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唱脸谱.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330786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案-唱脸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音乐教案-唱脸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音乐教案-唱脸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音乐教案-唱脸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音乐教案-唱脸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教案-唱脸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案-唱脸谱.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教案唱脸谱音乐教案唱脸谱课例唱脸谱课题概述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交融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构造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构造的完好;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大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美地完毕。歌词的第一局部借助一位女

2、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妙印象。歌词的第二局部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课例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装方式。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交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教学重点: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教学过程:一、赏析与导入

3、看脸谱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场上课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1、脸谱的产生;2、脸谱的颜色 ;3、脸谱的款式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新授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歌曲范唱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2、学生自由谈学唱新歌1、学生先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老师指挥一起唱。2、难点打破,前半拍休止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三、考虑与创作画脸谱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考虑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1、学生在音

4、乐声中分组画脸谱。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四、反响与小结演脸谱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老师伴奏。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五、完毕课业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教学拓展我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优化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教法设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

5、,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持教之功贵在得法”。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了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我自己上网搜集了许多关于脸谱的知识,用课件的形式显现给学生,让学生去看、去想,产生一种直接感受,这就是体验,它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时对其原貌的亲身感受。情感是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正确载体,在欣赏和学唱歌曲中,我用自己的指挥来引导学生赏析、演唱,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比起传统的教学生认识音符、掌握时值要快的多。二、学法指导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现代教育研究也说明: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可缩短学习时间,进步学习效率。音乐教学

6、注重的是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为学生素质的全面进步打根底。因此,我将常用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才能,让他们认识脸谱,理解京剧,并区分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我在这节课中采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不是看学生这首歌唱到什么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响,参与态度和程度等,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京剧产生了兴趣,是否对脸谱产生了兴趣,是否拿着自制的脸谱兴高采烈地边演唱歌曲边手舞足蹈,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乐中陶情,情中激

7、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进步,我想,这也是每一个音乐老师追求的最高境界,资料库一、 理论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根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也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情感体验之重要。体验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或理论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它往往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实现创造创造的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正确载体。二、教学素材一有关脸谱:脸谱是塑造人物的特殊手段,在京剧中是其它角色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8、,是戏曲演员面部化装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的面具逐渐演变而来。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它特点。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代表粗暴、耿直,如“张飞”;白色代表奸邪,如“曹操”。各有特定的脸谱,观众一看脸谱,即知其为何人, 脸谱是学习花脸行当里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其中勾脸也是一功,要用画笔蘸色,对镜勾勒,首先勾画眉,次勾画眼窝、鼻窝、嘴角脸膛全部,然后勾画脸纹。 在脸谱中还有一种化装方法,叫揉脸,将选择的油彩放在手中,揉搓均匀,在脸上拍均匀后,再用笔在管理权限部位,进展勾画,像四杰村的余千、野猪林的卖刀人、包公戏中的赵虎都是这样画法

9、。脸谱中,又分多种谱式画法,象三块瓦、元宝脸、整脸、碎脸、老脸、破脸、油白脸、粉白脸、六分脸、歪脸、象形脸、妖魔鬼怪脸等等。二脸谱的化装技巧脸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勾脸也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象书法和绘画一样,用笔要准确有力,渲染需浓淡有致,勾勒那么惜墨如金,这样才能画得生动有神,惹人喜欢。勾脸不能按谱照搬,要根据自己的脸型、表演特色和所演剧目,把脸谱勾活,才能生动地表达出剧中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著名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先生有“活曹操”的美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出色表演,他创造的曹操脸谱也起了很大作用。据解剖学家的研究分析p ,他勾的曹操脸谱脑门部位的线条纹理,恰好与面部神经相应,因此表演时极大地有助于演员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使脸谱与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丰富经历的艺术家,可以利用勾脸来弥补脸型的缺乏,以改变脸型与面部解剖的关系。脸型窄小,个子不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脸谱进展加工与再创造,花脸演员们常说的“勾脸能变形”就是这个意思。勾画脸谱要经过以下程序:1、净脸垫底;2、定位和揉眼、鼻窝;3、勾白粉底;4、填膛画黑眼窝、勾黑线;5、勾红色通天柱;6、脸谱勾成。脸谱是花脸表演的重要局部。脸谱是人物内心的外化,是人物内心的表达,脸谱不是死的面具,他是人物外部特征和内心情感最具代表的表现形式。可见脸谱在京剧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