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第五次作业题目浅基础综合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26637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基础》第五次作业题目浅基础综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基基础》第五次作业题目浅基础综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基基础》第五次作业题目浅基础综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基基础》第五次作业题目浅基础综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基基础》第五次作业题目浅基础综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基础》第五次作业题目浅基础综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基础》第五次作业题目浅基础综合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浅基础综合设计)的特征 综合掌握课程学习的内容 熟悉工程设计规范 提高设计、动手能力 假题真做2、工作形式 以设计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两组设计任务 5人一组(自由组合,班长提供最终组合名单),分工协作 注明每个人在设计中扮演的角色(文字、计算、查表、绘图、复核等) 设计图最好使用CAD绘制。如不能完成,可采用方格纸手绘。3、成果形式与提交 最高标准:工程设计文件的标准形式 最低标准:参考答案的形式 表达:全部采用电子版 提交:电子邮件提交,截止日期2011年12月18日24:00:00地基基础课程设计第一部分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

2、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4-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图4-1平面图(二)设计资料工程地质条件如图4-2所示。室外设计地面-0.6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F2K=168.61kN,内横墙F3K=162.68kN,内纵墙F4K=1533.15kN。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标准冻深为1.2m。(三)设计内容荷载计算 (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

3、)设计要求计算书要求 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制图要求 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设计时间: 16天。图4-2工程地质剖面图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 1.选定计算单元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2.荷载计算 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 GB50007-2002规定dmin=Zd-hmax或经验确定dmin=Z0+(100200)m

4、m。式中 Zd设计冻深,Zd= Z0zszwze; Z0标准冻深; zs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 zw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2; ze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3;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kPa); b、b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3); 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3);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d基础埋置深度(m)。(

5、四)确定基础的宽度、高度 bH0式中 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当为柱下独立基础时,轴向力算至基础顶面,当为墙下条形基础时,取1m长度内的轴向力(kN/m)算至室内地面标高处; 基础及基础上的土重的平均重度,取=20 kN/m3;当有地下水时, 取=20-9.8=10.2 kN/m3; h计算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自重GK时的平均高度(m)。 b 2基础台阶宽度(m); H0基础高度(m)。 (五)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如果在地基土持力层以下的压缩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则需按下式验算下卧层顶面的地基强度,即 式中 pz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

6、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kPa); 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kPa); f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六)绘制施工图(2号图纸一张) 合理确定绘图比例(平面图1:100、详图1:201:30)、图幅布置;符合建筑制图标准。三、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华南理工大学等. 基础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四、设计参考

7、实例1.设计题目 某四层教学楼,平面布置图如图4-1所示。梁L-1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伸入墙内240 mm,梁间距为3.3 m,外墙及山墙的厚度为370 mm,双面粉刷,本教学楼的基础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标准冻深为1.2m。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F2K=168.61kN,内横墙F3K=162.68kN,内纵墙F4K=1533.15kN。2.工程地质情况 该地区地形平坦,经地质勘察工程地质情况如图4-2所示,地下水位在天然地表下8.5m,水质良好,无侵蚀性。3.基础设计荷载计算1)选定计算单元 取房屋中有代表性的一段作为计算单元。如图

8、4-3所示。外纵墙:取两窗中心间的墙体。内纵墙:取轴线之间两门中心间的墙体。山墙、横墙:分别取1 m宽墙体。图4-3 墙的计算单元2) 荷载计算外纵墙:取两窗中心线间的距离3.3 m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山墙:取1 m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内横墙:取1 m为计算单元宽度 则内纵墙:取两门中心线间的距离8.26m为计算单元宽度则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dd=Z0+200 =(1200 +200)mm=1400 mm确定地基承载特征值fa 假设b3m,因d=1.4m0.5m故只需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深度修正 确定基础的宽度、高度 1)基础宽度外纵墙:b1山墙:b2 内横墙:b3内纵墙:b4故取b=1.2m3m

9、 ,符合假设条件。2)基础高度基础采用毛石,M5水泥砂浆砌筑。内横墙和内纵墙基础采用三层毛石,则每层台阶的宽度为 (符合构造要求)查GB50007-2002允许台阶宽高比b2/H0=1/1.5,则每层台阶的高度为 H0综合构造要求,取H0=0. 4m。最上一层台阶顶面距室外设计地坪为 (1. 4-0. 43)m = 0.2m0.1m故符合构造要求。(如图4-4所示)外纵墙和山墙基础仍采用三层毛石,每层台阶高0. 4m ,则每层台阶的允许宽度为b又因单侧三层台阶的总宽度为(1.2-0.37)m /2=0.415 m故取三层台阶的宽度分别为0.115 m、0.15 m、0.15 m,均小于0.2m

10、(符合构造要求)最上一层台阶顶面距室外设计地坪为(1.4-0.43)m = 0.2m0.1m符合构造要求。(如图4-5所示)图4-4内墙基础详图 图4-5外墙基础详图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1)基底处附加压力取内纵墙的竖向压力计算 2)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 因Z/b=4.1/1.2=3.40.5,Es1/Es2=10/2=5故由GB50007-2002中表5.2.7查得=25则3) 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压力4)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验算下卧层的强度=177.1kN/m2符合要求。 绘制施工图如图4-6所示(略)。第二部分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任务书

11、(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柱网布置如图4-7所示,试设计该基础。(二)设计资料工程地质条件 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经地质勘察:持力层为粘性土,土的天然重度为18 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30kN/m2,地下水位在-7.5m处,无侵蚀性,标准冻深为1.0m(根据地区而定)。 给定参数 柱截面尺寸为350mm500mm,在基础顶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由上部结构传来轴心荷载为680kN,弯矩值为80kNm,水平荷载为10kN。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可以调整)(ft=1.1N/mm2)钢筋:采用HPB235(可以调整)(fy=210 N/mm2)(三) 设计内容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确定基础的高度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设计要求计算书要求 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制图要求 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设计时间 16天。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 同前所述 (二)确定地基承载特征值fa 同前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