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史读后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31632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货币史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货币史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货币史读后感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是货币理论实证研究之巅峰杰作,是货币主义学派之核心文献,是弗里德曼诺贝尔奖之主要成就。该书1963年由普林斯顿大学首次出版发行,成为学术界一件大事。自问世之日起,美国货币史旋即成为所有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研究者之必读经典,亦是货币经济学领域引用率最高之学术著作。此前也听说过美国货币史不好啃,毕竟时间跨度很长有百年之久。但既然作为一部经典传世巨著,又是一本不得不读的经济学专业著作,理所当然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让我有机会一探的它庐山真面目。美国货币史洋洋大观,其主旨,以金融研究界的共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货币很重要”:货币是一个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

2、独立而可控的力量。在经济史上,可能很难找到比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更好的案例来分析和印证“货币很重要”这个观点了。如果说此前的经济周期基本上是从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活动扩散到金融市场的话,那么,2008年的次贷危机可以说是第一次全球意义上从货币金融市场的动荡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新的经济周期,货币金融因素成为经济波动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主导这场全球金融海啸的,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制造出来的、被高杠杆扩散到全球的“有毒资产”,是华尔街自己制造出来的“货币魔鬼”。货币从这个层面再次证明了它自身的重要性。在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美国一些金融界人士一度认为,美国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在金融危机

3、中,以研究大萧条著称的伯南克教授,正好担任美联储的主席,这使得此前只能代表伯南克研究水准的关于大萧条的专业成果,能够迅速成为美联储的力度很大的具体政策举措。如果从通常的教科书意义上,伯南克及其领导下的美联储在危机中采用了种种政策措施,在传统的中央银行学中多数是“非典型的货币政策”,但是其基本思路来自伯南克对于大萧条的研究。而在对于大萧条的种种深刻的研究中,弗里德曼及其美国货币史都是其中的权威著作,说伯南克的研究和当前的政策深受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很夸张的说法,读者可以从本书的分析脉络中找到当前美联储和全球央行救市政策的理论上的蛛丝马迹。这样,在种种机缘之下,弗里德曼的美国货币史

4、本来是一本有点晦涩的、专业的经济金融专业著作,现在因为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海啸的关系,竟然更像是一本专业著作中的畅销书了: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投资者,都可以从中寻找理解当前金融危机走向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的启迪。美国货币史就像一个灵感之源和智慧引爆器,激发一代又一代经济学者去重新考察“大萧条”。我们可以说,迄今为止对大萧条的研究,主要方向就是对弗里德曼“货币供应量视角”之前后左右的深度扩展。对“货币供应量视角”前后左右的全面扩展,差不多涵盖了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全部成就。该书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

5、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美国货币史详实研究对于身处危机中的我们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必要经常重读。研读本书,尤其是对于银本位、金本位和信用本位的评述引发了我对于货币体系的更大兴趣,这也是打开当代资本主义体系的一把钥匙。货币制度争论消除之后,金融和政治焦点转移到了银行业体系上。银行业反复出现

6、的危机引发了不满。1913年,联邦储备作为一项永久性的措施被国会采纳。1914 年,联邦储备体系开始运转。这一美国货币体系内部的深远变革恰好与同样意义非凡的外部变革(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外部环境与内部货币供给间的纽带有所放松)同时发生,这注定了联邦储备体系会保持下来。两种变革共同促使1914年成为了美国货币史上的一个主要分水岭。联邦储备体系也被赋予更多的权力,其中调节准备金率的权力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在货币体系方面,美元对黄金贬值,而且金本位的特征也发生了变化。金币的使用被废止,持有金币或金块不再合法。财政部可以继续自由地以固定的价格从铸币局买入黄金,但自由地以固定的价格卖出黄金只能

7、用于国际支付。随着金本位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相继抛弃金本位以及其他国家广泛采用外汇管制,美国有效地实现了信用本位。黄金成为一种合法的商品,其价格受法律支持,而不再是任何意义上我们货币体系的基础。 弗里德曼以货币做史,本身就确立了货币作为经济调控核心的地位。两个时期的一个可能的根本共同点是对经济稳定性变化的预期。在其他方面保持不变时,非常合理的解释是当个人和企业预期经济状况稳定时,他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资产,以货币准替代物的形式持有的资产会少于他们预期经济动荡和不稳定状况下的持有量。毕竟,现金作为资产的主要优点是其用途广泛。它在应付紧急事件以及利用良机时能提供最少的约束和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8、。未来越不稳定,这种灵活性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可能就会越大,这也说明了流动性随着预期变化而变化。美国货币史主要贡献有三:其一、发现货币供应量和总体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其二、解释1930年代史无前例的大萧条;其三、成功发动对“凯恩斯革命”之“反革命”,重新确立货币理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关于第一项贡献,美国货币史第十三章之总结说得非常明确2:“考察不同时代和不同条件下之货币历史,目的就是要从各种看似互不相关的或偶然的事件里,发现共同规律。与此同时,我们还获得足够信心,深信我们发现的共同规律,对于其他尚待考察的历史事实和未来将要发生的现象,照样适用。通过详尽考察和分析近一个世纪的美

9、国货币史,我们有如下四项发现:第一、货币供应量之变动过程与总体经济活动、货币收入和物价水平之变动,紧密相关;第二、货币变量与总体经济活动之关系高度稳定;第三、货币变量之波动往往具有独立之起源,并非总体经济活动之变化的被动反映。第四、关于货币 ,表面现象往往具有欺骗性,真正重要的关系往往与吸引人们眼球的表象恰好相反。我们可以预见:上述三个共同规律,将适用于未来的货币历史发展,正如它们适用于过去漫长的历史经验一样。此外,对于第四项发现,我们还不能说是非常明确的一般结论,我们期待未来的历史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实例来支持这项发现,正如过去历史已经提供了大量实例一样。”前述戈顿主编的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架构

10、,旨在从数理模型角度厘清美国货币史的分析逻辑。第二项贡献的影响力或知名度,比第一项还要大得多。美国货币史第七章“大萧条(19291933)”,篇幅长达120页,占全书七分之一,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曾经将此章独立出版,可见学界对此章之高度重视。弗里德曼解释大萧条的“货币供应量视角”尽管没有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却是最负盛名之解释。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是当代研究大萧条的大名家。伯氏1983年发表成名作金融危机之非货币效果如何加剧大萧条之蔓延,正是基于对美国货币史的深入解读,以及对事实的重新考量。伯氏认为:“对于1930年代金融部门和总体经济之关系,货币供应量视角并非完整解释。货币视角的第一个困难是:它

11、没有货币效应如何影响真实经济的理论,能够解释30年代货币非中性为何持续如此之久。货币视角的第二个困难是:1930年代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数量上不足以解释总产出的持续下降。3”伯氏主要的理论贡献正是源于他对弗里德曼“货币供应量视角”的修正、创新和完善。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解释大萧条的关键变量是“货币供应量的崩溃”(monetary collapse),矛头直指美联储。二位大师引用大量事实,证明货币供应量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内部的权力斗争,间接原因则是美联储官员对当时美国经济和货币困境缺乏正确认识。当然,弗里德曼对当时美国经济学界的无能和无知也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评。读者可以参看“大萧条”一章第七节之精

12、彩论述。对于第三项贡献,弗里德曼本人非常看重。他和夫人罗斯联袂的自传两个幸运的人,多次提到美国货币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己成就的深深自豪感。弗里德曼说:“我和施瓦茨合作出版的三卷货币史著作里,最出名的是美国货币史。我已经说过,该书对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之间的辩论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如此,该书对1930年代大萧条的解释,还深刻影响了人们对政府的认识,激发人们重新考察政府对于整体经济活动,究竟能够发挥怎样的指导作用。”“我们不容易想象一个弗里德曼更伟大的人生。生于一九一二,他度过的日子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大时代。科技猛进,战争无数,什么主义都出现过。上苍有眼,看中了一个长得不高的人,把所有应付这些大争议需要的天赋都给了他。他于是站起来,寸步不移地为人类的生活与自由辩护,到死为止。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在主流的经济思想似乎又开始向政府干预方向转弯的时候,弗里德曼的重要性又再次呈现出来。看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仅被美国货币史博大精深的经济学奥秘所折服,自叹不如,使我更加知道自己专业知识的的不足,明白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同时也被弗里德曼这位可敬的又伟大的已故老人的深深敬仰,他站在那里没有谁不知道,我想,既然大家知道,他会永远地站在那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