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力电源系统连接结构论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07290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动力电源系统连接结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动力电源系统连接结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动力电源系统连接结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动力电源系统连接结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动力电源系统连接结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动力电源系统连接结构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动力电系统连接构造论文论动力电系统连接构造论文1.跨接片电镀方式选择导电跨接片一般选择纯铜板材,为进步耐腐蚀性,跨接片外表应镀镍、镀锡等,镀层厚度为35um。选择跨接片材料必须与电池组的环境条件相匹配,应选择非腐蚀性材料。当基层材料不能满足要求(如传导率、磨损性和抗腐蚀性)时,应以电镀的方式来实现。通过比拟,镀锡效果比未电镀效果好,镀银效果比镀锡效果好,如图1所示。2.单体电池之间连接设计单体电池之间的连接,以连接电阻最小为好,一般可以采用焊接的,不采用压接方式。2.1连接工艺比拟电池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机械方式(螺栓、螺母)及焊接方式。不同的连接工艺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适用于不同的电池类型和

2、形状。就焊接来说,有电阻焊、激光焊、超声焊接等。表2和表3分别对不同焊接方式和连接方式进展了比拟。2.2机械连接设计电池之间采用在机械连接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大容量电池组合中。机械连接一般采用螺母固定,不同材质的螺母,其导电性能不同,跨接片采用不锈钢螺母比采用普通螺母其跨接压降偏大,在一样条件下,200A通电时,一只跨接片压降增加约0.5mv左右;造成不锈钢螺母跨接压降偏大的原因主要是不锈钢材质的电阻率较高,是普通低碳钢电阻率的5倍左右。不锈钢螺母的优点是长期使用不生锈,外形美观,缺点是导电性能比普通碳钢螺母差,同时材料本钱高。同时,在一样环境和试验条件下多层跨接片比单层跨级片电压降大,是由

3、于多层跨接片相对于单层跨接片增加了接触电阻,因此采用多层跨接片增加了电系统的内阻。螺母的紧固力矩值对电池之间的连接电阻值和连接电阻的一致性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以M10X1.25铜螺母为例,在一样条件下,40A通电时,15Nm和18Nm拧紧力矩检测到的电压降较大,波动也较大,说明接触电阻偏向较大;22Nm拧紧力矩检测到的电压降一致性较高,说明接触电阻一致性较高,拧紧力矩值根本到达使用要求。拧紧力矩值过大,会造成装配时极柱拧断;过小,会造成跨接压降偏大,螺母拧紧不到位,松动甚至打火的现象。根据试验数据,此极柱拧紧力矩控制在22Nm较为适宜。3.连接的防松设计导电连接必须进展防松设计,车辆运

4、行过程中,电系统一直处于振动状态,过电流情况下连接部位发热,也会容易引起松动。连接松动是应用过程中造成电系统损坏的的重要原因之一。焊接连接不存在防松设计,但需要保证焊接的可靠性。采用机械连接的电池极柱和螺母均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螺纹,如按照标准消费,螺纹的升角小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v,螺纹联接能满足自锁条件<v。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难以到达理想状态。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电池间连接的防松问题。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相对转动;详细的防松装置或方法很多,就工作原理来看,可分为利用摩擦、直接锁住和破坏螺纹副关系三种,直接锁住和破坏螺纹副的工艺较为复杂,因对电池造成破坏且本钱增加较多,不便在电池极柱处使用。一般采用金属嵌件或非金属嵌件六角法兰面锁紧螺母进展防松,或者将普通螺母改为带法兰面的螺母,因六角法兰面螺母增加了和跨接片的承压面面积,也就增加了该处的摩擦力,起到防松作用。4.总结综上所述,动力电系统的跨接固定方式较多,焊接连接工艺复杂,单体电池间不可别离,一旦出现个别电池失效,无法进展更换维修,造成成组模块甚至整个电系统失效;机械连接可别离,便于更换维修电池,但其连接固定涉及到跨接片导流才能设计、跨接片材料选择、跨接片电镀方式选择、单体电池之间连接设计、连接的防松设计等多个方面。必须进展严格的设计和试验,方可确保电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耐久性。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