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2 等差数列 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22246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2 等差数列 第二课时参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2 等差数列 第二课时参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2 等差数列 第二课时参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2 等差数列 第二课时参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2 等差数列 第二课时参考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北师大版精品数学资料2.1 等差数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进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类比函数概念、性质、表达式得到对等差数列相应问题的研究。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特征: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n是自变量, 是函数2 如果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

2、函数,则该数列成等差数列;证明:若它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3 图象是直线上一些等间隔的点,公差d是该直线的斜率.4 公式中若 则数列递增, 则数列递减;则数列为常数列 图像见教材P13页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异同:等差数列一次函数解析式 (nN+)f(x)=kx+b (k0)不同点1、定义域为N+,2、图像是直线上一些等间隔的点.3、d=0,an为常数列.1、定义域为R,2、图像是一条直线.3、k0.相同点1、当d0时,其通项公式与函数的解析式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整式.2、d,k都表示直线的斜率.例1:已知(1,1),(3,5)是等差数列an图像上的两点.(1)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

3、)画出这个数列的图像;(3)判断这个数列的单调性.解:(1)略.(2)图像是直线y=2x-1上一些等间隔的点.(3)因为一次函数y=2x-1是增函数, 所以数列an是递增数列.二、等差中项的概念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A, 使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若A是a与b的等差中项,则或证明:设公差为,则 例2:一个木制梯形架的上、下两底边分别为33cm,75cm,把梯形的两腰各6等分,用平行木条连接各对应点,构成梯形架的各级。试计算梯形架中间各级的宽度。解: 记梯形架自上而下各级宽度所构成的数列为an,则由梯形中位 线的性质,易知每相邻三项均成等差数列,从而an成等差数列。依题意有 现要求,即中间5层的宽度。,,, ,答:梯形架中间各级的宽度自上而下依次是40cm,47cm,54cm,61cm,68cm.例3: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解: 是-1与7 的等差中项 又是-1与3的等差中项 又是1与7的等差中项 解:设 所求的数列为-1,1,3,5,7小结:v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v 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v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思考题:1、证明你刚才关于等差数列特征的猜想。2、总结归纳: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方法有哪些?作业: P 19 习题1-2 第9、11、1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