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一)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305042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载)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转载)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转载)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载)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载)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只眼睛看教育一转载在当代教育艺术论坛上的报告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班主任是人师,是灵魂之师,雕塑之师。当前班主任工作面临着诸多困扰、挑战,也面临着创新。班主任工作的瓶颈是什么?困扰在何处?我认为,当前班主任工作的瓶颈在于与学生形成的隐性和显性的对抗,困扰在于教育深度上的功能性低效。破解途径在于:第一,思维创新。思维的惯性必然导致行为的惯性。良好的行为是卓越班主任的动力法则。第二,构建体系。这就是由“化育+规育+智育”构成的正向发展坐标系。 我们设定化育为Y轴,规育为X轴,两者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智育的成败效果。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化育和规育的问题。一、教 化教化,也就是化育。教化,自古

2、以来是对整合性教育的统称。包括心育、心动两个层面。(一)心育原则教育的起点应该定位在心育上。目前通用的施教模式有和谐教育说、精神生活说、互为渗透说三种。育人目标的定位应该在公民教育。首先,是定位在社会人上,因为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其次,这符合我国的总体要求,即中小学教育的方针是要提高全民族的公民素质。人第一次诞生的是生命本体,第二次诞生的是公民,开始独立地享受社会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人从一出生起,就变成社会人了,就在享受权利和义务了。例如女生的发展方向是成为女性,是由女生到女性、妻子、母亲。从优秀女生到优秀社会女性,到好妻子、好母亲,这里有一个教育的过程。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高尚的教育过程。有这

3、样一个故事:一个学者与一个侠士设了一个赌局,让侠士到监狱里呆上五年,然后就可以得到一笔巨大的财富。侠士去了,狱中的五年是枯燥、寂寞、无奈的。一年后,侠士就跟牢头要书看。之后的四年,他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出狱这天,学者说:“咱们兑现诺言吧。”侠士说:“不必了,我只要有了这个进去出来的过程,就有了最大的收获。”侠士的想法为什么变了?无疑是得益于灵魂的滋养,书籍的教育。班主任工作就是在做一个学生进去、出来的过程教育工作。(二)心动原则教育和管理的落点要定位在心动上,即内化。1、内化原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有爱的教育,有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二是有生命的教育,把学生变成生命体去对待,把整个教育活动变成

4、生命活动,即以人为本。尼赫鲁被系牢中10年,他曾给13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写过这样一封信:“过生日,你已习惯了接受礼物和祝福,你仍然会得到美好的祝福。但在奈尼监狱中,我能送给你什么礼物呢?我的礼物不可能是物质的,固体的,只能是摸不到的,是精神和大脑的。比如,赠给你一个美丽的童话,这是任何监狱的高墙都阻挡不了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伟大的气氛,精神的完美,让人走进了心灵的世界。这封信是在他女儿成长的最重要的岁月写出的。正是化育向伟大的心间走去,心动震撼了一个人的灵魂。英迪拉甘地后来成为印度的优秀总理,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女总理之一。尼赫鲁与女儿之间的教育是零距离的教育,这就启示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坚持内化

5、的原则。2、信息效果的影响。信息效果常常是深远的、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比如我们提倡班主任“六有”,“脸有微笑,眼有关爱,口有文明,心有希望,脑有创新,行有表率。”良好的动作性语言应该是:站姿正,坐姿美,走姿秀,手势雅。英国的绅士就是典范,布莱尔首相堪称示范。语言的感染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作用非常之大,它幽默、温暖、激励、启发,特别是副语言的运用,如:“嘿,真精彩”“哇,好极了”“yes”“真棒”等等。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别斯的研究表明:信息效果=7%的言语信号+38%的语调+55%的面部表情。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李咏、王小丫的语言、语调、表情都很精彩,因此他们的影响力都很大,无论孩童还是老

6、人,大家都喜欢他们。3、四大非权威影响力。即沟通力、利他行为、人格魅力、理性思考。非权威影响力不是职务、头衔所能造成的,它的前提背景是合作者、朋友、伙伴、知己等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例如: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架,丈夫火了,把门插上,不许女王进家。女王叫门三次,三改称呼。女王第一次敲门,丈夫问:“谁?”答曰:“女王!”门未开。第二次敲门,又问,答曰:“维多利亚。”门仍未开。第三次敲门,再问,答曰:“你的妻子。”门开了。这就是平等沟通的效果。我们班主任与学生更多的时候应是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又如我们要出台一个班规,它不是单方面制定的,需要学生的接受和认可。我们可以先搞个听证会,广开言路,吸纳民意

7、。这个听证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知、接纳的过程,就是实施班规的过程,当然也是沟通的过程。利他行为。时下,圣诞节已走进千家万户,圣诞夜上课,学生、教师都有情绪。有这样一个班主任对学生们说:“这个圣诞节我们就不过了,今后有的是圣诞节,也有的是过圣诞节的机会。明天早晨我送给你们每人一个礼物。”学生们兴奋起来,纷纷问:“什么礼物?”“懒觉!明天早晨7点半上课。”学生们欢呼,学习的情绪也一下子高涨起来。有个班级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小橘子,体现了一种集体温暖。还有的教师把学校发给自己的苹果分给了学生。这都是利他行为,都体现出管理者的人性管理和人文关怀理念。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指教师的性情品格体现出一种形质,即脂肤性格、慈容精神和知道素养,凝聚着高尚的亲和力。理性思考。简奥斯汀说过这样一句话:“以理性来领会世界,就注定是个喜剧;以感性来领会世界,就注定是个悲剧。”比如体罚学生,是不理智的,也注定是个悲剧。以上所及沟通能力、利他行为、人格魅力、理性思考,是非权威影响力,说到底是一种“造缘”,即以德取缘、以才取缘、以诚取缘、以情取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