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3253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调 查 员:程雨蒙 调查地点: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 调查时间:2009年7月1日2009年8月20日 关于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自改革开放以来,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施行,将其推向了新得发展阶段。截止至2009年6月,全县共有在册登记的民办中小学18所。其中包括民办小学2所,民办初级中学7所,民办高级中学和职业中学共9所。为了充分了解本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本人于2009年7月至2009年8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一、 调查目的掌握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了解其存在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 调查对象濉溪县各民办小学、民办初级中学。

2、三、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共进行了6次问卷调查和3次访谈。共发出300份调查问卷,收回267份,回收率为87%。四、 调查时间2009年7月1日2009年8月20日五、 调查内容通过访谈主要了解了本县民办中小学的数量、资产、学生人数等相关内容。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民办中小学教师、学生的相关情况。六、 调查结果(一) 我县民办中小学教育基本情况全县民办中小学教育从1992年到现在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路。我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9年),是为民办教育萌芽初生时期。第二阶段(19992009年),是为民办教育发展时期。

3、全县现在共有民办小学2所,民办中学16所,在校学生23820人,教职工1760人,总资产1亿7500万。由于本研究只涉及民办小学跟民办初级中学,故省去民办高级中学和职业中学的资料。本人就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性 质资产(万)在校学生数韩村育蕾小学私 立420475濉河小学私 立 106368淮北龙华学校企 办 44775347求是初级中学私 立 11381800圣安初级中学企 办 600526建元初级中学企 办 4001006慧康初级中学企 办 200789粱鲍庄初级中学私 立 400343濉河路初级中学私 立 2000 1339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调查项 民办中小学教师年龄:30岁以下10%

4、3040岁45%4050岁 35%50岁以上10%学历中 专 10%大 专 35%本 科 45%本科以上 10%职称未定级 30%初 级 20%中 级 30%高 级 20%认为本校的发展情况如何非常好 15%较 好 40%一 般 30%不 好 15%对自己工资支付情况满意程度非常满意 20%较 满 意 50%不太满意 20%不 满 意 10%民办中小学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很 好 40%一 般 40%难以接受 20%认为学校教学设备很 完 备 30%一 般 40%不 完 备 30%(详见问卷)(二) 我县民办中小学教育发挥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民办中小学教育已经成了我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在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1、增加了大量学位,及时、有效地弥补了政府教育资源的不足。全县非户籍人口的数量远远大于户籍人口的数量,而公办教育资源却是根据户籍人口的规模来配备的,公办学校的学位远不能满足数目众多的非户籍人口子女的就读需求。民办学校的出现,及时地弥补政府教育资源的不足,特别是满足了广大非户籍人口子女的读书需求。就拿已经审批登记的18所民办中小学来说,现有学生23820人,教师1760人,如果这部分学生的教育费用全部由区政府来承担,那就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压力。 2、满足了不同收入阶层群体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像龙华学校这样的民办中小学的收费在每学期900

6、1200元之间,而且是学费、杂费、课本费、校服费全部包括在其中,平均每月200元左右,还可以分期付款,在广大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我县一些民办中小学因是全寄宿制,就满足了出外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不论是高收费的特色学校,还是经济型民办学校,这些民办学校之所以能够开办,而且能够生存并快速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的,是教育事业适应市场经济迈出的重要一步。3、创造了一些就业岗位,维护了社会稳定。比如,在乡镇等偏远地区,在政府对该片区总体规划没有出台,教育规划还未跟进的情况下,民办中小学能及时缓解就读人口读书难问题。我县已经审批登记了18所民办中小学,现有学生23820人,教师1760人,每所民办

7、学校都聘用了数量不同的教师和其他管理、工勤人员,为扩大就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三) 我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特点纵观这十几年的濉溪县民办中小学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起步晚、发展快我县民办中小学教育从1992年开始发展,历经17年,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路。我县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9年),是为民办教育萌芽初生时期。第二阶段(19992009年),是为民办教育发展时期。全县现在共有民办小学2所,民办中学16所,在校学生23820人,教职工1760人,总资产1亿7500万。2、民办中小学发展两极分化由于资金实力问题,我县民办中小学发展呈两

8、极分化趋势。一部分学校由于自身条件较好,从而有了较好的发展。但,也有些学校因为外部或内部的一些原因,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淮北龙华学校是萧县实验中学于2003年经淮北市教育局批准,投资4500万元在濉溪经济开发区兴办的一所全寄宿民办学校。在短短六年的时间内,已建成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19栋大楼。在新时期的考验下,在与公办学校激烈的竞争下,他没有被打垮,反而有了较好的发展。学校现有81个教学班6000余学生,现有教职工275人。自06年中考本校连续三年在濉溪县名列前茅,08年达濉溪一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就有752人。龙华学校的迅速发展是因为它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它承受住了挑战与

9、压力。跟龙华学校一样情况的学校还有很多,例如,濉河路初级中学,求实初级中学等。2008年停办的育才小学前身是杨庄幼儿园,成立于1999年,到2004年发展成为一个典型的民办小学。由于是私人投资,所以学校整体教学设施不完备,又由于学校坐落在乡镇,政策支持很难达到。所以,它没能经住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冲击。3、办学主体单一、办学规模小我县民办中小学办学主体单一,由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县民办中小学的办学主体主要是个人投资和企业事业单位办学。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粱鲍庄初级中学和淮北龙华学校。前者是由个人出资办学,后者则是由企业组织投资办学。粱鲍庄初级中学原是公办中学,后被私人承办,转为民办中学。而淮北龙华中学

10、则是由萧县实验中学投资兴办的。本县民办普通初中和小学的学校数、在校学生占全县同级学校总数和在校学生的比例较低。全县现有中小学299所,在校学生217577人。小学230所(含民办2所),在校学生115926人;初中55所(含民办7所),在校学生65117人;普通高中6所(其中省示范2所,市示范2所,民办2所),在校学生21042人;职业中学8所(其中国家级重点1所,民办7所),在校学生数5052人。民办中小学占本县学校总数的7%。学生人数占本县学生总数的10%。4、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差距悬殊、发展不平衡目前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大多数学校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处于过渡期,以租赁校舍办学者为

11、多。只有一小部分有独立校舍和一流的办学设备。在分布上,民办中小学校大多分布在郊区,远离市中中心。像淮北龙华学校就坐落在濉溪县经济开发区。还有更多的学校地处乡镇。这些地区的民办中小学校,条件设施一般较差,收费也较低,有补习性质的,更多的是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与一般公立学校差别不大,甚至条件略差。在办学水平上,一方面,同一水平上创办的学校经几年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差距:有的发展很快,形成规模,也获得了社会赞誉;有的发展 缓慢,停步不前,出现种种矛盾与问题,甚至已经停办了。另一方面,由于创办的学校基础不同,办学者的水 平又差距悬殊,致使学校之间拉开了距离。从全县来看,真正属于收取高额学费或高额储

12、备金、条件设施精良的民办中小学校,实际只有龙华学校。5、学生、教师构成特殊全县的民办中小学校大多数是条件一般,收费中档,寄宿制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构成比较特殊,留守学生比例达到60%。特别是地处乡镇的民办中小学,有的留守学生比例竟能达到80%。例如韩村育蕾小学、粱鲍庄初级中学、濉河路初级中学等学校大多接受的是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因此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就会受限制,从而影响教育质量。民办中小学教师构成情况如:本科毕业生,兼职教师,部分退休教师。又由于民办中小学招聘教师比较自主,因此,教师结构和层次都比较多样。一些本科毕业大学生,由于缺少经验,有没有职称,到民办中小学应聘才会有机会。由于年轻教师的到

13、来,给学校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程老师原是一所公办学校的老师,后到淮北龙华学校应聘,成为民办中学的一名教师。这又保证了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稳定性。6、政府对发展民办中小学的支持力度不够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实表明,其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政策。目前各地政府对民办中小学发展的态度与政策差距悬殊,而濉溪县政府对民办中小学教育的关注相对较少。本人于暑期到县教育局了解情况,并访问了相关负责人梁科长,了解到关于我县对中小学教育方面的政策。但,针对民办中小学教育的政策却很少。以下是从梁科长那里得到的一段材料。2001年以来,随着义务教育政策的变化,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实施了农村中

14、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242个,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消除D级危房3.1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2007年底基本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二是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项工程总计投入2000余万元,从而使所有初中和中心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所有村小建立了卫星电视教育接收点。三是大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积极配置实验器材、音体美器材、电教器材和图书等,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全面实施,办学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在有效实施。 濉溪县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题调研情况的汇报(详见原始资料) 由此可见,我县政府教育政策重心在发展公办中小学,对民办中小学教育关注不够,正是由于政策的倾斜,削弱了民办中小学的竞争力,从而导致一些民办中小学的缓慢发展,甚至倒闭。 2008年停办的育才小学前身是杨庄幼儿园,成立于1999年,校长从幼儿园办起,到2004年发展成为一个典型的民办小学。笔者采访了校长刘芳,了解到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背景下,政府不给有力的支持,一些投资小的民办中小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七、 调查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