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60565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国大典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开国大典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国大典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国大典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红旗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理解“瞻仰、欢呼、排山倒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欢跃”等词。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典礼主体部分,重点解读第七自然段。3、感受毛泽东

2、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悟典礼主体部分中描写群众反应的重点语句。教学难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红旗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1、谈话,引入课题。2、板书课题,解读课题。3、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读了题目,我们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大概。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么知道的?2、引导学生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正音。3、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三、抓住“一齐”,品读“典礼” 1、品读“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指名读,指导朗读。

3、让学生说说从“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齐读第五自然段。2、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指名读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引导学生说说声音都传到了哪?你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教师范读,故意把后一句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读成“它”,把“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读成“全国各地”,引导学生区别表达效果。 3、品读“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指名读引导学生用“一齐一齐”这样的句式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的场面。理解“瞻仰”一词。 理解“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品读“站”4、对比感悟描写群众掌声的句子。出示句子: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观礼台同时响起一阵掌声。比较句子的不同,说说自己的体会。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总结2、布置作业:抄写、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