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农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23767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农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析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农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析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农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析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农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析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农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农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初中美术手工课对农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摘要: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开展手工课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美术潜能,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手工课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

2、手工制作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初中美术手工课的特点,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农村学生动手能力。关键词:初中美术;手工课;动手能力;培养策略手工课作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手工制作将手工和绘画有效结合,促进学生手、脑、眼的协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开展手工课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意识初中阜生在制作一

3、个具有特色的手工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一些学生面对创作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做,借鉴和模仿他人作品,使得学生作品缺少自己的特点。教师在手工课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出美术因素,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创作出具有学生特色的美术作品。例如,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漂亮的手工灯饰”的课堂活动中,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制作灯饰作品,一些学生可能不知道从什么位置入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灯,让学生通过观察从中发现美的元素。在学生欣赏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灯饰是通过什么影响灯光效果的呢?灯饰的颜色、形状以及材质对灯光效果有着怎样的

4、影响?采取什么手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呢?通过学生观察和欣赏,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灵活使用加工方式,如绘画、粘贴、切挖折叠以及镂空等。其中镂空是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的花纹或者文字等,光线通过花纹溢出,具有朦胧的美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借助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开展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剪裁和拆装是基本训练内容。在手工剪裁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完成简单的操作之后,对于后续步骤不知如何开始,一些学生一直等待教师讲解如何开始。在美术手工课中,不少学

5、生没有接触手工制作,不知道如何剪裁出正方形,在剪裁的过程中,使用直尺、剪刀等工具,剪裁的边缘不够整齐。如将纸条折过去,按照折痕撕下来,更加简单整齐地剪裁。教师通过剪裁小技巧的讲述,激发学生对剪裁基本操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编结艺术”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历史、发展以及其象征的内涵,让学生掌握编结的基本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己制作中国结饰品。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中国结,尝试一步一步拆解,了解平结的制作方式和步骤,掌握中国结的基本制作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拆卸掌握拆卸技巧,锻炼使用工具的能力。在学生剪裁和拆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

6、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三、科学合理评价学生作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初中学生对手工课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是,学生身心不够成熟,知识内容不够丰富,手工制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在面对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评价,多采取鼓励式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借助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的创作乐趣。例如,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剪纸”的课堂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剪、刻人物的方法和步骤,并且了解剪纸文化。教师布置相应的手工活动,让学生自主做

7、出一幅剪纸。在手工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观察学生的活动过程,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画,如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出相应的草图。之后进行设计、上稿、剪刻以及调整等。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结合学生学习和制作的过程,给予客观的评价,在指出学生不足的时候,应当采取鼓励性的语言,树立学生美术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手工课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重要的课堂教学目标。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美术潜能,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因此,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理念的革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通过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小技巧,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兴趣,提高学生美术基本动手能力,开展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参考文献:1薛伟.论优化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成才之路,2017(13):42.2季晖.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15(46).编辑郭小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