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262447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敷法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一、局部冻伤预防及处理1冷敷时间不要过常,每34小时冷敷一次,每次2030分钟。2对进行冷敷的患者要经常巡视,观察冷敷局部皮肤情况,如肤色变青紫,感觉麻木,表示静脉血淤积,必须停止冷敷,以防组织坏死。3刺激,过敏或末梢血管功能异常时,应禁止使用冷敷。4冷敷部位一般选择在头,颈,腋窝,腹股沟,胸,腹或四肢,一般不选择手足枕后耳廓阴囊等处。5一旦发现局部冻伤,立即停止冷敷,轻者予保暖可逐渐恢复,重者按医嘱对症治疗。二、全身反应预防与处理1定时观察并询问冷敷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处理。一旦出现全身反应,立即停止冷敷,给予保暖等处理。对感染性休克,末梢循环不良患者,禁止使用冷敷,

2、尤其对老幼患者更应慎用。三、局部压疮预防及处理1注意避免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下,可将冰袋吊起,使其底部接触所敷部位,以减轻压力。2缩短冰敷时间,经常更换冰敷部位。3改用化学冰袋或盐水冰袋。四、化学制冷袋药液外渗损伤皮肤预防与处理1使用前确保冷袋完好无渗漏。2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如嗅到氨味立即更换。3皮肤潮红处用食醋外敷;出现水疱者在水疱基底部用70%酒精消毒后,无菌注射器抽空水疱渗出液,加盖无菌纱块或按外科换药处理。胃肠减压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一、引流不畅预防与处理1对于清醒的病人耐心解释说明插管的目的和步骤,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吻合。2对昏迷病人插管

3、时,先撤去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3定时更换胃管,4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约束,防止胃管被拔除,减少胃管滑脱。5医护人员应熟悉技术操作,确定胃管进入胃腔可行负压引流。6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二、呼吸困难预防与处理1插管前向病人解释,讲解插管的目的及配合方法,以取得其理解和配合。插管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立即停止插管,让病人休息片刻再重新插管。2对于昏迷病人可按昏迷病人胃管插入法进行插管。3插管后用三种方法观察确定胃管是否在胃腔内。4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拔除胃管

4、。三、低钾血症预防与处理1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拔除胃管以减少从胃液中丢失钾。2持续胃肠减压病人,经常检查血钾浓度,发现不足及时静脉补充氯化钾,常用10%氯化钾溶液,静脉滴注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3%,因浓度过高可抑制心肌,且对静脉刺激甚大,病人不能忍受。禁止直接静脉推注。四、插管困难预防与处理1插管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介绍插管经过,配合要求,指导病人作有节律的吞咽动作,使护患配合默契,保证胃管的顺利插入。2选用质地优良的硅胶胃管,切忌同一胃管反复使用。3培训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4昏迷病人可采用昏迷病人插胃管法.静脉输液并发症与应急处理一、过敏反应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做好沟通

5、交流,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询问三史(家族史,用药史,过敏史),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就地抢救。二、急性肺水肿预防与处理1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尤其对老年及小儿,心脏患者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2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3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高浓度给氧,最好用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酌情给与强心利尿剂。三、静脉炎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输入化疗药物时应选择较粗大静脉,以确保足够的血液稀释。3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可将滴注速度适当减慢。4掌握药物配伍禁忌。5根据病情及药物调节滴数。6将患肢抬高,制动,50%硫酸镁

6、湿敷。四、空气栓塞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一定要将输液器内空气排尽,针头和针管应接牢。加强巡视2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液,患者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3立即给与高流量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五、发热反应预防与处理1操作前要洗手。2选择柔软,质地好的输液器,认真检查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袋有无漏气,,认真检查药品有效期,质量。3彻底消毒穿刺部位。4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确保输液通畅。5对症处理,高热者给与物理降温,重这给与吸氧。6保留输液器和输液瓶送化验科做细菌培养。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一、皮下出血预防及处理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5min以上。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正确,如果穿刺

7、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形垂直;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3.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如上衣衣袖较紧,要求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抽血,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可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三天后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二、晕针或晕血预防及处理1.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有陪伴者可在患者旁边扶持协

8、助,给患者以心理安慰,教会病人放松技巧,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2.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散患者注意力。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姿势,以利机体放松,尤其是易发生晕针或晕血患者可采取平卧位。4.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操作应轻柔、准确,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晕针或晕血时,立即将患者太高到空气流通处或吸氧。坐位患者立即改为平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指压或针灸人中、合谷穴。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适当保暖,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缓解。老年人或患有心脏病者,防止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部疾病等意外。三、误抽动脉血预防及处理1.准确掌握股静脉的解剖位置。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

9、约0.5cm处。2.正确的穿刺方法:洗手后用消毒液消毒手指,于股三角区扪股动脉搏动或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中点的方法作股动脉定位,并用手指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45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见抽出暗红色血,示已达股静脉。3.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再重新穿刺抽血。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一药液外渗性损伤预防与处理1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认真选择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穿刺。2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针头无倒钩。3在针头刺入血管后继续往前推进0.5cm,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4

10、注射时加强观察,加强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5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药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发生药液外渗,应停止注射,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6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分别进行处理: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宜进行局部封闭治疗,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血管收缩药外渗,可采用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51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以扩张血管。高渗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输液,并用0.25%普鲁卡因520m1溶解透明质酸酶50250u注射于渗液局部周围,因透明质酸酶有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作用。药物外渗超过24h多不能恢复,局部皮

11、肤由苍白转为暗红,对已产生的局部缺血,不能使用热敷,因局部热敷温度增高,代谢加速,耗氧增加,加速坏死。抗肿瘤药物外渗者,应尽早抬高患肢,局部冰敷,使血管收缩并减少药物吸收。阳离子溶液外渗可用0.25%普鲁卡因5l0ml作局部浸润注射,可减少药物刺激,减轻疼痛,同时用3%醋酸铅和50%硫酸镁交替局部湿热敷。7如上述处理无效,组织已发生坏死,则应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二静脉穿刺失败预防与处理1护士要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熟悉静脉的解剖位置,提高穿刺技术。2选择易暴露、较直、弹性好、清晰的浅表静脉。3选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4避免盲目进针。进针前用止血带在注射部位上方绷

12、扎。使血管充盈后再进针,减少血管滑动,提高穿刺成功率。5轮换穿刺静脉,有计划保护血管,延长血管使用寿命。6出现血管破损后,立即拔针,局部按压止血。24h后给予热敷,加速瘀血吸收。三血肿预防与处理1选用型号合适、无钩、无弯曲的锐利针头。2提高穿刺技术,避免盲目进针。3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稳。4要重视拔针后对血管的按压。拔针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口,用拇指按压,因按压面积大,不会因部位不对或移位引起血肿。一般按压时间为35min,对新生儿、血液病、有出血倾向者按压时间延长,以不出现青紫为宜。5早期予以冷敷,以减少出血。24h后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30min,以加速血肿的吸收。6

13、若血肿过大难以吸收,可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不凝血液或切开取血块。四静脉炎预防与处理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静脉,延长其使用时间。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在此处静脉注射、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用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中药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可清热、除湿、疏通气血、止痛、消肿,使用后病人感到清凉、舒适的作用。如合并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五过敏反应预防与处理1注射前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

14、,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此次用药的目的、药物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嘱病人及时把不适的感觉说出来。但要讲究方式,以免造成其心理紧张而出现假想不适。对本药物有不良反应、过敏体质、首次使用本药物的患者,都要备好急救药物(0.1%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剂、地塞米松注射剂)吸氧装置等。2药物配置和注射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操作,首次静脉注射时应放慢速度,对过敏体质者要加倍小心,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皮肤色泽、温度、血压、呼吸、触摸周围动脉搏动,询问患者有无寒战、皮肤瘙痒、心悸、胸闷、关节疼痛等不适反应。轻微不适者,可放慢速度,不能耐受者,立即暂停注射,但治疗巾、止血带不撤,先接别的液体,保留静脉通路。用注

15、射器抽好急救药品,装上吸氧装置,休息半小时后继续缓慢静脉注射,若仍然不能耐受,则停止使用此药,观察不适反应消失后方可离开。在推注过程中,发现休克前兆或突然休克,立即停止注药,结扎止血带,不使药物扩散,静脉滴注抗过敏药物,针对症状进行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去枕平卧,及时就地抢救、吸氧、首选0.1%去甲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5mg皮下、肌肉或血管内注射;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重度,提高血压等。必要时可用糖皮质激素、气管切开或插管。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一、窒息预防和处理1. 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 对于清醒的病人,操作前询问其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有无松、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杯中。 3. 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夹取棉球最好使用弯止血钳,不易松脱。4. 如病人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