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383449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要清晰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是观察()A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时的状态B染色体开始出现时的状态C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的状态D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时的状态解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的状态为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因为此时染色体螺旋程度最高,染色体最短最粗,形态固定,容易观察。答案:C2春天植物产生幼叶时要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其细胞分裂的方式和DNA复制的情况是()A无丝分裂,DNA不复制B无丝分裂,DNA在细胞核中复制C有

2、丝分裂,DNA在细胞核中复制D有丝分裂,DNA在细胞核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的都复制解析:幼叶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进行分裂时的方式是有丝分裂;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DNA和细胞质中的DNA都要复制,只不过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后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细胞质中的DNA随叶绿体和线粒体随机分配。答案:D3某同学观察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发现从细胞的两极逐渐发出纺锤丝,纵行排列于细胞中央,形成纺锤体,而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可推测他观察的是()A植物细胞分裂前期B植物细胞分裂中期C动物细胞分裂前期 D动物细胞分裂中期解析:

3、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则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纺锤体形成,出现染色体并且散乱地分布在细胞的中央,这是细胞分裂前期的特点。答案:A4在人体内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形态发生改变B细胞器数量的改变C细胞内信使RNA的种类、数量不同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解析:细胞的正常分化可以形成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细胞器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细胞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反映在合成的蛋白质有所不同,因而细胞内信使RNA的种类、数量不同。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不是正常的分化,可能发生了癌变,也可能是基因突变。答案:D5下列哪组结构在高等生物

4、同一个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被发现()A染色体和染色质 B细胞板和中心体C星射线和中心体 D纺锤丝和星射线解析:染色体只出现在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染色质则出现在分裂间期;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结构,而中心体只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存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纺锤丝是从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的丝状物,组成纺锤体;星射线是移动到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的,组成纺锤体。因此高等生物同一个细胞周期同一时期被发现的只可能是星射线和中心体。答案:C6右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B曲线b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

5、丝点间的距离C曲线c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D曲线d代表染色体纺锤丝的长度解析: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过程,许多结构都在运动中,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化之中,如染色体的位置先是散乱排列,然后是集中排列在赤道板位置,随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细胞两极移动。所以染色体与细胞两极之间的距离曲线开始时没有规律,到了中期位置相对固定,该距离出现一段稳定期,继而染色体向两极移动,距离赤道板越来越远,而距离细胞两极则越来越近,可见,曲线d是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在分裂前期和中期,姐妹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它们之间的距离是0;当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独立时,此距离开始上升,曲线c代表这一距离;曲线a表示

6、在分裂前期距离逐渐加大,之后几乎不变,直到分裂结束,这应该是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曲线b表示的距离在分裂前期逐渐加大,中期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逐渐缩短,这应该是纺锤丝的长度。答案:A7对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B未脱离植株幼叶,在适当的情况下能表现出全能性C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由于细胞内基因发生变化,导致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D脱离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解析:从理论上讲,生物体正常体细胞都是从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含有发育成本物种一个完整个体所需要的全套基因,因此,可以说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即使经过减数分裂的有性生殖细

7、胞也一样。但细胞全能性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条件:脱离母体,充足的营养,适宜的外部条件及相应激素等。因此并不是脱离了植物的芽就一定表现出全能性。未脱离母体也不能表现出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不能表现出来,不是因为基因发生变化,而主要是没有脱离母体或条件限制。答案:A8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的表现B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原癌基因C原癌基因遇到致癌因子就会被激活,使人和动物致癌D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有无限增殖能力解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果。再者即使原癌基因被激活

8、,这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很快的杀灭癌细胞,不致患病。因此,生活中的致癌因子很多,但是癌症发生的频率并不是很高。答案:C9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解析:癌细胞中有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也有,说明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控制这种酶合成的基因。但体细胞随细胞分裂染色体的端粒变短,不能无限增殖,说明在体细胞中,控制这种酶合成的基因没有

9、表达。也就是说细胞之所以出现分化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D10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多种酶和其他的蛋白质B在间期,线粒体要为蛋白质的合成、DNA解旋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壁的合成解析:对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来说,间期的变化与动物细胞的是一样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和线粒体。前期对于动物细胞来说,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答案:C1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

10、10 m100 m之间,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B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是足够大的C体积与相对表面积、体积与物质运输的速率均成正比D体积太大,会制约物质迅速而有效的转运和交换解析:细胞趋向于小的原因是体积增大会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细胞核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细胞要趋向于小。答案:D12.如右图是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假设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大多开始于夜晚2200,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取材的最佳时间是()A夜晚22:00至0:18之间B次日8:24至10:42之间C次日10:42至13:00之间D次日0:18至10:42之间解析:分裂

11、间期是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主要是观察分裂期各期的图像。结合图和文字中的信息计算得:分裂期大约从次日824开始至1042之间。答案:B13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可能来自于d图所示细胞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特点及图像辨析。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因为细胞中形成了细胞板且重新出现了核膜和染色质;b图为无丝分裂,而人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进行分裂;c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像,而d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

12、,所以c可能来自于d;d图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有8条染色单体。答案:C14若把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与前期的细胞相比较,则后期的细胞中()ADNA含量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C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解析: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只是分开,并未加倍。答案:B15以下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B衰老的细胞没有基因表达过程C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

13、诱发细胞癌变D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解析:无丝分裂的过程中没有纺锤体的出现,故A错误;衰老的细胞中也有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也有基因表达的过程,故B错误;细胞坏死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对人体无益,故D错误。答案:C16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细胞分裂后期或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都相同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解析:染色体是在分裂前期才出现的,是由染色质螺旋缠绕,缩短变粗

14、而成,且到了分裂后期染色体又会逐渐解旋为染色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增加出现在后期,是由于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的,此时染色单体数目为零。DNA数在有染色单体时等于染色单体数,不存在染色单体时则等于染色体数,因此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答案:C17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19.3 h21.3 h活动旺盛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0 h2 hD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

15、19.3 h21.3 h解析:DNA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间期,因为此时DNA正在合成。答案:A18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因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水解)而荣获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遗传信息缺失可能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原因之一B如能激活癌细胞nuc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C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具体表现D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的数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解析:由于细胞中nu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水解,使遗传信息缺失,可能导致细胞编程性死亡;如能激活癌细胞nuc1基因,使其编码蛋白质,会使癌细胞内的DNA水解,可以使癌细胞死亡;尾部细胞中的溶酶体将自身水解,是一种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现象;生物发育过程中,如青少年时期,细胞产生的数量大于死亡的数量。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