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渡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581067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渡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流渡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流渡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流渡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流渡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渡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渡中学开学工作汇报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渡中学汇报材料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9+3”相关工作指示下,根据县委县政府“1+9”文件的精神,我校在正安县教科局和流渡镇党政领导之下,齐心合力共谋发展,开创了流渡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下面将我校工作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一 学校简介流渡中学占地面积24530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1062人,生均占地面积23.1平米,生均建筑面积7.67平米。学校现有教职工77人(含11位临聘工勤人员),其中有专任教师61人,全部达到合格学历,另有图书管理兼打印员1人,保安1人,宿管1人,门卫2人,食堂工人7人。学校有图书室和阅览室各一间,有图书25000册,生均图

2、书达到23.5册。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及配套准备室各一间,有国家配发的标准实验器材及学校新添置的相关实验物品。有多媒体教室2间,有信息课教室2间,有正在修建的教师周转房36套(和中心小学共用)。有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6个,环形跑道250米,门卫室2间,厕所2间,学生宿舍近500个床位,学生食堂和餐厅各1间。学校自2003年改扩建到现在,校园绿化已初见成效。我校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功意识,竞争意识,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净化校园风气,浓化学习氛围。二 办学思想多年来,我们学校坚持“一切为学生 为学生的一切 为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以社

3、会称道为办学追求,以德高品优、真才实学、身心俱健为育人目标,关注学生的成绩,着眼于学生的成功,立足于学生的成人。1.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管理理念: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 3.学校校训:文明守纪 求是创新。4.学校精神:乐于奉献 善与协作 敢于竞争 勇于超越。5.校 风:朴实中创新 和谐中争先。6.教 风:教书育人 团结协作 治学严谨 勇于创新。7.学 风:文明守纪 勤奋好学 积极进取 努力成才。三 制度建设我校一贯注重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月考核制度”、“学期综合考核方案”、“教学质量奖惩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学校评

4、优评先制度”、“职称竞评竞聘制度”、“先进班级评比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教学教研、德育安全、后勤保障、食堂宿管等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实施到位。四 依法规范办学 近几年,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本管理。按照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原则,严格规范办学。1. 德育工作我校认真贯彻“德育先行、教学中心、后勤保障”这个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德育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德育环境。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一) 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方向更明确,措施更有力,效果更明显。(二) 选拔一批责任心

5、强、工作能力高的优秀教师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并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三) 通过课堂、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报告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宣传载体,不断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和法制等教育,让学生先成人。2. 教学工作严格按照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制订了备课教案、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差生辅导、继续学习和教研教改等常规制度,不断增强教师的规范意识和职业素养,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例行检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作业进行督促,并形成书面评议意见,及时反馈,

6、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这几年,我校不断加大教学管理力度,狠抓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 成立学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教学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和改进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二) 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三)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支持校本教研和各种级别各种门类的课题研究,加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四) 加大教学常规检查力度,坚持常规检查和绩效考核挂钩,有效地促进教师及时地转变工作态度和改进教学方法。(五) 加强差生转化工作力度,重视教育公平和学生的均衡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7、。有具体的教学质量奖评比方案,每期期末考试单设教学质量奖,兑现现金,。同时把教学质量奖一等奖作为评优评先的入围的必要条件(非统考科目以教学过程等为主,即综合考核为一等奖)。在本期绩效工资综合奖评定中,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是最重要的权重。3.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无小事,学校对之警钟长鸣,每会必谈,人人抓、时时抓、事事抓。从学校管理、宿舍管理、食堂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洪防溺、防电防火、防学生纠纷、防疾病传染等角度,均高度重视,排查隐患及时,措施得力,所以学校多年以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4.体育卫生工作 以全民健身为前导,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坚持两操,坚持两年一度的大型

8、体育赛事,努力做好学生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咨询,进一步规范体育课教学,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健康教育,健全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处置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学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5. 后勤服务工作 学校不断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后勤工作的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建立高效、节约、安全的后勤管理体系,稳妥推进后勤服务,完善校园生活服务功能,健全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落实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学校在收费、贫困住校生生活补助和学生营养餐工作上,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程序、票据等清楚明白

9、,资料齐全,安全上有保证。学校每天均有兼周领导和值周老师认真组织学生营养餐就餐秩序。 6.“9+3”工作(1).控辍保学:学校采取班主任牵头,科任老师协助、领导挂班督促的模式,采取进村入户跟进追踪的措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通过提高认识,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措施保学、教改控辍,兴趣导学、情感控辍,以情劝学、扶贫控辍,我校本学期八年级应到学生367人,实到375人,其中转进的有17人,转出的有7人;九年级应到学生392人,实到387人,其中转进的有13人,转出的有8人,休学的有2人。把辍学率控制在2.5%,在规定指标3%以内。(2).中职招生: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学年初就以多种形式进行中职

10、招生宣传,但春招还是不满意;于是中考以后,学校动员老师多次进入学生家庭和电话联系,又配合政府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终于完成了任务。2013年我校共有145人就读中职,其中县内33人,县外省内36人,省外76人。 (3).普高升学: 我校每年均积极组织毕业班工作,通过毕业班工作推进会和毕业班经验交流会,加大毕业班教育教学力度。今年,我校有人上重点高中线。现有69人就读于遵义市四中、航中、一中等学校;有123人就读于正安一中、正安二中、正安六中和建国中学。 综合我校就读高中阶段的学生数337人,达85.53%,虽勉强完成任务,但我们知道完成得不够好,还需要努力。 7.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我校由于历

11、史遗留的两个校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致使校园不能有效封闭,给校园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利因素。但我校并没有推诿和等待。首先是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积极联络和配合党委政府,着手解决矛盾和难题。此前不久,学校就校门口摊点这个老大难问题报告政府,召开了有党政领导和各相关职能部门、校门口摊点户等参加的座谈会,一举解决了这一难题,使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其次是我校注重围墙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给校园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教学氛围。第三是环境卫生。我校坚持每天一小扫,三天一大扫,随时保洁,并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现在的校园,干净整洁,窗明几净。五、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

12、全校教职工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工作能动性有待提高,新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需进一步转变;同时,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尚不能完全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县城学校的招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学校的师资基础。2、学校硬件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没有办公楼和综合型教室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近年来校园周边正处于建设中,校园不能有效封闭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不利因素;学校微机室设施设备10年来已经过反复的维修,实在老化,学校无力改善。3、学校教学区和食堂相隔较远,道路曲折陡峭,学生就餐占用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管理,且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雨天。学校还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出台统一的食堂工人管理办法,减轻学校管理难度。4、作为农村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关心和管理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控辍保学”工作上。学校在控制辍学率上,花去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希望政府号召,全社会参与管理留守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