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作业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608852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作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说》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说》作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说》作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作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作业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马 说作业设计作业导航1.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2.注意“食”“策”“之”“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3.了解“说”这种文体。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1.C() )A.祇(zh)辱于奴隶人之手B.骈(pin)死于槽枥之间C.食(sh)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1)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之不能尽其才( )(2)执策而临之( ) 策之不以其道( )(3)其真无马也( ) 其真不知马也( )2.(1)吃/通“饲”,喂(2)马鞭子/用鞭子打(3)表反问/表感叹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D3.D

2、4.B 5.D )A.食之不能尽其材B.才美不外见C.其真无马邪D.安求其能千里也4.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执策而临之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D.骈死于槽枥之间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D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C.马说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喂马人”的

3、无知。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阅读下文,完成610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6.统领全篇,在全文论述中起中心论点的作用7.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_”的命运。7.“辱于奴

4、隶人不以千里称”8.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相关句子回答)8.“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9.由本文内容引申开去,简要谈谈你对“人尽其才”的看法。10.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B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B.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C.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二、提升部分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

5、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注:卬n:高举着头。踬zh仆:跌倒。病:疲惫。艾y:停止,悔改。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辄持取( ) 人或怜之( )苟能行( ) 又持取如故( )又不艾( ) 亦以病矣( )12.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A.以厚其室 B.为去其负C.日思高其位 D.大其禄14.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试一试1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