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44818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课学会看病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体会母亲独特的爱子方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学完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对儿子写的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爱。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面对生病的儿子,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

2、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二)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出示自学要求。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准读通。2、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生自主学习。(三)回报交流成果。1、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略)2、理解词语:根据学生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同学互相帮助理解,教师给予指导。(可能理解的词语主要有:打蔫、怔住、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拖沓、聊胜于无等)。三、精读课文,体会母亲的情感变化(一)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母亲语

3、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母亲情感有什么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二)学生自主学习。(三)集体交流汇报。 1、母亲做出决定。 (1)“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突然怔住”及作者下文所说的话,说明作者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的能力。) (2)“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从上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2、母亲犹豫。“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

4、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听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的话,母亲的心立刻软了,接着她对儿子说的话,能让我们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爱,她的内心是矛盾的,她的决心有些动摇。)3、母亲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儿子摇摇晃晃地走出门的那一刻,母亲很后悔自己让孩子独立看病,从“就是也该”能体会出母亲的自责,而“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更能突出母亲反思后对自己的责怪。)4、母亲

5、担心。“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母亲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涩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母亲的爱子深情。)5、母亲自责。“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母亲开始谴责自己的做法,因为母亲是在担心、后悔、自责中等待,从她的自责中,足见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6、母亲的勇气又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母亲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6、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磨炼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四)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指的是母亲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引申开来指的是面对生活中种种困难的应对办法,即生存的能力,这样做是父母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四、总结升华,赞美母爱1、课文细致地描写了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2、“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不一样的。请用诗歌、歌曲等形式赞美自己的母亲吧!板书设计:20 学会看病做出决定 犹豫不决 心软后悔 自责担心 勇气回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