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的结构与类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0828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实的结构与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果实的结构与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果实的结构与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果实的结构与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果实的结构与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果实的结构与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实的结构与类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果实的结构和类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果实的几种常见类型。(2) 了解果实、果皮、真果、假果、肉果、干果的区别。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果实发育来源和结构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果实特征和区分果实类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果实和种子适于传播的结构的分析,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生物的结构是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并理解这种适应对生物的意义。教学重点:了解果实的几种常见类型。教学难点:区别果实的类型。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师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引入:复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取一粒西瓜籽和葵花籽,提问:它们果实还是种子(从发育来源看)我们食用的

2、农产品,很多是植物的果实。思考、回答西瓜籽和葵花籽外形相似,容易混淆它们的器官本质,通过比较,使学生清楚果实和种子的区别一、果实的形展示桃和苹果剖面图桃和苹果是学成与结构提问:它们的结构有什么不同观察、回答生熟悉的两种讲述:水果,通过对它桃的果实单纯由子房发育成,称为真果。们结构和发育真果结构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来源的分析,使苹果的主要食用部分是由花托和花被发育形学生较为容易成的,只有果实中心的一小部分是由子房发育理解真果和假而成,这类果实称为假果。果皮书子房壁发育形成,包在种式的外面,一般又分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层。分析常见的果实结构。(苹果、桃、石榴、草猜测并尝试回答果的区别。通过对

3、无籽果每)猜测:无籽果实是怎么形成的讲述:某些植物不经受精就形成果实。由于胚珠没有受精而不能发育形成种子,因此形成的是无籽果实,如香蕉、菠萝;也有些植物受精后,胚珠发育形成种子的过程受阻,种子败育而形成无籽果实。实形成的分析,检验学生对“果实和种子形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二、果实的类1、根据子房以外的结构是否参与果实的形果实的类型很型成,分为真果和假果多,分类时强调2、根据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分为:肉果观看、分类原则,使学和干果比较、生理解分类方展示各类果实图片,比较它们的不问肉果:果实成熟后果皮肥厚多肉。请学生举例。再进行分类。举例。法。核果一一外果皮薄,中果皮肥厚多肉,内果展示大量的图皮

4、是核的硬壳。片并举例,更为请学生举例:(桃、芒果、橄榄、李等。)浆果一一外果皮薄、柔软,中果皮和内果皮肥厚多浆。请学生举例:(葡萄、西红柿、冻猴桃等。)梨果果实肥厚部分主要由花托、子房发育而成。请学生举例:(梨、山楂、苹果等。)干果:成熟后果皮干燥的果实叫干果。a.裂果:果实成熟后,果皮开裂。荚果、角果、詈类果、菊果。b.闭果:果实成熟后,果皮不裂。瘦果、坚果、颖果、翅果、分果、双悬果等。直观,使学生对真果、假果、肉果、干果的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判断。三、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拓展)被子植物用以繁殖的特有结构一一种子,是包在果实里受果实保护的,同时,果实的结构也有助于种子的散布。果实和种

5、子的散布,主要依靠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以及通过果实本身所产生的力*。猜测:1、依靠风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具有怎样的特点展示图片2、依靠水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具有怎样的特点展示图片3、依靠动物和人类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具有思考并回答通过对果实和种子适于传播的结构的分析,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生物的结构是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并理解这种适应对生物的意义。怎样的特点展示图片4、依靠自身力量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具有怎样的特点展示图片提问:果实和种子这些适于传播的特点,对植物后什么意义归纳:果实和种子散布各地,扩大后代植株的生长范围,对繁荣种族是有利的,也为丰富植物的适应性提供条件。总结果实的类型很多,它们的结构特点是辨别植物被子植物类群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区分果实,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更多的植物。教后记:各班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在本课的教材中对果实类型的介绍非常简单,但概念很多,比较抽象,对于不常接触这些果实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此,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和举例说明,使学生能将不向的果实类型和实物对应起来,并能举一反三,加深对果实类型分类的理解和应用。课堂情况反馈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加拓展内容: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这是教材中未提及但却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因此,主要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加以归纳总结,进一步深化“生物的结构是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