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范本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29588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范本(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6.1 桥面防水与桥面系安全技术交底1. 地袱、栏杆、隔离墩(1) 地袱施工完毕应及时进行栏杆施工.(2) 地袱、栏杆施工过程中,应在桥下设防护区,有社会交通的施工区域应设专人疏导交通.(3) 现浇混凝土和砌体栏杆,在混凝土和砂浆达设计规定强度前应在内侧桥面上设立并保持安全标志.(4) 预制栏杆安装应随安装随固定,并在内侧桥面上设安全标志.混凝土预制栏杆应待砂浆达到规定强度方可拆除标志;钢制栏杆应焊接牢固后方可拆除标志.(5) 组焊加工的金属栏杆安装前,应将毛刺磨平.栏杆焊接必须由电焊工进行,且作业点及其下方1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6) 地袱、栏杆施工前,必须在桥外侧搭设作业

2、平台,其宽度不得小于1米,搭设与拆除脚手架应符合脚手架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上下作业平台必须设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设施;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作业平台的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使用前应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7) 用自制吊具安装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制作完成后必须经验收、试吊,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2) 使用前作业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外观检查、试用,确认安全.3) 自制吊具应纳入机具管理范畴,由专人管理,定期检修、维护,保持完好. 4) 自制吊具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核准.5) 自制吊具宜在加工厂由专业技工制作,经质量管理

3、人员跟踪检查,确认各工序合格,并形成文件.(8) 不锈钢栏杆焊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等离子切割必须符合氩弧焊的安全操作要求,焊弧停止后不得立即检查焊缝.2) 使用砂轮打磨焊缝坡口和清除焊渣前,必须经检查确认机具完好,砂轮片安装牢固;操作人员必须戴护目镜.3) 不锈钢焊工除应具备电焊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氩弧焊、等离子切割、不锈钢酸洗钝化等方面的安全防护和操作技能.4) 打磨钨极棒时,必须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接触钨极棒的手必须及时清洗,钨极棒必须存放在有盖的铅盒内,由专人保管.5) 不锈钢焊接采用“反接极”,即工件接负极,必须确认焊机的正负极性后方可操作,不得误接;停止作业时必须

4、将焊条头取下或将焊把挂起,严禁乱放,造成焊条药皮脱落.(9) 氩弧焊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手工钨极氩弧焊,电源应采用直流正接,工件接正,钨极接负.2) 用交流钨极氩弧焊机焊接,应采用高频为稳弧措施,并应采取防止高频电磁场刺激操作人员双手的措施.3) 加工场所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换气装置,露天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位于上风向,并应间歇作业.(10) 酸洗和钝化应符合下列要求:1) 患呼吸系统疾病者,不宜从事酸洗操作.2) 酸洗钝化后的废液必须经专门处理,严禁乱倒.3) 氢氟酸等化学物品必须妥善保管,有严格的领料手续.4) 酸洗钝化作业中使用钢丝刷子刷焊缝时,应由里向外刷,不得来回刷.5) 操作人员必

5、须穿防酸工作服,戴防护口罩、护目眼镜、乳胶手套和穿胶鞋.2. 桥面伸缩装置(1) 安装伸缩装置时应按当时的气温确定安装定位值.(2) 采用热拌材料填充伸缩缝隙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3) 伸缩装置应从桥的一端向另端逐条安装牢固.锚固段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强度符合设计规定.(4) 伸缩装置安装前,应检查、修整梁端预留缝间隙,缝宽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应贯通,不得堵塞.(5) 桥面伸缩装置施工过程中,应在施工区外设围挡或护栏和安全标志,夜间和阴暗时应加设警示灯.(6) 桥面伸缩装置应与桥梁伸缩量相匹配;伸缩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与桥梁设计标准相一致的荷载;城市桥梁伸缩装置应具有良好的

6、防水、防噪音性能.(7) 施工中应根据伸缩装置的质量、 长度选择适宜的运输车辆和吊装机械. 运输超长伸缩装置前,应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研定运输方案,并经批准.使用运输车辆应符合运输车辆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8) 在通行桥梁上安装伸缩缝装置时,宜断绝交通施工.需边通车、边施工时,在施工期间必须在作业区边缘设围挡或护栏和安全标志,阴暗和夜间尚须设警示灯;作业中应设专人疏导交通.(9) 施工中应根据伸缩装置的质量、长度选择适宜的吊装机械,吊装作业应符合以下要求:1) 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 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

7、(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2) 吊装中严禁超载.3) 吊装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4) 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5) 构件吊装就位,必须待构件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6) 吊装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7) 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8) 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装.9) 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10) 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

8、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11) 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运输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表2-29的要求.12) 现场配合吊装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被吊伸缩装置离就位点距离50厘米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10)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需跨越伸缩缝时,应支搭临时便桥,并符合以下要求:1) 便桥两端必须设限载标志.2) 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和维护,保持完好.3) 便桥桥面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钢质桥面应设防滑层.4) 便桥搭设完成后应经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5) 便桥两侧必须设不低于1.2米的防

9、护栏杆,其底部设挡脚板.栏杆、挡脚板应安设牢固.6) 施工机械、机动车与行人便桥宽度应据现场交通量、机械和车辆的宽度,在施工设计中确定:人行便桥宽不得小于80厘米;手推车便桥宽不得小于1.5米;机动翻斗车便桥宽不得小于2.5米;汽车便桥宽不得小于3.5米.3. 桥面与人行道铺装(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应使用静作用压路机,严禁使用振动型压路机.(2)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其厚度、强度和钢筋位置应严格执行设计规定.(3) 人行步道铺装应平整、粗糙、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其施工应在栏杆安装完成,并达到规定强度方可进行;施工时铺装材料应码放整齐,高度不得超过1米.(4) 塑胶桥面铺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 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2) 材料应存放在专用库房,由专人管理.3) 作业现场应按消防部门规定配备消防器材,严禁烟火.4) 施工前应学习塑胶原材料产品说明书,并根据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4. 桥面防水(1) 桥面防水宜采用冷作法施工.(2) 防水工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3) 清洗工具未用完的溶剂必须装入容器,并将盖盖严.(4) 防水材料应存放在专用库房,严禁烟火并有醒目的标志和防火措施.(5) 防水卷材采用热熔粘接时,现场应配有灭火器材,周围30米范围内不得有易燃物.(6) 在桥下有社会交通时,桥面防水施工中,应在桥下设防护区,并设专人疏导交通

11、.(7) 患有皮肤病、眼病和刺激过敏者不得参加防水作业.施工中发生恶心、头晕、过敏等应停止作业.(8) 桥面防水施工宜在桥栏杆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需在栏杆安装前施工时,必须在桥梁临边侧设防护设施.(9) 装卸盛溶剂(如苯、汽油等)的容器,必须配软垫,搬运时不得猛推、猛撞.取用溶剂后,容器盖必须及时盖严.(10) 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防水作业区,涂料作业操作人员应站位于上风向,且不得在雨、雪和五级(含)风天气操作.(11) 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软底鞋、工作服应扎紧袖口,并佩戴手套和鞋盖.涂刷处理剂和粘接剂时必须戴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12) 需热沥青防水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 高温天气不宜作

12、业.2) 热沥青宜由沥青加工厂配置.3) 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4) 装运热沥青不得超过容器盛装量的2/3.5) 使用喷灯时应清除作业场地内的易燃物,并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备消防器材.6) 热沥青防水施工必须纳入现场用火管理范畴,用火作业前必须申报,经消防管理人员检查,确认现场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并签发用火证后,方可进行用火作业;作业后必须熄火,确认安全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

13、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

14、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

15、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