有无冠梁无放坡级数2超载个数1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0放坡信息坡号台宽(m)坡高(m)坡度系数10.0002.5000.75020.5000.0000.000超载信息超载序号类型超载值(kPa,kN/m)作用深度 (m)作用宽度(m)

11、距坑边距(m)形式长度(m)1J J LL150.0003.0005.2002.110附加水平力信息水平作用类水平力作用深是否参是否参力型值度与与序号(kN)(m)倾覆稳整体稳定定土层信息土层数4坑内加固土否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5.000外侧水位深度(m)3.500内侧水位是否随开挖过程变化否内侧水位距开挖面距离(m)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指定X弹性法计算方法m法土层参数层号土类名称层厚(m)重度(kN/m3)浮重度(kN/m3)粘聚力 (kPa)内摩擦角(度)1素填土1.2018.522.3023.402素填土3.1018.58.522.3023.403粗砂4.4021.411.40.0025

12、.804粘性土8.8019.99.9层号与锚固体摩擦阻力(kPa)粘聚力水下(kPa)内摩擦角水下(度)水土计算方 法m,c,K 值抗剪强度(kPa)1120.0m法10.8450.002120.022.3023.40合算m法10.8450.003120.00.0025.80合算m法10.7350.004120.08.9016.80合算m法4.0050.00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弹性法土压力模型:经典法土压力模型:短形分布“规程”层号土类名称水土水压力调整系数主动土压力 调整系数被动土压力 调整系数被动土压力 最大值(kPa)1素填土分算1.0001.0001.00010000.0002素填土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3粗砂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4粘性土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工况信息工况 号工况类型深度 (m)支锚道号1开挖2.5002开挖4.560设计结果结构计算各工况:侦-球(己50 ) -l.SB)4.10,00)0.0-(D.0:C-D,85:-kO,B5)CD.uu)O.DD侦 2-n ( 45* )r-lE.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