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3668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莓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 合防治技术【导读】在草莓种植过程中,莓农朋友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害, 一旦防治不及时,很容易出现草莓种植损失。在草莓种植过程中,莓农朋友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害,一旦防 治不及时,很容易出现草莓种植损失。下面农业知识网 整理出草莓 种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一起了解下吧。1.叶斑病又叫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生,以后逐 渐加重,果实采摘后尤甚。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淡红紫色、很不明 显的小斑点,扩大后变成直径56毫米的圆形或长圆形病斑,中央 灰白色,边缘浓紫褐色,状如蛇眼;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变褐、枯萎, 甚至死亡。除叶片外,

2、匍匐茎、果梗、花萼亦能受害。草莓感病后, 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株生长衰弱,抗寒性降低。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在春季撤除防寒物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对于 一些感病品种,适当降低栽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中耕和除草,保 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开花结果期发现零星病叶及时摘除防止蔓延,病害严重的园片,采果后全园割叶,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在花序显露至开花前,及时喷药(使用200倍等量 式波尔多液)保护;病害发生初期,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代 森锰锌6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 次,连续喷洒24次,效果好。2. 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易与叶斑病相混,但叶枯病的病斑多

3、发生于叶缘, 呈椭圆形或“V”字形,初为紫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小斑点,后扩大成 有轮纹的大病斑,其外圈淡紫色,中圈紫红色,中心为褐色。防治方法同叶斑病。3. 灰霉病又叫腐烂病,是草莓产区的主要病害,温室及露地栽培均易发生, 直接为害花器和果实,对产量影响很大。此病多在草莓谢花后发生, 病菌先侵染小果,使接触湿土的果面首先发病,然后沿果梗蔓延至花 序,使整个花序干腐枯死;果实受侵,果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块, 后变暗褐色,组织软腐,香味消失。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密生鼠灰色 霉层。生长期感病的果实,采收后仍能继续腐烂。高温、高湿常是病 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栽植过密,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园内光照 不足,或

4、连续阴雨,园地排水不良,地面湿度大等,均适于病害发生。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早春及时清除枯枝枯叶,发病初期摘除感病花序,剔除病果, 减少菌源;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并适当控制浇水,防止植株旺长和 园内湿度过大;采用塑料薄膜或柴草覆盖地面,避免果实直接接触潮 湿土壤。 药剂防治:从花序显露开始,选用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50% 代森锌500倍液、50%敌菌灵6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 50%速克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 粉剂100150克/667平方米+水75千克、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135克/667平方米+水75千克等药剂,每隔

5、710天喷1次, 共喷34次;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可采用抑菌灵熏蒸,每立 方米空间用药0.1克。4.白粉病可危害叶片、叶柄、花、果实及果梗,严重时常导致死苗,是一 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近年来采用保护地栽培的草莓往往比在露地条 件下更易发生。叶片受害,产生暗褐色污斑,叶背产生白粉状物,后 期呈现红褐色病斑,叶缘萎蔫、焦枯。幼果受害,生长停止并逐渐干 枯;果实成熟前受害,可勉强着色,但色泽较淡,表面覆盖一层白粉,品质严重下降,失去商品价值。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先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然后喷 布0.3度石硫合剂、或退菌特8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

6、液,以控 制病害蔓延;采收后割去老叶、病叶。5. 芽枯病主要危害花蕾和幼芽,被害后呈青枯状萎蔫。叶片和萼片被害, 出现褐色斑点,叶柄和果梗基部变成黑色,叶片萎垂。新生叶片变小, 叶柄带有红色,坐果少,长势弱,严重时失去生长点,造成整株枯死。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防止栽植过深、过密;注意通风换 气,防止湿度过大和灌水过多。药剂防治,可在栽植前用50%甲基托 布津1000倍液浸苗5分钟; 药剂防治:草莓现蕾期或发病初期,及时喷布多氧霉素或敌菌 丹600倍液、克菌丹4006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6. 病毒病我国草莓病毒病已知有数十种,近年来危害渐趋严重。据调查, 只受一种病害侵染的园片

7、,一般减产20%左右,受两种以上病毒复合 浸染的园片,减产40%50%甚至更多;受害草莓果实变小,糖度降低, 酸度增加,植株长势衰弱。防治方法 培育无病母株,建立无病毒苗繁供体系,推广使用无毒苗。据 试验,利用茎尖培养的无毒苗草莓进行促成栽培后,第一级序单果重 2338克,而普通第一级序单果重仅1520克。 定期换种:在草莓定植45年后,发现产量下降、果实变小 时,及时迁建新园;如果周围有老草莓园存在,一般23年就要更新 一次,以控制病害传播和蔓延; 灭蚜防病:草莓病毒病多为蚜虫传染,发现蚜虫为害,及时用 马拉松1000倍液或杀灭菊酯10001500倍液喷杀,具有明显预防效 果。以上就是农业知识网整理的关于草莓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危 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上述药剂防治方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草莓种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 感兴趣,欢迎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