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288818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恐龙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并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准确的造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恐龙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教学难点:以不同的绘画方式,进行恐龙的有趣造型表现。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备情况。二、导

2、入新课1、教师播放动画片恐龙世纪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影视片段,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影片中的主角是谁?2、影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恐龙的更多知识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索生命的奥秘吧。(板书课题:恐龙世界)三、讲授新课1、出示图片。(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你们了解恐龙吗?你知道哪些有关恐龙的知识呢?恐龙生活什么时代?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你最喜欢哪头恐龙?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3、对比观察现在我们对恐龙世界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再来看看谁的观察最仔细。

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a 、 你能找到这些恐龙的不同之处吗?b 、这些陆地恐龙都有哪些主要特征呢?恐龙的主要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到尾的脊椎呈流线,后腿较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长有甲、剑等生长物;c 、恐龙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出示几张原始环境的图片。4、学生作品欣赏四 、学生作业请画一幅恐龙及生活环境的想象画。创作要求:构图饱满、想象丰富五、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教学反思:由于动物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学生的年龄小,估计个别学生在线条的流畅性及恐龙形态的把握上比较困难。为了更好的让

4、学生表现恐龙,我在课堂中示范了恐龙的画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前提下,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审美鉴赏力。“介绍你的恐龙让大家认识。”“谁的恐龙画的最棒?”“你最喜欢那幅恐龙画?为什么?”通过提问的交流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评析作品的方法,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的勇气,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孩子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虽然本节课学生学习气氛还是比较热烈,可是还有一些地方还有很大不足,比如优秀学生作品我是在学生作画的时候展示

5、的,只是给予孩子们参考并没有引导他们欣赏分析,如果加上这个环节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教学目标: 画中的线条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2、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通过对画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本课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材料:铅笔、色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

6、具准备情况,稳定秩序。二、导入新课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三、讲授新课1、欣赏自然界中的线观察图片,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线? 植物、动物、生活中的线、建筑2、欣赏画中的线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2)、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3、对比分析画中的线和自然界中的线有什么区别?4、欣赏学生作业四、学生作业任选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五、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线条是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语言,线的表现力

7、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理解线条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让三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不同线条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上课时我准备了几件物品, 如铅笔, 树枝, 树叶、苹果等让学生用线表现出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感性地认识线条,感受线的魅力。在课堂中我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参与有趣的美术游戏,增加了直观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会动的线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

8、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教学难点:线的动感表现及疏密的组织教学准备:纸、水彩笔,彩带等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稳定秩序二、导入新课1、谁能自己的彩带动起来?动起来时候是什么样的线?曲线2、谁能表现彩带动起来的线?3、引出课题,板书三、讲授新课1、探究活动:对比直线和曲线,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观察教材雕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感受?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观察其他作品,问

9、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看看敦煌石窟中的许多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2、欣赏画家的作品画家使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了哪些景物?用的线条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3、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四、学生作业仔细观察生活中具有动感的景物,以曲线为主画一幅有动感的画。五、作业展评课堂总结:本课的线带给我们不同感受,以后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它,让它成为我们的朋友,帮我们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受教学反思:教学中根据教材编人的敦煌壁画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画中的人物形象为什么给人会飞的感觉,体验曲线的作用,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很早时期就会用动态的线条表现一种动态的美。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导入学习的过程,如:谁能让你的丝带动起来?丝带动起来时是怎样的线?谁能画出动起来的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表现的能力,从而通过古代的,现代的,学生创作的,动画的作品欣赏,展开扩宽学生的思路。会动的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通过我们的观察、联想与想象都能表现造型。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