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教程名词解释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心理学教程名词解释和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第12章名词解释第一章: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3、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第二章:1、 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2、 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
2、生活理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3、 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4、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5、 归因:是
3、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6、 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7、 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8、 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
4、、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第三章:1、 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2、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3、 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4、 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
5、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5、 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6、 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7、 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明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
6、一些。8、第四章:1、 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2、 认知失调:如果一个人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人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坐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3、承诺升级: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衽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第五章名词解释:1、 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
7、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种整体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人外表、特质、情绪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2、 平均模式:是安德森提出的,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特质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决于它比已有的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一些。3、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4、 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5、 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
8、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6、 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7、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8、 印象管理: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9、 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第六章:1、 人际知觉:是人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2、 身
9、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3、 通俗心理学: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4、 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5、 行为中心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为“基本的归因错误”。6、 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
10、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第七章:1、 行动者和观察者偏见:行动者和观察者在归进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2、 自我服务偏见: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这显然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3、 自我障碍:是人体为保护自尊而欲
11、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4、 习得无助: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即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助”5、 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他们想知道为什么。第八章:1、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2、 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3、 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4、 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
12、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第九章:1、 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人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2、 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3、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4、 感染: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就是行为的感染。5、 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人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6、 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7、 社会舆
13、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8、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9、 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极端的行为。10、 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作出反应。11、 简单的服从:是指人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12、 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13、 群众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14、 社会助长作用
14、: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第十章:1、 旁观者效应:是指人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2、 利他行为:是指一处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3、 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4、 责任扩散: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5、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 自
15、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第十一章:1、 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2、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3、 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一层。这称为犯错误效应。4、 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后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5、 人际交往的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第十二章:1、 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阴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2、 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到该个体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这里所有的结果指的是个体直接体验到的或者是象征性(符号性)体验到的结果。3、 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的一种情景。4、 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5、 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6、 建设性冲突:凡是利于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