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12504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范文之材料力学拉伸实验 报告【篇一:材料力学拉伸试验】1-1轴向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rel(?s)、抗拉强度rm(?b)、断后 伸长率a113 (?10)和断面收缩率z (?)。2、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m (?b)。3、比较低碳钢?5 (塑性材料)和铸铁?5 (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 力学性能和断口特征。注:括号内为gb/t228-2002金属材料 室 温拉伸试验方法发布前的旧标准引用符号。二、设备及试样1、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自行改造)。2、0.0 2mm游标卡尺。3、低碳钢圆形横截面比例长试样一根。把原始标距段10十等分, 并刻画出圆周等分线。4、铸铁圆形横截面非

2、比例试样一根。注: gb/t228-2002规定,拉伸试样分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两种。 比例试样的原始标距10与原始横截面积s0的关系满足l0?ks0。比例 系数k取565时称为短比例试样,k取11.3时称为长比例试样,国 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k取5.65。非比例试样10与s0无关。三、实验原理及方法低碳钢是指含碳量在 0.3以下的碳素钢。这类钢材在工程中使用较 广,在拉伸时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最为典型。(工程应变)(2)屈服阶段ab:在超过弹性阶段后出现明显的屈服过程,即曲线 沿一水平段上下波动,即应力增加很少,变形快速增加。这表明材料 在此载荷作用下,宏观上表现为暂时丧失抵抗继续变形的能力,微

3、观 上表现为材料内部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微观结构解释这一现象,是 由于构成金属晶体材料结构晶格间的位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有规律 的移动造成的。如果试样表面足够光滑、材料杂质含量少,可以清楚 地看出试样表面有450方向的滑移线。根据gb/t2282002标准规定,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 大应力称为上屈服强度,记为“reh”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应力称为下屈服强度, 记为“rel”若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的最小应力是屈服期间的最 小应力时,该最小应力称为初始瞬时效应,不作为下屈服强度。4)颈缩阶段cd:应力到达强度极限后,开始在试样最薄弱处出现 局部变形,从而导致试样局部截

4、面急剧颈缩,承载面积迅速减少,试 样承受的载荷很快下降,直至断裂。断裂时,试样的弹性变形消失, 塑性变形则遗留在断裂的试样上。1=/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拉伸曲线存在很大差异。低碳钢和铸铁是工 程材料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两种材料,前者为塑性材料,后者为脆性材 料。观察它们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特征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认 识和选用材料。形横截面试样,应分别在标1)原始横截面面积(S0)的测定距内两端及中部测 量直径。测量某处的直径时,应在该处测量两个 互垂方向的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原始横截面面积S0取三处测得 的最小直径计算,并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根据拉断后低碳钢试样的断口直径及标距段长度确定al

5、l3和z(1)原始标距10的标记:低碳钢拉伸试样的标距段原始长度为 100mm,分十等分,用划线机划细的圆周线作为标记。(2)低碳钢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的最大缩减量 s0-su与原始横截面面积s0之比的百分率为断面收缩率。测量时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 上。测量圆形横截面缩颈处的最小直径计算缩颈后的试样最小横截面 面积SUo(3)低碳钢断后伸长率a113的测定: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l0与原始标距10之比的百分率为断后伸长率。对于比例试样,若原始标 距不为5s0,则符号a应附下标注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11.3 表示原始标距10为113s0的试

6、样断后伸长率。测量时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应使试样二段的轴线处 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当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 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标距段长度lu按要求配接后 直接测量,否则应按下述移位方法测量lUo试验前将原始标距l0细分为n等分,把每一等分的细圆周线称为标 距等分标记试验后,以符号x表示断裂后试样短的一段距离试样夹持部最近的 标距等分标记,以符号y表示断裂试样长的一段的标距等分标记,要 求y与断裂处的距离最接近x与断裂处的距离,x与y之间的标距等 分格数为no若n-n为偶数,以符号z表示断裂试样长的一段的标距等分标记, 要求z与y的标距等分格数为n?

7、no分别测量x与y之间的距离记为 xy、y与z之间的距离记为yz,2则试样断后的标距段长度lu=xy+2yz,如下图(a)所示。若n-n为奇数,以符号z和z表示断裂试样长的一段的标距等分 标记,要求z与y的标距等分格数为n?n-1,z与z的标距等分格 数为1。分别测量x与y之间的距离记2为xy、y与z之间的距离记为y z、z与z之间的距离记为z z, 则试样断后的标距段长度lu=xy+2y z +z z,如下图(b)所示。xyz(a)xyzz”(b)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测量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S0。低碳钢标距段原始长度 不用测量,为100mm。铸铁不定标距,不用测量。2、按要求装夹试样(先选

8、其中一根),并保持上下对中。3、按指导老师要求选择“试验方案”“新建实验”-“金属圆棒拉 伸实验”进行试验,详细操作要求见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使用说明。4、试样拉断后拆下试样,重新调整试验机活动台的合理高度(一 般为10mm),按要求装夹另一根试样,选择“继续实验”进行第二根试样的拉伸试验。6、测量低碳钢拉断后的断口最小横截面面积su。7、根据低碳钢断口的位置选择直接测量或移位方法测量标距段长 度lu。8、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断口特征。9、试验机复原。五、实验数据及处理要求1、试样直径的测量与测量工具的精度保持一致。2、横截面面积的计算值取4位有效数字。31、为什么在实验前需要测试件原始尺寸,包括

9、哪些数据,如何测?2、如果试件直径为10mm,按标准短比例试件要求,标距应定为多 少?3、哪种材料需要在试件拉断后测量试件尺寸?4、铸铁拉伸变形为什么没有屈服、强化及缩颈等阶段?5、测定材料屈服强度的意义?哪些材料需要测定屈服强度?6、应变强化是哪类材料的特点,发生在拉伸过程的哪个阶段,有 何作用和意义?【篇二:材料力学拉伸试验指导书及报告书】材料力学试验指导书及报告书专业:年级:组别:姓名:试验一:拉伸试验一、内容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s、强度极限?b、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b。2、观察低碳钢、铸铁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图- l 图),由此了解试件变

10、形过程中变形随荷载的变化规律,以及有关的 破坏现象。3、观察断口,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二、试验 设备和量具|1、试验设备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小直尺、低碳钢和铸铁标准试 件2、标准试件尺寸:1)圆形截面试件长度10与截面积a0的关系:长试件:l0/d0=10,以?10表示;短试件:IO/d0=5,以?5表示;2)矩形截面试件长度10与截面积a0的关系:10?11.3a0或10?565a0其中,10始长度,d0始直径,a0始截面 面积。试件形状如图5:三、实验原理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s、?b、?、?是由拉伸破坏实验来确定的,实 验时万能材料试验机自动给出载荷与变形关系的拉伸图(p

11、m 1图)如 图2所示,观察试样和拉伸图可以看到下列变形过程。1、弹性阶段一oa 2、屈服分阶段bc3、强化阶段一cd 4、颈缩阶 段de图2载荷与变形关系的拉伸图(p-A 1图)由实验可知弹性阶段卸荷后,试样变形立即消失,这种变形是弹性 变形。当负荷增加到一定值时,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或来回摆动, 拉伸图上出现了锯齿平台,即荷载不增加的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 材料处在屈服阶段。此吁可记录下屈服点ps。当屈服到一定程度后, 材料又重新具有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材料处在强化阶段。此阶段:强 化后的材料就产生了残余应变,卸载后再重新加载,具有和原材料不 同的性质,材料的强度提高了。但是断裂后的残余变

12、形比原来降低了。,=f这种常温下经塑性变形后,材料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知名人士 为冷作硬化。当荷载达到最大值 pb 后,试样的某一部位载面开始急 剧缩小致使载荷下降。至到断裂,这一阶段叫颈缩阶段。实验中可 测得:ps屈服荷载。pb 最大荷载。11断后标距部分长度。 al 断后最细部分载面积。由此可计算1、屈服极限:?s?2、强度极限:?b?3、延伸率:?psaO?100%pbaOl1?l0104、截面收缩率:?aO?a1aO?100%其中aO、lO均为拉伸前试件的载面面积及标距。四、低碳钢的拉伸 步骤1、试件的准备,试件中段取标距l0=50mm,在标距两端刻线(或 冲眼)做 为标志。用游标

13、卡尺在试件标距范围内,测量中产和两端三处直径dO。 取最小值作为计算载面面积用。2、试验机的准备(液压万能试验机构造原理参看附录一):首先学 习试验机操作规程。估计低碳钢?b,计算打断试件所需的最大荷载。 根据最大荷载选定试验机测力表盘和锤a、b、c并调节缓冲手柄到相应的位置。按需要放大倍数调节好自动绘图器,装上绘图纸,以备画 出p-AI曲线。装好试件,调整指针对准零点。3、检查试车:由教师检查以上准备情况,开动试验机,加少量荷载 (勿使超过比例极限)检查试验机,绘图机构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载(可保留少量荷载),视情况指针调零。4、进行试验:慢速加载。使试验机指针缓慢均匀的转动。自动绘图 装置

14、可绘出试件受力和变形的关系图,如图1。观察测力盘指针转动 情况,当提我不动或摆动,倒退时,说明材料发生流动(屈服)测力 指针倒退的最小值。即为流动荷载ps,如图be段,试验者应记录下 此值,以备计算屈服点应力值?s。流动阶段结束,试件可以继续承 受更大的外力和发生变形,称为强化阶段如图e至d段。d段所对应 的荷载即试件能承担的最大荷载pb,试验者记录好pb值以备计算。 当荷载达到pb之后,试件开始颈缩,测力指针开始回转,表明试件 承载能力减少,到e点断裂。5、试验结束关闭试验机,取下试件和图纸,打开试验机回油阀,使 试验机回到原位。6、测量试件:将断裂试件紧对在一起,测量端口处直径d1,在断口

15、 两个互相垂直方1/3处区段内。可直接量取;若不在此区,按国家标 准采用断口移中办法,计算I1的长度。具体方法是:如图3所示,断口靠近左端部,在靠近断口端部处测 量长度a,应使断口靠近a之中部,然后紧靠a测量距离b,b之格 数为:(n-m)/2,n为I内总格数,m为a所占格数,则试件拉断 后正确计算长度为b的格数为偶数量I1=a+2b (如右图3)b的格数为奇数量I1=a+b1+b2(如右图4)五、铸铁拉伸试验步骤1、试件的准备:测量试件中间和两端之处直径d,取最小值计算载面积。2、试验机准备:估计铸铁?b值,估算拉断试件最大荷载。试验机调整与低碳钢拉伸试验相同。3、检查及试车:与低碳多拉伸试验相同。4进行试验:开动好试验机。用慢速加载直到试件断裂,记录最大荷 载pb值。观察自动绘图器上的曲线。5、试验结束:关闭试验机,取下试件,使试验机回原位。6、测量试件:测量断裂后试件的直径和长度,可以发现?0,?0 7、 计算铸铁拉伸强度极限:?b?pba0六、结束工作1、清理并复原试验机、工具和现场。2、描下拉伸曲线按要求填写试验报告,整理数据,写出结论。【篇三: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