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武艳明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35353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武艳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武艳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武艳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武艳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武艳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武艳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武艳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我国公安部规定:小汽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倒车 B车速太慢 C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体积相同有水,把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在三个杯子中,且浸没在水中,那么水面最高的是(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C、放铝块的杯子 D、三个杯子水面一样高32002年10月27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太空。在卫星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天空的过程中( )A卫星的势能不断减少,动

2、能不断增大 B卫星的势能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减少C卫星的势能和动能不断增大 D卫星的势能和动能不断减少4.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刀、斧、剪的刃都磨得很薄B.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的一端被子削得很尖C.把书包带做得宽些D.用细线切割湿、软的香皂5.将一铁块第一次浸没于水中,第二次浸没于煤油中,比较铁块在两种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 )A. 铁块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大B. 铁块浸没于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大C. 两次铁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 无法比较两次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6、图1所示的都属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17、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

3、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既受踢力,也受重力 D、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8、例子:(1)机器的轴和轴之间经常要加润滑油,(2)在皮带传动装置中要张紧皮带,(3)鞋子的底部和轮胎表面有凸凹的花纹(4)冬季冰雪封路时,护路工常在路面撒些沙子,以上例子中,属于利用摩擦力的一组是( )A、(1)(2) B、(2)(4) C、(2)(3)(4) D、(3)(4)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10、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

4、于平衡力的是( )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11、如图所示,每个钩码质量相等,轻杠杆处于平状态,若在两边钩码下各再挂上一个相同的钩码,时 ( ) A、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B、杠杆右端下降C、杠杆左端下降 D、杠杆右端上升 12在图中,甲、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如图丙:大轮重10N,小轮重5N,连杆重1N。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提起同样重的物体(G=500N),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绳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129N F2=133N BF1=129N F2

5、=129NCF1=133N F2=133N DF1=133N F2=129N13.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B.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 C.内能可以通过做功转变为机械能 D.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1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力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由“长征”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送上太空。飞

6、船在脱离火箭之前,相对于_是静止的。飞船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与大气层发生剧烈_,机械能转变为内能,使舱体外表变成一团火球。2.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96牛的物体(绳重与摩擦不计),所用的拉力为60牛,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3你煮过汤圆吗?生汤圆刚放进锅里的水中,由于汤圆的重力比它受到的浮力 _ ,所以是沉在水底。汤圆煮熟后,汤圆的 _ 变大,当浮力_ 重力时汤圆就会上浮。最后,煮熟的汤圆都飘浮在水面上,此时汤圆受到的浮力 重力。4. 在圆筒的不同高度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个小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2所示。这表明水对容器的_有压强,而且压强随_的增加而增大。5、人站在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向前开

7、动时,人就会倒向 ,这是因为开动之前,人和车处于 _ ,当车突然开 图2动时,由于脚和车厢底面间的 作用,脚底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可是人上身由于还要保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倾向 。6、为了既节省 _ _ ,又能改变 _ ,可以_ 和 _ _ 组成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轮组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_ 。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N (动滑轮自重不计)。7、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水的体积是_.8从2004年5月1日开始,新的交通法正式实施,司机和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必

8、须系好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在紧急_时,人由于 而造成意外的伤害安全带通常较宽,其目的是 同时,高级轿车上还装有安全气囊,内部贮有硝酸铵迅速分解,产生大量一氧化氮和另一种氧化物,充满气袋,填补在司机和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如图3所示),防止司机受伤9.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右图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_千米。10、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oC),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 ,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 。(填写“变小”“变大”或“不变”)初温为20摄氏度质量为1

9、Kg的水吸收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1、(1).物体A重15牛,用力的示意图画出A受到的重力。(2).在图B中画出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A B(3)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C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图C 四、实验题(共23分)1.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2

10、)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3)按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填“偏大”、“偏小”), (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g/cm3)34.116.8剩余油和烧杯的总质量2.(7分)小皓同学用400牛竖直向上

11、的力去质量为50千克、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_。接着小皓同学改用100牛水平向右的力去这物体,物体以0.5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方向为_,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下列表格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实验次数水的深度(厘米)橡皮膜方向水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厘米)14朝上3.224朝侧面3.234朝下3.2410朝下9.2(1)实验次数1、2、3说明了:_;(2)如果他把金属盒放入盐水中深10厘米处时,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将比 9.2厘米要_;(3)在同一次实验中 ,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应等于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

12、差,但仔细观察,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略_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3、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用的滑轮每个重06N,每个钩码重2N,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25N。现挂3个钩码:(1)要完成此实验最少需_个定滑轮,_个动滑轮。(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装置图。(3)绳子自由端的拉力至少为_N。(4)在实验中_拉动绳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钩码升高10cm,则有用功为_J,总功为_J,机械效率为_。(5)在实验中若被提升的物体重力一定,则适当_(填“增加”或“减小”)动滑轮个数,就越省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_。五、计算题1.质量为180kg的小轿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求:(1)小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取g=10N/kg)(2)该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用了10min。如果小轿车的功率为60kw,那么它的速度和牵引力各是多大?(6分) 2、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