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刑架下的报告教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461684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绞刑架下的报告教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门三中 初一 年级 语文 (下) 教学案 使用者 时间 课题_ _绞刑架下的报告_主备教师胡曼莉参与教师蒋雅辉 何丽 王芳 向莉 薛玉清 刘博 王莹莹 李新斌 李翠萍 审核人蒋雅辉课 时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文学知识报告文学的特点,积累文中的字词。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备1、 依据预习案,阅读教材,初步感知课文,熟记重点词语,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2、 完成预习自测题。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课文的内容,理解和体会作者乐观的

2、精神和人生态度。3、 限时20分钟导 学 过 程导学设计补充完善第一课时【预习案】一、 【预习检查】(5)分钟【课前预习要求】1、 据预习案,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整理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勾划要点。2、 在20分钟内完成课前预习案。3、 认真审题,规范作答,保证完成质量。二、 【预习自测】( 8 )分钟三、 预习任务:认真读两遍课文,在课本中画出重点字词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并标清自然段。四、 预习自测: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舔(tin):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恪守(k):谨慎而恭敬地遵守。一绺(li):头发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濒临(bn):临近。鼾睡(hn):熟睡而打呼

3、噜。敞开(chng):打开,大开。无济于事(j):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2、踹开 湍急 怀揣 搀扶谗言 嘴馋 幼稚 雉堞堆积 包裹 衷心蹲下 遵守 尊敬 叛乱挑衅 恪守 联络【探究案】一、【导入】(2 )分钟(略)二、【自主学习】(15)分钟一、自主学习:1、认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用第一人称写法,写“我”集会被捕,受尽严刑拷打,直至牺牲前的事情。2、读完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举例来说。主要从人物的对话及敌人殴打的场面进行赏析理解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我”被捕后遭受了几次毒打?分别在文中哪些地方?面对这些作者是怎样的表现?明确: “我”遭到五次(大阶段)残酷的连

4、续拷打折磨。具体在文章中的地方,比较明显,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说明。一是客观平静陈述拷打,极少展示痛楚细节;二是写到心理痛楚只一句话,几乎只一个词,用笔节制,显得轻松;三是多次地安静计算拷打的次数,冷静计算时间钟点;四是每次遭打都插入人们宁静平和生活的联想。突出反映了其非凡的意志力;反映了其十分明了所投身事业的意义,有一种受难、献身的从容感、自豪感。2、 敌人说:“你没有心。”伏契克回答:“我有心的。”怎样理解这两话的含义。明确:英雄对死亡并非没有感觉,并不是对一切没有感情,正因为他对同胞有太深的情感,才这样义无反顾地去牺牲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并不是没有痛苦,只不过不是一般的肌肤之痛,而是

5、为人民受难而感到深沉的痛苦。在这一点上,他和纳粹的感觉构成了反差。当护士问他什么地方痛时,他的感觉是:这时我感觉到我的全部疼痛是在心上。但是,纳粹分子说:你没有心。作为一个被折磨得昏昏沉沉、几乎失去感觉的人,这时却十分清醒起来:“呵,我有心的。”我说。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而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自豪。这是文章的点题之句。虽然在肉体上被折磨,生命危在旦夕,但是,精神上却拥有优势,一个感觉不到痛苦的人,居然却感到了自豪。英雄不是一个没有感觉的人,而是一个有感觉,有感情,有思想,有信念,有意志的人,在遭受生死考验的时候,不但能够抒情,而还把他的幽默和冷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训练案】当堂

6、检测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瘸腿。亦指导瘸腿的人。( )2、对事情毫无补益。 ( )3、各种物品器具。多指日常生活用品。( )4、接近;靠近。( )5、旧时称打扫街道的清洁工。( )第二课时 【预习案】一、预习自测:(2)分钟 选词填空。1、班长几次想与数学老师交换一下意见,可数学老师没有_反应_(反应 反映)。2、你们常夸她有能耐,今天怎么说她办事_不力_(不利 不力)。3、他太_武断_了,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果断 武断)【探究案】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20)分钟1、怎样理解主人公对死亡的期盼?并不是他不热爱生活,不热爱生命。相反,却处处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可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

7、会放弃信仰,出卖灵魂的。与其苟且偷生不如牺牲获得彻底的解脱。2、如何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明确:前后呼应。这是一种反衬,正是为了在“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这样美好而宜人的夜晚,同胞们能够和平地生活,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温润,英雄慷慨赴义,死而无憾。3、试从语言方面将本文与狱中书简做比较,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明确:狱中书简一文中有关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卢森堡的文章,满了丰富的形容和渲染,可以说是文采风流,激情洋溢,夸张铺饰,哪怕是非常不起眼的植物或者动物的生命现象,都要赞叹一番,激动一番,形容词语纷至沓来,滔滔不绝;描写细腻,语言生动,以情景动人。但伏契克始终行文简洁,干脆利落(除了个别例外),给

8、人以拒绝形容的感觉。这就不仅仅是文风的表现,而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强调。那就是面对死亡和严刑,毫不在乎;即使躯体残损,在死亡的边缘之时,也是无动于衷,宁静致远。可见:绞刑架下的报告一文则叙事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语言冷峻而不乏幽默,以形象感人。 三、【拓展提升】( 8 )分钟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深刻感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绞刑架下的报告作为经典作品流传?言之成理即可【训练案】一、【当堂检测】( 10 )分钟阅读理解二、【课堂总结】( 5 )分钟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情况 三、【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如果你遭受挫折,是否还能满怀希望坚守信仰?如果你失去自由,是否还能拥有乐观豁达的心境?如果你的前途困难重重,

9、是否还能坚持不懈的拼搏?请以人要有点_精神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1、组织学习“学习目标”。2、小组长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交流掌握情况。3、【预习自测】组长组织在组内检查完成字词。第二组展示,第三组点评。4、【自主学习】:自由阅读8分钟,组长组内交流。第三组展示第1题,第四组组点评。5、第五组展示第2题,第六组点评。6、【合作探究】:组长组织朗读。7、组内讨论交流。第六组展示第1题,第七组点评。8、第七组展示第2题,第八组点评。当堂检测9、第一、二组展示,10、【预习自测】组长组织在组内检查完成字词。第一组展示。11、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组内讨论交流;第三、四、六组按题序展示,其它小组随机质疑补充。12、【拓展提升】各小组组内讨论交流。第一组第二组展示第 第三组第四组点评。1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巡视结果,请部分学生展示结果,其它学生质疑补充14、课后作业教师视教学情况布置、检查。板 书 设 计课 后 反 思审 查意 见 签 字: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