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考苑)(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123902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考苑)(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湘教考苑)(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湘教考苑)(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湘教考苑)(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湘教考苑)(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考苑)(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考苑)(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双选)符合下列化学式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 B.CH2Cl2C.C3H8 D.C4H10解析: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果是纯净物,该化学式就只能有一种结构,即没有同分异构体。碳有多种不同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CH2Cl2是甲烷的两个H原子被两个Cl原子取代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是纯净物;C3H8一定是丙烷;C4H10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不一定是纯净物。答案:BC2.(2012全国新课标卷)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

2、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C.7种 D.8种解析: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是戊醇,因为正戊烷的一羟基取代物有3种,异戊烷的一羟基取代物有4种,新戊烷的一羟基取代物有1种,共8种。答案:D3.(2013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解析:葡萄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醛基,而果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羰基,A错误;低级酯类一般都是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B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称之为皂化反应,C错误;蛋白质的

3、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和氨基,D错误。答案:B4.(2014山东卷)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苹果酸中官能团OH、COOH均可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苹果酸中的醇羟基不能与NaOH反应,只有COOH可与NaOH反应,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苹果酸中OH、COOH均可与Na发生置换反应,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5 mol H2

4、,C项错误;与苹果酸是同种物质,D项错误。答案:A5.下列有机化合物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A.苯B.聚乙烯C.环己烷D.环己烯解析:苯分子中尽管含有碳碳不饱和键,但这种化学键不同于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所氧化,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聚乙烯、环己烷分子中的化学键是饱和的,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反应;环己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答案:D6.(2014重庆卷)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

5、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A.Br2的CCl4溶液 B.Ag(NH3)2OH溶液C.HBr D.H2解析: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引入2个溴原子,官能团数目增多,A项正确;分子中含有醛基,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羧基,官能团数目不变,B项错误;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引入1个溴原子,官能团数目不变,C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醛基,与H2发生加成反应,官能团数目减小,D项错误。答案:A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和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由乙烯之间的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1 mol乙

6、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解析:A项中两物质是同种物质;C项,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D项,因有机反应的不彻底性,生成的乙酸乙酯的量小于1 mol。答案:B8.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迅速搅拌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物质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B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C灼烧织物(蚕丝或人造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是蚕丝D将溴水加入苯中并充分振荡溶液分层,上层有颜色,下层几乎无色苯与溴发生了萃取解析:A项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B项应该先

7、用碱把混合液调节为碱性,然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才能得到砖红色沉淀;C项是蛋白质特有的性质;D项是萃取。答案:B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烷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6种氯代产物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解析:乙烷的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存在同分异构体,因此氯代产物超过6种,A项错误;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但聚乙烯中结构单元为CH2CH2,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糖类

8、、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等,D项错误。答案:C10.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解析:A项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酒精中的水,蒸馏可得到酒精;B项乙醇易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与盐溶液分离;C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D项溴可将KI溶液氧化为碘单质,而碘易溶于溴苯,达不到除杂的目的。答案:A11.(2013山东卷)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两

9、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解析:根据莽草酸的结构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7H10O5,需要注意不存在苯环,A错;有三种官能团:羧基、羟基、碳碳双键,B错;碳碳双键可以被加成,羧基、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在水溶液中羧基可以电离出H+,羟基不能发生电离,D错。答案:C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014四川卷,1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2013四川卷,1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C.(2013四川卷,1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2014四川卷,1C)褔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解析: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常见补钙

10、药物;福尔马林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答案:D13.(2014黄冈市高三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互为同系物的有机化合物一定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C.某物质的结构为,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两种D.用溴水即可鉴别四氯化碳、2-己烯和甲苯解析:酯在水解的时候断裂的是酰氧键,故应得到CH3COOH和C2H518OH,B错误。答案:B14.下图所示结构简式所代表的物质是制备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药物的原料。下列对该原料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18H18O4B.该物

11、质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C.1 mol该物质跟氢气反应,最多消耗8 mol 氢气D.1 mol该物质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最多消耗氢氧化钠为1 mol解析: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8H16O4,A项错误;该物质结构中含有苯环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苯环及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B项正确;从结构简式中可以看出其中含有两个苯环、1个双键,等效于7个双键,因此1 mol该物质与H2反应,最多消耗7 mol H2;1 mol上述物质中含有1 mol羧基、1 mol酯基,因此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D项错误。答案:B15.(2015武汉新起点)M是苯的同系物,其结构为,

12、则M的结构式共有( )A.16种 B.12种C.10种 D.8种解析:首先找出C4H-9的种数为:4种,组合起来有16种,但是除去重复的六种,所以为10种。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16.(10分)(2015武汉新起点)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再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在制备过程中部分乙醇被浓硫酸氧化产生CO2、SO2,并进而与Br2反应生成HBr等酸性气体。已知:CH3CH2OH CH2 CH2 +H2O(1)用下列仪器,以上述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如果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B经A插人A中,D接

13、A;A接_接_接_接_。(2)装置C的作用是_。(3)装置F中盛有10% NaOH溶液的作用是_。(4)在反应管E中进行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处理上述实验后三颈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A.废液经冷却后倒人下水道中B.废液经冷却后倒人空废液缸中C.将水加人烧瓶中稀释后倒人空废液缸中解析:(1)有关气体实验的装置连接顺序一般为:制备,除杂,收集或反应,尾气处理。(2)该实验有加热装置,且使用了浓硫酸,所以要防倒吸。(3)乙烯中的杂质气体(尤其是SO2)对实验有干扰,所以要用NaOH溶液除去。(4)该反应为乙烯与溴单质的加成反应。(5)废液中有浓硫酸,所以不能倒入下水道,也不能将水加

14、入到浓硫酸中。答案:(1) C F E G(2) 安全瓶(3) 除去乙烯中的CO2、SO2等酸性气体杂质(4) CH2 CH2 +Br2 CH2BrCH2Br(5) B17.(10分)取标准状况下CH4和过量O2的混合气体840 mL,点燃,将燃烧后的气体用过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0.600 g。回答下列问题:(1)碱石灰吸收后所剩气体的体积_(标准状况下)。(2)原混合气体中CH4与O2的体积比_。解析:(1)CH4+2O2CO2+2H2O,1 mol CH4完全燃烧得到的CO2和H2O共80 g,原混合气体中n(CH4)=0.007 5 mol,CH4的体积为0.007 5 mol22.4103 mLmol-1=168 mL,剩余气体的体积=840 mL-168 mL3=336 mL。(2)V(CH4)V(O2)=168 mL(840 mL-168 mL)=14答案:(1)336 mL (2)1418.(12分)有机化合物A、B、C、D、E有下列关系:E且常温常压下,A、B为液体,C、D、E为固体,D易溶解于水,C难溶于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