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中国武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23474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中国武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中国武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中国武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中国武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中国武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中国武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 中国武术(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国武术协会审定2012年8月目 录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1第一条竞赛委员会1第二条竞赛监督委员会1第三条仲裁委员会2第四条裁判人员的组成2第五条裁判员的职责3第六条辅助工作人员职责5第二章参赛人员及其规定6第七条参赛人员及其规定6第八条申诉7第三章竞赛通则8第九条竞赛性质8第十条竞赛和表演项目9第十一条竞赛年龄分组9第十二条比赛顺序的确定9第十三条检录9第十四条礼仪10第十五条计时10第十六条示分10第十七条弃权10第十八条兴奋剂检测10第十九条名次及等级奖项的评定10第二十条集体表演项目奖项的评定12第二十一条套路完成时间的规定12第二十二条集体项目人数的规定13第二十三条

2、配乐13第二十四条未完成套路规定13第二十五条重做14第二十六条服装14第二十七条竞赛场地14第二十八条比赛器械15第二十九条其它比赛设备15第四章评分方法与标准15第三十条竞赛项目评分方法与标准15第三十一条表演项目的评定方法标准19第三十二条其它20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第一条竞赛委员会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由负责竞赛业务的行政人员若干人组成。在大会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大会的竞赛组织工作。第二条竞赛监督委员会一、竞赛监督委员会为竞赛的监督机构。二、竞赛监督委员会人员的组成由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或5人组成。三、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

3、(一)监督、检查仲裁委员会、裁判员的工作。(二)监督、检查参赛运动队的比赛行为。(三)有权对违纪的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和运动队的相关人员做出处罚。(四)竞赛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仲裁委员会和裁判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干涉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改变裁判人员、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第三条仲裁委员会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的组成由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或5人组成。二、仲裁委员会的职责(一)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做出裁决,但不改变裁判结果。(二)仲裁委员会会议出席人员必须超过半数,超过半数以上做出的决定方为有效。表决投票相等时,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

4、单位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四)仲裁委员会负责确定比赛时每场地仲裁录像位置。第四条裁判人员的组成一、裁判人员的组成(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二)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人;评分裁判员3-5人。根据竞赛的规模可设若干个裁判组。(三)编排记录长1人。 (四)检录长1人。 二、辅助工作人员的组成(根据比赛规模,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人员)(一)竞赛电子系统操作人员每场地1-2人。(二)编排记录员3-5人。(三)检录员每场地2-3人。(四)宣告员1-2人。(五)放音员1-2人。(六)摄像员每场地1-2人。第五条裁判员的职责一、总裁判长(一)组织领导各

5、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二)解释规则、规程,但无权修改规则、规程。(三)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处理。(四)审核并宣布成绩,做好裁判工作总结。二、副总裁判长(一)协助总裁判长的工作,并可重点负责竞赛中某一部分的工作。(二)在总裁判长缺席时,代行其职责。三、裁判长的职责 (一)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施裁判工作。(二)执行比赛中对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重做、集体项目少于规定人数、配乐项目不符合要求等扣分。(三)经总裁判长同意,有权对不合理的运动员应得分进行调整,但无权更改裁判员的评分。(四)裁判员发生严重

6、的评判错误时,可向总裁判长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理。四、副裁判长的职责协助裁判长进行工作;负责管理本场地检录组的工作,保证本组比赛有序进行。五、裁判员的职责(一)服从裁判长的领导,参加裁判业务学习,做好准备工作。(二)认真执行规则,独立进行评分,并作好临场评分记录。(三)负责运动员整套动作演练的评分。六、编排记录长的职责(一)负责编排记录组的全部工作,审查报名表,并根据大会要求编排秩序册。(二)负责比赛现场评分记录的审核;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总裁判长指意,现场进行有关项目上场组别、顺序的调整(含人员、项目的增加或删减)。(三)准备比赛所需表格,审查核实比赛成绩及排列名次。(四)采用电子竞赛计分系统时

7、,须做好裁判组与电子竞赛系统操作组的协调工作,保证竞赛成绩无误。(五)如遇同分时,按规则规定处理好成绩,确定名次。(六)编排成绩册。七、检录长的职责(一)负责在赛前协调安排布置场地,落实各场地检录处位置、运动员入场和退场的位置及标记,(二)负责检录组的全部工作,及时与各裁判长沟通,如有变化及时报告总裁判长和宣告员。第六条辅助工作人员职责一、编排记录员的职责根据编排记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二、检录员的职责(一)按照比赛顺序及时进行检录,将比赛运动员带入场后,向裁判长递交检录表。(二)配合裁判长,做好现场运动员上场的检录工作;负责多名运动员同时上场时的起势位置的确定。(三)负责将完成比赛的运动员

8、带出场地,保证场内竞赛秩序井然。三、宣告员的职责报告比赛成绩,介绍有关竞赛规程、规则、比赛规模、传统武术拳种及项目特点等知识。四、放音员的职责(一)在比赛第一次检录时,负责收取配乐项目音乐光碟,根据比赛出场顺序进行编号,保证配乐项目比赛顺利进行。(二)运动员站在比赛场地3-5秒钟之间,开始放音乐。(三)比赛结束后,负责将音乐归还运动队。五、摄像员的职责(一)对全部竞赛项目进行现场摄像。(二)遵照仲裁委员会、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要求,负责播放相关项目录像。(三)全部录像均应按大会规定予以保留,并交付竞赛处制作光盘存档资料。第二章参赛人员及其规定第七条参赛人员及其规定参赛人员包括参赛队的运动员、教练员

9、、领队和随队医生。为确保大会的顺利进行,须遵守以下规定:一、参赛者应按规程中的规定按时报名,并遵守大会各项规定。二、参加组委会安排的领队会议(组委会)和教练员、裁判员联席会议,充分发表意见和提出疑问,一旦决定,严格遵照执行。三、参赛者应依据规则和规程公平竞争,履行武术礼仪,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四、任何参赛人员不得在比赛期间对裁判人员施加影响和干扰,一经发现,由竞赛监督委员会予以严肃处理。第八条 申诉一、仲裁委员会只受理运动队在比赛时裁判长对本队运动员的扣分有异议的申诉。二、申诉程序参赛队对裁判长扣分有异议时,必须在该场该项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由该队领队或教练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

10、同时交付1000元申诉费。一次申诉仅限一个内容。仲裁委员会依据申诉内容进行认真审议,查看仲裁录像,如裁判长扣分正确,提出申诉的运动队必须坚决服从。如果因不服而无理纠缠,根据情节轻重,可由仲裁委员会建议竞赛监督委员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比赛成绩;如裁判长扣分错误,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竞赛监督委员会对裁判长进行处理,但不改变裁判结果,退回申诉费。裁决结果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第三章竞赛通则第九条竞赛性质一、竞赛类型分为(一)个人赛(二)团体赛(三)个人及团体赛二、按年龄可分为(一)成年赛(二)青少年赛(三)儿童赛 三、按拳种内容分为(一)各单练拳术和器械的个人项目比赛(二)对练项目比赛(三)集体

11、项目比赛(四)综合项目比赛第十条竞赛和表演项目一、竞赛项目(一)流传有序的各武术拳种流派的传统套路,包括单练的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项目。(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其它武术套路,包括各种规定套路的拳术、器械和功法项目。二、集体表演项目以武术动作为主要内容,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集体武术综艺表演项目。第十一条竞赛年龄分组儿童组(A组):12周岁以下。少年组(B组):12周岁至17周岁。青年组(C组):18周岁至39周岁。中年组(D组):40周岁至59周岁。老年组(E组):60周岁和60周岁以上。第十二条比赛顺序的确定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运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分组排序,确定项目比

12、赛顺序和运动员上场顺序。第十三条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第一次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赛前20分钟进行第二次检录 ,第三次检录时间为赛前10分钟。第十四条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完成比赛套路后和裁判长宣布最后得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第十五条计时运动员由静止姿势开始肢体动作,计时开始;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第十六条示分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公开示分。第十七条弃权不能按时参加检录与比赛者,按弃权论处。第十八条兴奋剂检测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和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要求,进行兴奋剂检测。第十九条名次和等级奖项的评定一、名次评定(一)个人项目、对练项目和集体项

13、目名次按比赛的成绩高低排列名次。得分最高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此类推。(二)个人全能名次根据规程规定,按各单项得分总和的多少进行评定,得分最多者为全能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三)团体名次根据竞赛规程关于团体名次的确定办法进行评定。二、得分相等的处理(一)个人项目、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得分相等的处理:1. 两个无效分的平均值接近有效分的平均值者列前。2. 两个无效分数的平均值高者列前。3. 两个无效分数中,低无效分数高者列前。4. 如仍相等,名次并列。(二)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所有名次均相等

14、,则名次并列。(三)团体总分相等时,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单项名次均相等,则名次并列。三、等级奖项的评定个人项目、对练项目、集体项目分别设一、二、三等奖。确定获奖等级的方法是按各项最后得分多少排序,各奖项的比例由竞赛规程规定。第二十条 集体表演项目的评定一、集体表演项目奖项设一、二、三等奖。确定获奖等级的方法是按得分的多少排序,各奖项的比例由竞赛规程规定。二、集体表演项目也可设置其它特别奖项。集体表演项目设置的特别奖项由竞赛规程规定。第二十一条 套路完成时间的规定 一、个人项目和对练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为50秒至2分钟(太极拳、剑和功法项目除外),运动员演练至1分30秒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二、太极拳项目(一)太极拳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二)太极剑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三、功法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为2-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2分30秒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四、集体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五、集体武术综艺表演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得超过6分钟。六、运动员比赛时完成套路的时间以裁判组的秒表所计的时间为依据。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