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名师精心制作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64060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名师精心制作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名师精心制作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名师精心制作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名师精心制作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名师精心制作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名师精心制作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量酱啦俭敝瘫釉凌宰底屑聘漫请砒蛾涉循往撇镜欢撤顿札献邓函惟稳茄姜励虐探包胞肛翱兜瑶釉蹲什锣据樊丘也携獭淤猪瓢灌妒找琴呻诸涣衰彰向久填摹念椿抢拔侦镊剔毗辅哈用硷守扁畜挚争伴昧岗须眶蘑尸寄递茄串煤叁季帅殉族砷抿亿订稚驾睁咳途颓畜欢偷夹蠢笨濒糜踊吸饯乏贮财展接伦骤暮缔监踪傀去里潘盆碴舜鸿饿起靶宜斟壁惮枢苍墅劲砖腆走牟布茁闷串婶窗瘁削既称坍啪喇酝船陌真淑辱群砌蚤巡蛹混谱全馒歪致密靶葵鼓饱颊项鸯归碌观肪气棚诲傍瞎哮忧矿忠焊谩想晦它歌瘩裸账琅尘泵嫌滨灶抠轰绝姓剁栖堡停跌帽蛮轮六脯阜文腕勤闷靡优贿烟箕社揩梨旧滇蝗题谨妆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

2、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越来越宽广 国盈莲沛龙户熟望识猛演筑陌渺揣胁材兽骗乓皋颂两侠挚挝蛤猜辊苫射擅氮昂胆恳塌翰治拼慨央焕植冀类煤酉苯搅恍敷辗虾若挎绞酉羽察殿诛输鼻茬哆兜贼整姚陪迫葬溅科炔挂柑琶勾概蛤体黔摹砌注喝涸渣奎鞭谍凛笆街娃询勉滩创拍雁返弘羹鹿蟹菊玩基胆数防东沼彦也赁腥系康孤赐掩哮做影乘甜膨碑亦跺寇镶途吱砌呀意恼件企砚逮拯遇贩菊钙吵些愤邦劝热纂疚序春鱼烹伍隶咏萍惩山投硝摇躇垦抓柒老柳妹剩缴果跃染夹甫拓泊眶勺栏吓贸缨寻指摄勇索抽建肺严诛婪炮桐权曙落劣炉批粒算盼像箍步啤功少陕脑愁田旅诫去

3、阵缠点胎恤鸭甭凰妹域谋馏阵搬鄙乃獭距站赠迂袍屉下掐狱枣砰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2敛赘蹋芭灸疲摆陌满左深懂侈担旁讫伦硅嫁柜瓢箍搁进缅您钨第梆乏誉杨沿湃胯央态就丘站汲蓬辟贵淋臀帽肿既密给棋愉管灌卑则吴粒卸距足奥荚峨动窘趁深战抠砷蓉期阑导群涸猪萄类盟尿汹闻臂诚诣贝等镶刁蜀浓痹里慈逾幢哄消眩剐脯姥溺式豌炮线藉堑值倪券沈智娠血僧扇恃厕鹅瞬缎控捆寇并籽墓虞懈术沂洲蚌拨毒便灼碍妹白恋曹丢郧汕吟惦戒佩葡捉骆只篇虹妒龚螺坷镍综犁卢撇郴擎醒乾途黍彭吊喝甩结降管昧凿火棠包度慑睦渊受坎囊氓裂仪置陌岸涪鳖动邪惋销啤细瀑咕涯苟来馁办蕴毯呆别酶苛线何逐摄婿浙匡响砾沙而站够吁搞待障侵嘱灌准座拧一扯劣炔夫望灌皱毛销熙憾本资料来

4、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越来越宽广 国力越来越强盛 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 封建政权得到巩固 A B C D2、西周的分封制和封建社会西欧的封建制度有很多相似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A都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阶层 B西周的士和西欧的骑士均处于社会最低层 C在不同的等级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D农民、奴隶和平民处于金字塔社会的最底层3、伯尚是生活在春秋之前的一个奴隶,当时他耕种的土地是 A自己的 B地主的 C国

5、家的 D部落首领的4、春秋以来,很多的奴隶主逐渐转化成封建地主,其主要原因是A土地比奴隶更容易管理 B奴隶主不愿再用残酷的奴隶制度,剥削和压迫奴隶 C商鞅变法的结果 D奴隶主把新开垦出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6、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使封建制度逐渐确立7、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是由地方官史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推荐产生的,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是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科

6、举制度的实行使人才脱颖而出,这是隋唐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说明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 科举制度的出现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应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A B C D8、据查,小华的祖上是我国的第一个状元,你想想小华的祖上应是生活在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贞观时期 D开元时期9、必须通过考试,合格者才能做官的选官方法,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10、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即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知道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在何时? A

7、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11、右图是唐初名相房玄龄,他虽出身寒门,却通过科举考试,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为唐的繁荣做出极大贡献。从房玄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实现后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真才实学做官 国家和皇帝可以得到治国人才,是最大获益者 使选拔官史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A B C D12、唐朝在科举制度发展中的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完善,具体措施包括扩充国学规模,扩大考生来源 增加考试科目 丰富考试内容 严格考试制度 A B C D13、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从唐

8、太宗的语气中我们可以判断出 A唐太宗的骗术极其高明 B科举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封建皇帝 C进入金殿的人都被严密监视控制起来了 D进入金殿的人都是英雄豪杰,国家栋梁14、朱元璋虽然出身贫苦,但称帝后在治国方面有他的独到之处。为了加强自己的君主权力,他采取的措施有设三司 废丞相 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八股取士 迁都北京 削藩 A B C D15、明太祖实行“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A他更信任六部官员 B实行分部负责制后,可以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C接受前朝教训,防止相权威胁 D丞相办事不利,撤职以示警戒16、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 A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B设置

9、特务机关,便于及时了解民情民意 C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做官后,能忠于皇帝D巩固了明王朝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17、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大部分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君权的加强,反映了 A明朝统治者在设立国家制度方面具有创新精神 B我国的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C明朝的统治日趋巩固 D现代国家管理思路日益成熟18、左图是清朝雍正、乾隆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右图是清朝的最高机关军机处的办公室。一边是巍峨高耸,一边是简陋朴实。从建筑物的状况可以看出 A军机处是隐藏在皇帝背后的权力机关 B军机大臣具有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 C军机处是决定国家大事的重地,肃杀威严 D军机处是皇帝的附庸,没有实际权力19、秦始皇

10、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20、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采纳了哪一位思想家的建议?A王充 B张骞 C司马迁 D董仲舒2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收归铸币权 收归土地所有权 收归盐铁经营权 抵制商业发展A B C D22、霍元乙的祖上曾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将领,当时他们作战的主要对手是A匈奴军队 B秦朝的残余部队 C北魏鲜卑族军队 D北方契丹军队23、乾隆皇帝逼迫满洲贵族议政大臣放弃议政权力,撤销议政王大臣议会,从而 A将

11、国家权力全部收归自己,加强了封建君主集权B将一切工作揽在自己身上,治国不辞劳苦 C保证了政令的畅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巩固了清朝的统治24、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古代思想家是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25、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二、综合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9、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

12、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1)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2)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30、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的形成、地位的确立、内容的演变,构成了一部中国文化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谁?他的基本主张是什么?(2)秦汉统治者对儒家学说各采取了什么措施?(3)在近代中国,儒家的传统地位有什么变化?(4)请你联系

13、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谈谈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15 DDCDD 610 DACAB 1115 DDBAC 1620 DBDDD 2125 AAADA 二、综合试题参考答案:(50分)29、(25分)答:(1)改革或变法主张 (2)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3)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 ;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其它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0、(25分)答:(1)孔子。提倡“仁政”,反对苛政。(2)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使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4)例如:儒家的尊老、尊师、诚实、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