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心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143077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转化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困生转化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困生转化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困生转化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转化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困 生 转 化 心 得 李艳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学困生常常屡教不改。如果借此而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岂不是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吗?再说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只有从实际上消除大量的学困生存在的事实,才谈得上面向全体学生。这里我想就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一对症

2、下药,找准学困生的综合病因 教师要善于细致分析,找准引起后进的原因。从实际情况看,造成学生成绩差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从学生角度来讲,主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在智力因素方面,不可否认有的学生思维比较迟钝,识记能力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但这些大都是由于后天开发不良造成的,不全由先天决定;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是“三不一多”,即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良,知识缺陷积累太多。对于前者我们要多给予他们爱心;对于后者,可以通过学校正面教育,教师正面引导,改进教学方法以及通过家访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工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培养兴趣,铸就学困

3、生的自信天地 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由学生学习责任性强弱和学习兴趣的浓淡来决定。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它的规律性,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通过外因而发生变化。学生这个内因只有通过教师这个外因才能发生变化。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营养,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兴趣,才能成为开发人的智力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细细调查、研究、比较,掌握了每个后进生的特点,切中火候,对症下药。例如:利用班会课时间,举办故事演讲会,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故事,登台演讲时,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困生也登台表演,即使表演得不那么形象生动,至少应对学困生能登台表演的这一勇气给予肯

4、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总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劳动价值。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学困生的良师益友,替他们排扰解难,使他们在别人面前能抬起头而不丧失学习信心,让他们从思想和心理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减轻学困生精神上的压力,铸就学困生的自信天地。三加强家校合作,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充满智慧与挑战的工作,仅凭老师的一人之勇是很难实现的,除了学校的教育,还需要社会和家庭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

5、学生的家庭,如可采用电话联系或家校联系卡或家校互访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这样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全面及时了解、及时调整转化措施,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持之以恒,反复教育。不当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错误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难以一下子改正过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一般包括五个环节: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发展。转化工作中,学困生往往是改掉了这样一个缺点,马上又会暴露出那样一个缺点;或是同一个缺点在改正与反复之间不知要反复多少次。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转化学困生的难点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冷静观察,及时监控,拿出极大的耐心,付出艰苦的努力,仔细研究,对症下药,反复抓,抓反复。这样经过多次反复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实现质的变化,使学困生得到稳定、持续的进步。学困生并不是什么都后进,他们有优点,有长处,有可燃烧的闪光点。转化学困生不单只是为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因此,转化学困生也不单只是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善于抓住教育学困生的最佳时机,从性格根源上入手,采取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去教育他们,一定能使他们愿学、能学,最后达到爱学、会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