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调查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25941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蚜虫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蚜虫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蚜虫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蚜虫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蚜虫调查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园林昆虫防治+调查报告北京农学院专业选修课调查报告论文题目:蚜虫发生为害规律调查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虫害防治任课教师:王进忠学生姓名王珏 学号201120242042专业植物保护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4年05月20日树木树枝叶片蚜虫发生为害规律调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11植保2班 王珏201120242042摘要:蚜虫危害已经成为植物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该调查报告在进行对蚜虫的概括的同时 大量的进行了其生活状态进行了近一个多月的调查。对于蚜虫研究相信会有参考作用。关键 词:危害蚜虫调查 T、八1. 刖言1.1蚜虫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植物病毒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系列对策来确保其在寄主植

2、物间的有效传播任 何取食受侵染植物的生物或在这些植物间活动的生物都有可能成为这些病毒的媒介。这些特 定的媒介生物,主要来自寄生性真菌、根结线虫和植食性节肢动物,特别重要的媒介生物是 昆虫。由于蚜虫在植物组织中刺探和取食,即开始时在植物的表皮刺探,后期在植物的韧皮 部和木质部取食的独特行为,使它们成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媒介昆虫,植物病毒中大约。都 是由蚜虫传播的。但是关于蚜虫与寄主植物以及植物病毒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主 要对蚜虫与病毒的关系作以阐述,同时对蚜传病毒的传播模式以及相关蛋白作以。1.2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本次调查蚜虫习性,喜欢在叶背面还是正面,熟知还是叶片,都进行了调查。有效的

3、了解了 蚜虫的生活习性。2. 调查规划通过查蚜虫有关发生规律的资料,大概的了解了蚜虫的为害和生活史。蚜虫是植食性昆虫, 对寄主植物的危害主要通过取食作用,表现为吸取职业、破坏组织、利用唾液毒害植物,造 成更大的为害和损失。根据调查,在四月底时期,蚜虫已经大范围的侵入寄主,经过一个月的调查,也就是现在, 蚜虫的种群数量明显降低。最为明显的是,在本月第二个星期下完春雨后,种群数量锐减, 现在基本没有蚜虫侵害寄主。本次调查从4月23日开始,一共调查4次。3. 调查方案3.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需要定点、定株,一共调查5株木槿。每株木槿选取一个树枝(包括树干、叶片), 高度在1米到1.8米之间。每次调查相

4、同叶子上面蚜虫的数量、计算出平均一片叶子上蚜虫 的数量、并记录和拍照。5-10天调查一次,连续调查4次。3.2调查时间2014年4月25日、5月2日、5月16日、5月19日。3.3调查人员1人:王珏。3.4调查工具笔、本、手机(照相、定位、计算)。3.5调查地点北京农学院第三食堂南面。3.6定位、植株总况:4. 调查结果4.1 每次调查的虫态、照片第一次(4月25日):若虫、成虫图片:情况:大量的蚜虫爬行与树枝叶面,第一次观察蚜虫已经孵化成型,但还是存在大量的幼虫。幼虫体色略显透明淡绿色,但成虫体色已经完全变绿。篇二:昆虫调查报告篇三:昆虫调查报告-刘晓东关于试验田虫害的调查报告调查地点:玉米

5、田、水稻田、棉花田调查时间:2011年9月8日调查目的:学会观察和了解田间常见的病虫害调查对象:受害作物以及昆虫调查结果:我们首先来到玉米田,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玉米田这期间常见的几种昆虫以及玉 米受虫害时表现的几种症状。接下来我们便在田间捕捉昆虫以及观察受害植株的症状。我们 捕捉到的昆虫主要有玉米;玉米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高粱条螟、蝗虫、卷叶螟、蚜虫 等害虫及草蛉益虫。以下简要介绍这几种昆虫。玉米螟: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 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 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

6、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 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 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老熟幼虫,体 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 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 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 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 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斜纹夜蛾:斜纹夜

7、蛾成虫前翅灰褐色,内横线和外横线灰白色,呈波浪形,有白色条纹,环状纹不明显, 肾状纹前部呈白色,后部呈黑色,环状纹和肾状纹之间有3条白线组成明显的较宽的斜纹, 自翅基部向外缘还有1条白纹。后翅白色,外缘暗褐色。危害性:初孵幼虫具有群集危害习 性,3龄以后则开始分散,老龄幼虫有昼伏性和假死性,白天多潜伏在土缝处,傍晚爬出取 食,遇惊就会落地蜷缩作假死状。甜菜夜蛾: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 黑褐色等,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呈粉红色。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 光性和弱趋化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初龄 幼虫在叶背群集吐丝结网,食量

8、小,3龄后,分散为害,食量大增,昼伏夜出,危害叶片成 孔缺刻,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食茎杆皮层。幼虫可成群迁飞,稍受震扰 吐丝落地,有假死性。3-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为害。一年发生 6-98代,7-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对叶菜类威胁甚大。高 粱条螟:冬型幼虫在越冬前脱皮1次,脱皮后其黑褐斑点消失,体背出现紫褐色纵线4条,腹面纯白 色。蛹红褐或暗褐色,有光泽,长1415毫米,腹部末端具2对尖锐的小突起,蛹外有薄茧。 天敌:天敌主要有赤眼蜂、黑卵蜂、绒茧蜂、稻螟瘦姬蜂等。主要危害作物:主要危害高 粱和玉米,还危害粟、甘蔗、薏米、麻等

9、作物。蝗虫;头部触角、触须、腹部的尾须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在口器内,触角上有 嗅觉器官。第一腹节的两侧、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复眼主管视觉,单眼主 管感光。后足腿节粗壮,适于跳跃。雄虫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的音锉摩擦前翅的隆 起脉而发音。有的种类飞行时也能发音,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 期。蚜虫: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的大害虫。不仅阻 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棉花田的主要昆虫有:造桥虫,棉大卷叶螟,棉铃虫,斜纹夜蛾,盲蜻嫁,红蜘蛛,叶蝉, 花螟等害虫 棉大造桥虫:幼虫

10、食芽叶及嫩茎,严重时食成光杆。造桥虫,棉大卷叶螟,棉铃虫,斜纹夜蛾,盲蜻嫁,红蜘蛛,叶蝉,花螟等害虫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三化螟,大螟,飞虱等害虫。棉大卷叶螟:纲:昆虫纲目:鳞翅目科:螟蛾科天敌:幼虫天敌有卷叶虫绒茧蜂、小造桥虫绒茧蜂、日本黄茧蜂、广大腿小蜂等。地理分布:分布除宁夏、青海、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作物:苋菜、蜀葵、黄蜀葵、棉花、茴麻、芙蓉、木棉等。成虫体长1014毫米, 翅展2230毫米,淡黄色,头、胸部背面有12个棕黑色小点排列成4行;腹部各节前缘有 黄褐色带。触角丝状。前、后翅外横线、内横线褐色,呈波纹状,前翅中室前缘具“or”形 褐斑,在“r”斑下具一黑线,缘毛淡黄;后翅中室端有细长褐色环,外横线曲折,外缘线和 亚外缘线波纹状,缘毛淡黄色。卵扁椭圆形,长0. 12毫米,宽0. 09毫米,初产乳白色, 后变浅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