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和改革》 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23571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复兴和改革》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艺复兴和改革》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艺复兴和改革》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艺复兴和改革》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艺复兴和改革》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和改革》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复兴和改革》 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要求:了解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以及产生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宗教改革原因及主要内容,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两者在西方近代历史中的历史意义。2 能力要求:分析、比较和评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 学会鉴赏文艺复兴中的重要文学和艺术作品。3 情感目标:让学生从人文主义精神中学会认识和尊重人的价值,学会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第的能力。【重点难点】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什么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及结果。 【课程导入】大家好,我们都看到历史课本第二十六页上有一幅16世纪初意大利的

2、画作:雅典学园,奇怪的是画面中不仅有古希腊的先贤,当时意大利的名流们也在画中参与了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一幅画,这幅画表现了哪些时代气息,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今天这一课的学习。【课程讲述】第一部分 文艺复兴1.背景。十四十五世纪的时候,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威尼斯等一大批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这种商业快速发展的情形之下,人们的追求就会有所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现实的财富和人生的享乐,这就与当时的主流意识不和,因为当时统治思想文化的教会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注重来世的幸福。文艺复兴正是在这种

3、背景下发生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产生了资产阶级,他们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希望从宗教的束缚里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文艺复兴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在古代希腊、罗马时期,欧洲已经创作了辉煌的古代文化,由于战乱和教会的文化专制,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在西欧被毁坏被遗忘了。但是许多文化典籍在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保存下来,而意大利就是古代罗马的故乡,保留了许多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同时,意大利有许多从事古代文化研究的学者,一些原在东罗马帝国的学者因为战乱的影响也迁徙到意大利,为文艺复兴准备了人才条件。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之下,文艺复兴得以发生。2.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

4、是以神为中心,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文艺复兴取得了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有薄伽丘,彼特拉克,莎士比亚,但丁等人,但丁通过他的长诗神曲,表现了人的觉醒和对教会思想的反抗,表现出高程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其他几位作者代表作以及主要成就同学们可以从课本上学得。文艺复兴的艺术领域更是群星璀璨,佳作迭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这些艺术大师们改变了中世纪绘画简单呆板的宗教风格,创作出具有现实感的的人物形象和极具生活气息的艺术画面。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 ,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3.文艺复兴的意义。在宗教方

5、面,文艺复兴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启蒙思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文学艺术杰作成为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书写了人类艺术史上的绚丽篇章。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的自然科学,4.总结: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

6、时代精神。5. 小结: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意义: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蒙娜丽莎在中世纪封建和

7、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下西欧人失去了哭与笑的权利。技法:双眼和嘴角似动非动,隐若表现出微笑,给人捉摸不定的感觉,展示出一位少妇的神秘内心世界。画家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与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密切相关的。这幅画是被禁锢的思想感情得到了解放的表现。 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 宗教改革1. 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越加强烈。2、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

8、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3.过程;1517年,罗马教皇以修缮教堂为名,出卖赎罪券,这种骗人的谎言激起了一个大学教授马丁路德极大的反感,他在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了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之处,自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路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地败下阵去,这场大辩论无疑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主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他在研读圣经中,提出了关于灵魂得救及救赎的新观点:人的灵魂只要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信仰的唯一依

9、据就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制定的神学。“很显然,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扩展:路德教派:宗教改革后,德意志东北部的萨克森、普鲁士等地的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并乘机夺取天主教会的财产,同天主教诸侯抗衡。信奉新教、旧教的各诸侯国发生了多次战争。1555年,经过长期战争,双方缔结了奥格斯堡条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从此,路德创立的新教

10、派在德意志的广大地区取得了合法地位,并且传播到德意志以外的一些地区。路德教派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北欧(瑞典、丹麦、挪威)、美国加尔文教派: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加尔文派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英国国教:16世纪英国专制王权与罗马教廷争夺英国教会最高统治权和经济利益的斗争加剧。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操纵议会实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先后通过法令禁止向教廷纳贡,取消其最高司法权和其他种种特权。1534年的至尊法案正式宣布国王为英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脱离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重

11、立英国国教会,规定官方教义和礼仪。1688年政变后国教会深受加尔文教影响,逐渐变成资产阶级化的教会。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英国(仍是封建教会)爱尔兰、苏格兰和英属殖民地。(2)意义: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小结v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经济基础和必要前提。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帜,提出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思想观念,反对基督教以

12、“神”为中心。极大地启蒙和解放了人的思想。v 文艺复兴推动了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对文学、艺术及其它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揭露,为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v 宗教改革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出现了新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

13、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异:(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